上官角彤名字打分测算

上官角彤五行解析

  年柱 月柱 日柱 时柱
公历生日 2025 5 8 19
农历生日 乙巳年 四月 十一日 戌时
生辰八字 乙巳 辛巳 丁丑 庚戌
五行属相 木火 金火 火土 金土
88
上官角彤的名字打分测试结果
结合五行、三才五格等综合因素计算的得分。

其他参考建议:

上官角彤名字解释

【上】[①][shàng][《廣韻》時亮切,去漾,禪。]亦作“丄1”。亦作“仩1”。(1)位置在高处。(2)指物体的部。(3)位;社会的最高层。(4)天;天帝。(5)君主;皇帝。(6)泛指尊长。(7)时间或次序在前。(8)等第高或品质良好。(9)犹正,主要意义。(10)指事情向某方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11)中国古代乐谱用来记写七音的七种记音符号之一。历代各地所用记音之字互有出入,常见者依次为“、尺、工、凡、六、五、乙”七个字。(1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13)用在名词后。表示江河的边侧。(14)用在名词后。表示一定的处所或范围。(15)用在名词后。表示某种缘故。(16)用在名词后。表示事物的某一个方面。(17)丰足。(18)起初。(19)远;久远。(20)广大。(21)通“尚”。还得;尚且。(22)通“尚”。崇尚;看重。(23)通“尚”。匹配。多用于娶皇家女子为妻。(24)通“常”。下身的衣服。(25)姓。元有都。见《元史·忠义传三》。[②][shàng][《廣韻》時掌切,養,禪。]亦作“仩2”。(1)升起;由低处到高处。(2)报;呈报。(3)奉献;送。(4)缴;交纳。(5)凌驾;欺凌。(6)超过;超出。(7)增加;添补。参见“2下”。(8)施加;施用。(9)前进;进行。(10)去;到。(11)到任;就职。(12)当值。(13)放到;放进。(14)达到。(15)陷入,遭受。(16)合符。(17)登台;出场。(18)演出。(19)登载。(20)教授;学习。(21)燃点。(22)拧紧。(23)安装。(24)缝缀。(25)敬辞。犹进用。(26)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或结果等。[③][shǎng][《廣韻》時掌切,養,禪。]汉语声调之一,即声。
【官】[①][guān][《廣韻》古丸切,平桓,見。](1)房舍。(2)府。(3)指国家。(4)任所。(5)职;位;衔。(6)指职的等级。(7)职责。(8)吏;员。(9)授给某人职;使为。(10)做,当。(11)驾御;管理。(12)取法;效法。(13)公,公有。与“私”相对。(14)指属于国家的、政府的或公家的。参见“費”、“車”、“物”。(15)犹公开;公然。(16)指器能。(17)器物的部件。(18)魏晋以下对帝王的称呼或帝王自称。(19)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首领亦自称。(20)对尊长的敬称。(21)古代南方俗称丈夫的父亲为。(22)对男子的尊称。(23)古代妻妾对丈夫的称呼。(24)指神仙。道教称神仙为仙,简称“”。(25)星的简称。(26)姓。明有秉忠。见《明史》本传。
【角】[①][jiǎo][《廣韻》古岳切,入覺,見。](1)牛、羊、鹿等兽类头顶或吻前突生的坚硬骨状物。一般细长而弯曲,上端较尖,有防御进攻等作用。(2)借指禽兽。(3)牛长得周正。(4)形状像兽的东西。腹足类等动物的触。(5)形状像兽的东西。鹰鹞头顶耸立的毛。(6)形状像兽的东西。状的植物果实。形长者,称“长”;呈三或近球形者,称“短”。(7)鸟嘴。“噣”的本字。(8)额骨。俗称额。(9)古时未成丁者的发饰。头顶两侧束发为髻,形如牛,故称。(10)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11)隅,落。(12)引申为部分。(13)岬。突入海中的尖形陆地。多用于地名。如福建省有镇海。山东省有成山。(14)谓张开两。比喻从两旁夹攻。(15)谓执其。比喻当面迎攻。(16)古代量谷物时刮平斗斛的用具。(17)平;使平。(18)包,裹。(19)斜。(20)量词。牛一头称一。(21)量词。份,封。(22)量词。面积单位。古代一为四分之一亩。(23)星宿名。即宿。二十八宿中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一宿。(24)古乐器名。出西北游牧民族,鸣以示晨昏。军中多用作军号。(25)数学名词。从一点引出的两条直线所形成的,或从一条直线上展开的两个平面或从一点上展开的多个平面所形成的空间。(26)我国辅币名。俗称“毛”。十等于人民币一元。(27)旧称银元的十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又称小银元曰子。(28)同“餃”。饺子。[②][jué][《廣韻》古岳切,入覺,見。]“觳3”的被通假字。(1)古代酒器。青铜制,形状似爵而无柱,前后两尾沿口端斜出似,有盖。(2)即觥。罚爵。罚失礼者酒的酒具。(3)舀水器。(4)贮茶器。(5)色;人物。(6)我国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主要根据色类型划分,如京剧有生、旦、净、丑四大。(7)指演员。(8)衡量;考察。(9)较量;竞争。(10)触穿;挑出。(11)五声之一。(12)古以五声与五行、五方相配,属东方。(13)姓。汉代有閎。见《後汉书·冯异传》。[②][lù][《廣韻》盧谷切,入屋,來。]见“3里”。[③][gǔ][《字彙補》古酷切]见“4”。
【彤】[①][tóng][《廣韻》徒冬切,平冬,定。]亦作“蚒1”。(1)谓以朱色漆涂饰。(2)赤色。(3)指管笔。

