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比诺名字打分测算

单比诺五行解析

  年柱 月柱 日柱 时柱
公历生日 2025 5 2 10
农历生日 乙巳年 四月 初五日 巳时
生辰八字 乙巳 庚辰 辛未 癸巳
五行属相 木火 金土 金土 水火
88
单比诺的名字打分测试结果
结合五行、三才五格等综合因素计算的得分。

其他参考建议:

单比诺名字解释

【单】[①][dān][《廣韻》都寒切,平寒,端。]“1”的繁体字。(1)独;一个。(2)引申为孤独。(3)谓衣物等层。(4)指用层布帛制成的衣物。(5)引申谓衣物薄。(6)泛指衰弱;寡少。(7)简纯。参见“單方”、“單調”。(8)轮番更休。《诗·大雅·公刘》:“其軍三單。”毛传:“三單,相襲也。”陈奂传疏引胡承珙後笺:“三單者,即《周禮》‘凡起徒役,無過家一人’之謂。蓋止用正卒爲軍,不及其羡,故曰‘單’。三軍,故曰‘三單’。傳云‘相襲’者,猶言相代。則三軍之中,尚有更休叠上之法。”亦指相袭,继承。《书·洛诰》:“考朕昭子刑,乃單文祖德。”曾运乾正读:“單,襲也。言父死子繼,周家傳國常典。”一说指光大。参阅周秉钧《尚书易解》。(9)记载事、物的纸片或票证。(10)僧人坐禅、礼佛之具。(11)古代钱卜用语。钱卜时,以三钱掷之,两面一背为,两背一面为拆,三钱皆背为重,三钱皆面为交。见《仪礼·士冠礼》“筮與席所卦者”唐孔颖达疏。参阅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筮用钱》。(12)数。正的奇数。如一、三、五、七、九等数。(13)量词。犹桩、件。(14)只,仅。(15)置于两个不同的数位之间,表示较大的数位后有较小的数位。用同“零”。(16)通“殫”。尽,竭尽。(17)通“殫”。全部。(18)通“簞”。参见“單醪”。[②][chán][《廣韻》市連切,平仙,禪。]“2”的繁体字。(1)环绕。《汉书·扬雄传上》:“崇崇圜丘,隆隱天兮,登降峛崺,單埢垣兮。”颜师古注:“單,周也。”一说为“大貌”。见《文选·扬雄〈甘泉赋〉》李善注。(2)见“單2于”。(3)见“單2閼”。[③][shàn][《廣韻》時戰切,去線,禪。][《廣韻》常演切,上獮,禪。]“3”的繁体字。(1)姓。春秋有豹。唐有雄信。见《庄子·达生》、《新唐书·李密传》。(2)地名。县,在山东省。[④][dǎn][《集韻》黨旱切,上緩,端。]通“亶1”。“4”的繁体字。诚信,敦厚。[⑤][zhàn][《集韻》之膳切,去綫,章。]“5”的繁体字。(1)通“戰”。进行战斗。(2)见“單5至”。[⑥][chǎn][《集韻》齒善切,上,昌。]“6”的繁体字。通“繟1”。舒缓貌。[⑦][dàn][《集韻》徒案切,去换,定。]通“憚1”。“7”的繁体字。畏惧。
【比】[①][bǐ][《廣韻》卑履切,上旨,幫。][《廣韻》毗至切,去至,並。][《廣韻》必至切,去至,幫。][《廣韻》毗必切,入質,並。][《廣韻》房脂切,平脂,並。]“夶1”的今字。(1)亲近;和睦。(2)勾结。(3)顺从;附从。(4)辅助。(5)配合;适合。(6)紧密;细密。(7)篦子。(8)周遍。(9)并列;排列。(10)齐同,等同。(11)近;靠近。(12)相连接。(13)编次,排。(14)副词。皆,都。(15)副词。近日,近来。(16)副词。连续;频频。(17)副词。每。(18)副词。先前,以前。(19)介词。待到;等到。(20)介词。为;替。(21)介词。与,同。(22)介词。起……来。用来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23)通“庇”。寄托。(24)古代哈萨克族、布鲁特族(即柯尔克孜族)称其君长为。(25)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坎上。(26)矢括,箭的入弦处。[②][bǐ][《廣韻》卑履切,上旨,幫。]亦作“夶2”。(1)较;考校。(2)方;拟;喻。(3)类;辈。(4)类似;相类。(5)仿效。(6)用手势画。(7)照;按照。(8)特指依法议罪、拟刑。(9)例;成例。(10)对着;向着。(11)副词。本来。(12)旧时官府缉拿人犯或征收租赋、额派人役等,定期催逼,谓之。(13)《诗》六义之一。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14)周代地方的基层组织。(15)指同类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亦指两个同类量,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16)表示赛进行中或结束时双方得分的对。(17)姓。汉代有铜钳。见《後汉书·西羌传》。[③][pí]亦作“夶3”。见“皋”。[④][pǐ][《集韻》普弭切,上紙,滂。]亦作“夶4”。通“庀1”。治理。
【诺】[①][nuò][《廣韻》奴各切,入鐸,泥。]“1”的繁体字。(1)表示同意、遵命的答应声。(2)引申为顺从,唯命是从。(3)应允;同意。(4)古代批“諾”字于公文之尾,表示许可,相当于后世的画行。