上官角彤名字五格解析

繁体:上

笔画:3

五行:金

繁体:官

笔画:8

五行:木

繁体:角

笔画:7

五行:木

繁体:彤

笔画:7

五行:火

天格 人格 地格 外格 总格
【11】 【15】 【14】 【10】 【25】
【木】 【土】 【火】 【水】 【土】
【大吉】 【大吉】 【凶】 【凶】 【平】
天格11的解析:天格是姓氏格,姓是祖辈流传下来的,其数理对人生的影响较弱。
天格像素
(旱苗逢雨)万物更新,调顺发达,恢弘泽世,繁荣富贵。  (大吉)
天格解析
旱苗逢雨、枯木逢春。得挽回家运的最大吉数。
诗曰:挽回家运矣春光,顺调发展财辉煌,温和笃实阴阳合,稳健顺序得人望。

早苗逢雨,挽回家运的春成育数。(大吉)
基业:财星。天佑、暗禄、文昌、技艺、田宅。
家庭:养蜂结蜜,事事和顺,处处温和。
健康:河川永在,可望健康长寿。
含义:享天赋幸运,万事顺利,有得富贵荣誉,再兴家的暗示,得挽回家运平静和顺的最大吉数。
人格15的解析:人格数又称主运格,是整个姓名的中心点,影响人一生的命运。
人格象素
(福寿) 福寿圆满,富贵荣誉,涵养雅量,德高望重。 (大吉)
人格解析
最大好运,福寿圆满之象。
诗曰:福寿拱照德望高,财子寿全又温和,慈祥好善可恭敬,富贵繁荣得惠泽。

福寿共照的立身家数。(大吉)
基业:天官,贵人,福星、官禄、进田、畜产。
家庭:清静家田,园满之象子孙昌盛。
健康:海底明珠,安稳徐庆,健康自如。
含义:此数为最大好运,福寿园满之象,顺和、雅量。多受福泽,德高望重,自成大业,富贵荣华,吉祥有德,繁荣兴家的大吉数。
地格14的解析:地格数是前运格和基础运格,代表少年时期。
地格象素
(破兆) 家庭缘薄,孤独遭难,谋事不达,悲惨不测。 (凶)
地格解析
沦落天涯、失意烦闷数,家庭缘薄,多破兆。
诗曰:沦落天涯失古恃,家族缘薄又克儿,寂寞类闷多灾厄,己身浮沈无可樨。

沦落天崖的失意烦闷的数。(凶)
基业:暗禄、美貌、艺术、流浪、红舞、劫财。
家庭:骨肉疏远。离祖迁居。自家兄弟全无分、外处事又能缘。
健康:男女均属好貌、皮肤病、感胃、风郁,先天五行相含有健康。
含义:多破兆,家属缘溥。丧亲、丧子、兄弟姐妹分离孤独,不如意,烦闷,危难,遭厄,浮沉不定,为了慷慨。施惠招怨,劳而无功,凄惨孤独,其他好运者不多,有伤夭寿。
外格10的解析:外格通常指和社会上的关係的融洽程度。其数理对人生的影响较弱。
外格象素
(终结之数)终结之数,雪暗飘零,偶或有成,回顾茫然。  (凶)
外格解析
万物终局,充满损耗数,大凶,不宜使用。
诗曰:万事终局万事空,逆难失意逢空亡,病弱短命多暗淡,克夫伤子破家风。

零暗,万业终局充满损耗数。(凶)
基业:天福、文昌、散财、官禄、破危、矢寿。
家庭:家内总是冷眼旁观者多,伤害妻子破镜难圆、百忍者尚可平安。
健康:杀伤刑罚,病弱、灾危、女易风流。心性变态。
含义:境地悲凄,空虚无物,人格有此数者,多灾短命。如同日没,四顾茫茫,神哭鬼嚎凶之象,行万象乏气力,常陷于不如意,凡要求功,因多障碍渐自失败,遂致破家亡户;或者贫困逆难叠至,无眷属之缘,或者自幼失亲,或者病弱,遭难,或者有不测之灾祸;或者犯官府等,难免非业非运。三才配合不得其宜者,大都中年后编进黄泉之籍。然万人中有一二例外,可绝处逢生。
总格25的解析:总格数有称后运格,影响个人中年至晚年的命运。
总格象素
乏成功运,有不平不满的念头,易患呼吸器官及肠胃疾病,但数理良好者,多有进展成功。   (平)
总格解析
英俊、资性英敏、性格刚毅。有才华、但性情不平衡,偏重一方,言语柔中带硬,应谦虚。
诗曰:资性英敏有奇能,柔中带硬真性情,修身涵养与人和,奏功获得大鸿图。

英俊,资性英敏的刚毅数。(大吉)
基业;君臣、首领、福星、文昌、企业、财禄、技艺、财库、进田。
健康:健康自在,三才善良者可望长寿。
含义:资性英敏,有奇特的才智,唯性情不平衡而偏重于一方,言语多少有点棱角柔中带硬,性格刚毅,与外人打交道缺谦虚。培养谦虚品性,修身涵养,以其英俊之才,自有望成大业。

上官角彤名字的寓意

  • 拼音:shàng
  • 繁体:
  • 笔画:3
  • 部首: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一字部】 上; 康熙笔画:3; 页码:页76第07〔古文〕丄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 又【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 又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 又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又上官,複姓。 又【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 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 又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上三千奏牘。 又與尙通。【詩·魏風】上愼旃哉。【前漢·賈誼傳】上親,上齒,上賢,上貴。又【匡衡傳】治天下者審所上。 又【韻補】叶辰羊切,音常。【楚辭·九懷】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騎霓兮南上。 又叶時刃切,音愼。【王微觀海詩】照本苟不昧,在末理知瑩。忽乗摶角勢,超騰送崖上。 又叶矢忍切,音審。【郭璞·遊仙詩】翹首望太淸,朝雲無增景。雖欲思陵化,龍津未易上。 【說文】上,高也。指事。時掌切。◎按字有動靜音,諸韻皆以上聲,是掌切,爲升上之上,屬動,去聲,時亮切,爲本在物上之上,屬靜。今詳《說文》上聲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則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聲矣。依諸韻分動靜音爲是。後倣此。考證:〔【楚辭·九懷】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騎電兮忽上。〕 謹照原文騎電改騎霓。忽上改南上。

  • 拼音:guān
  • 繁体:
  • 笔画:8
  • 部首:
康熙字典:
【寅集上】【宀字部】 官; 康熙笔画:8; 页码:页283第15〔古文〕 【唐韻】古丸切【集韻】【韻會】【正韻】沽歡切, 音觀。【說文】吏事君也。【玉篇】宦也。【論語·撰考】黃帝受地形,象天文,以制官。【周禮·天官疏】上古以雲鳥紀官,六官之號見於唐虞,堯育重黎之後,羲氏和氏之子,使掌舊職天地之官。其時官名,蓋曰稷曰司徒,是天官稷也,地官司徒也。又分命仲叔,使掌四時之官,春爲秩宗,夏爲司馬,秋爲士,冬爲共工。共工,冬官也。合稷與司徒,是六官之名見也。夏之官百有二十,公卿大夫元士,具列其數,殷之官二百四十,至周三百六十而大備,故曰設官分職,以爲民極。 又【增韻】職也,使也,公也。【書·咸有一德】任官惟賢材。【禮·王制】論定然後官之。又【周禮·春官·大宗伯】六命賜官。【註】謂自置其臣屬,治家邑也。 又朝廷治事處曰官。【禮·玉藻】在官不俟屨。【註】趨君命也。【前漢·賈誼傳】學者所學之官也。 又事也。【禮·樂記】禮樂明備,天地官矣。【疏】官猶事也,謂各得其事也。 又身有五官。【孟子】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又】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 又姓。又複姓。三氏,晉王官氏,魯亓官氏,楚上官氏。 又與管通,宋元邊徼所司曰掌管,今爲土司長官。 又叶古元切,音涓。【崔駰·大理箴】嗟兹大理,愼於爾官。賞不可不思,斷不可不虔。 【說文】从宀从 。 猶衆也,與師同意。考證:〔【周禮·天官疏】故曰建官分職,以爲民極。〕 謹照原文建改設。〔【禮·玉藻】在官不俟履。〕 謹照原文履改屨。〔【禮·樂記】禮明樂備。〕 謹照原文改禮樂明備。

  • 拼音:jiǎo
  • 繁体:
  • 笔画:7
  • 部首:
康熙字典:
【酉集上】【角字部】 角; 康熙笔画:7; 页码:页1139第06【唐韻】古岳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岳切, 音覺。【說文】角,獸角也。本作 ,从力从肉。【易·大壯】羝羊觸藩,羸其角。【春秋·成七年】鼷鼠食郊牛角。【禮·月令】仲夏鹿角解,仲冬麋角解。【大戴禮·易本命】四足者無羽翼,戴角者無上齒。【列子·黃帝篇】傅翼戴角,謂之禽獸。 又犀有食角。【爾雅·釋獸】犀似豕。【註】犀三角,一在頂,一在額,一在鼻。鼻上者,食角也。【蘇頌曰】一名奴角。 又龍角。【埤雅】有角曰虯龍。 又角弓,以角飾弓也。【詩·小雅】騂騂角弓。【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爲弓角者,以爲疾也。【魏志·鮮 傳】端牛角爲弓,世謂之角端者也。○按角端卽角顓,謂一角正立不斜,故名角端。角,古音祿,字林、正韻譌作甪,非。 又額角。【逸雅】角者,生於額角也。【後漢·光武紀】隆準日角。【註】謂庭中骨起,狀如日。【論語·撰考讖】顏回有角額,似月。 又隅也。【易·晉卦】晉其角。【疏】西南隅也。【後漢·郞顗傳】顗父宗善風角星算。【註】角,隅也。 四隅之風以占吉凶。又【唐書·裴坦傳】含人初詣省視事,四丞相送之,施一榻堂上,壓角而坐。【宋敏求·春明退朝錄】舍人院每知制誥上事,必設紫褥于庭,北面拜, 閣長立褥東北隅,謂之壓角。 又男、女未冠、笄曰總角。【詩·衞風】總角之宴。【朱傳】結髮爲飾也。【禮·內則】剪髮爲鬌,男角女羈。【註】夾囟曰角,兩髻也。午達曰羈,三髻也。 又校也。【禮·月令】仲春,角斗甬。【註】較其同異也。【管子·七法篇】春秋角試。 又【廣韻】競也。【戰國策】駕犀首而驂馬服,以與秦角逐。【前漢·谷永傳】角無用之虛文。 又【增韻】通作确。【前漢·李廣傳】數與鹵确。【註】謂競勝負也。 又【韻會】角抵,戲名。六國時所造,使兩兩相當,角力相抵觸。【史記·李斯傳】作觳抵。【前漢·武帝紀】作角抵。又【張騫傳】作角氐。角與觳通。 又掎角,駐兵以制敵也。【正韻】紲其後曰掎,絓其前曰角。【左傳·襄十四年】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魏志·少帝紀】吳 屯逼永安,遣荆、豫諸軍,掎角赴救。【韻會】亦作捔。 又東方之音也。【禮·月令】孟春之月,其音角。【前漢·律歷志】角,觸也。物觸地而出,戴芒角也。【爾雅·釋樂】角謂之經。【韻會】通作龣。【魏書·江式傳】宮商龣徵羽。【註】龣卽角字。 又大角,軍器。【演繁露】蚩尤率魑魅與黃帝戰,帝命吹角爲龍鳴禦之。【唐書·百官志】節度使入境,州縣築節樓,迎以鼓角。今鼓角樓始此。 又星名。【韻會】東方七宿之首,蒼龍之角十二度。【爾雅·釋天】壽星,角亢也。【註】列宿之長。又【博雅】大角謂之棟星。【史記·天官書】大角者,天王帝廷。 又羊角,旋風也。【莊子·逍遙遊】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又酒器。【禮·禮器】 者舉角。【疏】四升曰角。角,觸也。不能自適,觸罪過也。 又量器。【管子·七法篇】斗斛也,角量也。【呂覽·八月紀】正鈞石,齊升角。 又木角, 水斗名。【禮·喪大記】虞人出木角。 又角人,官名。【周禮·地官】角人掌以時徵齒角,凡骨物于山澤之農。 又履名。【釋名】仰角,屐上施履之名也。【揚子·方言】徐土邳圻之閒,大麄謂之 角。【註】今漆履有齒者。 又艸名。【博雅】 明,羊角也。【埤雅】莪,一名角蒿。 又果名。【淸異錄】新羅國松子有數等,惟玉角香最奇。【本草綱目】芰實,一名沙角。 又鳥名。【本草綱目】鷹,一名角鷹。【李時珍曰】頂有毛角,故名。 又小魚名鹿角。【歐陽修·達頭魚詩】毛魚與鹿角,一龠數千百。 又地名。【韓愈·祭張員外文】避風太湖,七日鹿角。【註】地在洞庭湖。 又城名。【左傳·襄二十六年】襲衞羊角,取之。【註】今廩丘縣所治羊角城是。 又縣名。【南齊書·州郡志】角陵縣,屬南新陽左郡。 又姓。【後漢·馮異傳】角閎據汧駱。 又【唐韻】【集韻】 盧谷切,音祿。【類篇】獸不童也。又【廣韻】漢四皓有角里先生。○按通雅:角,古音祿。詩召南: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史記刺客傳:天雨粟,馬生角。前漢東方朔傳:臣以爲龍又無角,謂之爲蛇又有足。揚子太 經:嘖以牙者童其角, 以翼者兩其足。崔駰《杖頌》:用以爲杖,飾以犀角,王母扶持,永保百祿。俱叶音祿。李因篤曰:杜甫赤霄行,孔雀未知牛有角,渴飮寒泉逢觝觸。唐人亦作祿,音用。又李濟翁資暇錄云:漢四皓,其一號角里先生。角音祿,今多以覺音呼,誤也。至於讀角爲覺,而角里之音祿者,輒攺作甪,則益謬矣。又東都事略,崔偓佺云:刀下用音榷,兩點下用音鹿,一點一撇不成字,未詳。唐韻角音祿,又音覺,其實字無二形。說文角訓象獸角形,亦無刀用兩點之說。偓佺臆說,不可从。佩觿集、字林、韻會、正韻分角甪爲二, 誤。 又【字彙補】古祿切,音谷。【韓愈·贈張籍詩】角角雄雉鳴。【方崧卿云】角音谷。 又【音學五書】叶良拒切,音慮。【尉繚子·兵談篇】兵如總木,弩如羊角,人人無不騰陵張膽絕乎疑慮,堂堂決而去。 【集韻】通作捔。考證:〔【埤雅】有角曰叫龍。〕 謹照原文叫龍改爲虯龍。〔【爾雅·釋天】角亢,壽星也。〕 謹照原文改壽星,角亢也。〔【周禮·地官】角人掌以時徵齒角凡骨于山澤之農。〕 謹照原文骨下增物字。
诗词来源:
楼台侵汉宇,鼓动郊墟。隋末唐初·作者:左匡政《白龟城》
愿君听扣,当自识贤臣。唐初·作者:李峤《歌》
奇音中钟吕,成喻英才。唐初·作者:李峤《麟》
道士乘仙日,先生折时。唐初·作者:李峤《鹿》
和风吹鼓,佳气动旗旌。初唐·作者:宋之问《扈从登封告成颂》
鸾凤旌旗拂晓陈,鱼龙抵大明辰。唐·作者:韦元旦《奉和人日宴大明宫恩赐䌽缕人胜应制》
黄云断春色,画起边愁。盛唐·作者:王维《送平澹然判官》
风劲弓鸣,将军猎渭城。盛唐·作者:王维《观猎》
玉靶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盛唐·作者:王维《出塞》
更寻嘉树传,不忘弓诗。唐·作者:杜甫《冬日有怀李白》
山路时吹,那堪处处闻。唐·作者:杜甫《留别贾严二阁老两院补阙》
钩衣破,藤枝刺眼新。唐·作者: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 其一》
缘边郡,川原欲夜时。唐·作者: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其四》
临风迥,城阴带水昏。唐·作者:杜甫《东楼》
数金怜俊迈,总爱聪明。唐·作者:杜甫《不归》
烟尘犯雪岭,鼓动江城。唐·作者:杜甫《岁暮》
将军胆气雄,臂悬两弓。唐·作者:杜甫《寄赠王十将军承俊》
悲荒塞,星河落曙山。唐·作者:杜甫《将晓二首 其一》
老去闻悲,人扶报夕阳。唐·作者:杜甫《上白帝城》
乱离闻鼓,秋气动衰颜。唐·作者:杜甫《峡口二首 其一》

  • 拼音:tóng
  • 繁体:
  • 笔画:7
  • 部首:
康熙字典:
【寅集下】【彡字部】 彤; 康熙笔画:7; 页码:页363第08【唐韻】【集韻】【韻會】 徒冬切,音佟。【說文】丹飾也。从丹,从彡。彡,其畫也。【玉篇】赤色。【詩·邶風】貽我彤管。【左傳·定九年】靜女之三章取彤管焉。【註】彤管,赤管筆,女史記事規誨之所執。【疏】必用赤者,示其以赤心正人也。【書·文侯之命】彤弓一。【詩·小雅·彤弓傳】彤弓,朱弓也。 又姓。【史記·夏本紀】禹爲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爲姓,有彤城氏。【註】索隱曰:周有彤伯,蓋彤城氏之後。【廣韻】彤伯爲成王宗枝。
诗词来源:
雕宫静龙漏,绮阁宴公侯。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冬宵各为四韵》
驺朝帝阙,丹旐背王畿。初唐·作者:骆宾王《乐大夫挽词五首 其三》
奕奕闱下,煌煌紫禁隈。唐初·作者:李峤《门》
史佳声载,青宫懿范留。初唐·作者:沈佺期《章怀太子靖妃挽词》
青阳御紫微,白雪下闱。初唐·作者:李乂《陪幸临渭亭遇雪应制》
管承师训,青圭备礼容。唐·作者:苏颋《故高安大长公主挽词》
玉律藏冰候,阶飞雪时。初唐·作者:徐彦伯《游禁苑幸临渭亭遇雪应制》
铜龙晓辟问安回,金辂春游博望开。盛唐·作者:贾曾《奉和春日出苑瞩目应令》
女史悲管,夫人罢锦轩。盛唐·作者:王维《达奚侍郎夫人寇氏挽词二首 其二》
万年今已矣,管列何人。唐·作者:赵良器《郑国夫人挽歌词》
列郡专城分国忧,幨皂盖古诸侯。盛唐·作者:皇甫冉《送崔使君赴寿州》
别离须计日,相望在闱。唐·作者:钱起《送边补阙东归省觐》
自怜黄阁知音在,不厌幨出守频。唐·作者:钱起《送张员外出牧岳州》
平明登紫阁,日晏下闱。唐·作者:杨贲《时兴》
玉堂宜岁久,且莫厌闱。唐·作者:李嘉祐《和张舍人中书宿直》
襜江上远,万里诏书催。中唐·作者:刘长卿《奉送裴员外赴上都》
妙鼓云瑟,羁臣不可闻。唐·作者:太易《湘夫人祠》
虽殊江海远,即此恋闱。中唐·作者:韦贯之《同窦群雪中寓直》
襜经宿到,绛帐及春开。唐·作者:白居易《喜钱左丞再除华州以诗伸贺》
朱绂宠光新照地,襜喜气远凌云。唐·作者:白居易《和杨六尚书喜两弟汉公转吴兴鲁士赐章服命宾开宴用庆恩荣赋长句见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