单比诺名字五格解析

繁体:單

笔画:8

五行:火

繁体:比

笔画:4

五行:水

繁体:諾

笔画:10

五行:火

天格 人格 地格 外格 总格
【13】 【16】 【20】 【17】 【32】
【火】 【土】 【水】 【金】 【木】
【大吉】 【大吉】 【凶】 【半吉】 【凶】
天格13的解析:天格是姓氏格,姓是祖辈流传下来的,其数理对人生的影响较弱。
天格像素
(春日牡丹)才艺多能,智谋奇略,忍柔当事,鸣奏大功。 (大吉)
天格解析
智勇超群的大成功数,充满智慧是其特点。
诗曰:智略超群博学多,善事事路亦忍和,功业成就得富荣,艺才相身乐千锺。

智能超群的成功数。(大吉)
基业:大官、文昌、技艺、进财、学士、田产、财库。
健康:可能健全长寿、先天五行不和者不遇。
含义:富学艺才能,有智谋奇略,忍柔当事,任何难事皆巧于奏大功。为得享福贵荣华的好诱导,充满智满是其特点。(by senlon)
人格16的解析:人格数又称主运格,是整个姓名的中心点,影响人一生的命运。
人格象素
(厚重) 厚德载物,安富尊荣,财官双美,功成名就。 (大吉)
人格解析
反凶化吉象,得助,可成大业,富贵发达的好预兆。
诗曰:贵人得助天乙扶,为人之上有财富,众望所归事业成,不可贪色保安宁。

兴家得助的贵数。(大吉)
基业:天官、贵命、家杰、进田、学士、豪侠、基产。
家庭:春日花开,可望家庭圆满,男子有贤妻,女子不宜早婚。
健康:花草逢春,贵弱于色情,戒慎者可望安康。
含义:反凶化吉象。成首领,占上风,雅量厚重,豪侠足智多谋,善于协调,集名望。能服从,为大事大业可成,富贵发达的好表示。
地格20的解析:地格数是前运格和基础运格,代表少年时期。
地格象素
(屋下藏金)非业破运,灾难重重,进退维谷,万事难成。 (凶)
地格解析
非业空虚,泥身进海,难以为继,有物将坏这象,最大凶数。
诗曰:非业破运灾祸重,厄难迭来又惨淡,病弱短命真不幸,一生难得报平安。

非业破运的空虚数。(凶)
基业:官星、部将、美术、智能、红艳、凶象。
家庭:亲情不立,兄弟相隐,离祖败家,凡事百忍则家中能平和。
健康:泥牛进海,难以为继。三才配合不善者命运多难,病弱。金木者安全。
含义;物将坏之象。具有短命非业的诱导,所谓大凶之运一不生不得平安,灾祸频临,为如意,陷于逆境。或导至病弱,短命,非业,破灭,不能支持一家者。或幼时别亲,而陷困苦或者叹子女的不幸。或者男女丧失其配。
外格17的解析:外格通常指和社会上的关係的融洽程度。其数理对人生的影响较弱。
外格象素
(刚强) 权威刚强,突破万难,如能容忍,必获成功。  (半吉)
外格解析
权威刚强,有己无人,以至于与人不和,如避开此短处则为大吉。
诗曰:突破万难权威高,刚性固执如英豪,须事谨慎守和平,可得大功福绵绵。

突破万难的刚柔兼备数。(半吉)
基业:天宫、将星、威武、艺术、文明。
家庭:女性若能教养女德,贤慧者可望园满。
健康:心身健康,可望长寿。
含义:权威刚强,有已无人,以至与人不和,如善于避开此短处,则为大吉。意志坚定,具突破万难的气节是其最大的优点。如过于无理任性,恐反成失败,如果立志勇往向前,必成功而建大业。若陷过刚而变固执,必招厄患,切要警戒。妇女有此数者易流于男性化,如果能涵养女德,存心温和,福禄自然随之。但先天条件弱的妇女,反要用此数为妥。
总格32的解析:总格数有称后运格,影响个人中年至晚年的命运。
总格象素
虽得祖上余德、或长辈之提拔而成功于一时,但吉变凶,或者遇病难而致急死。   (凶)
总格解析
性格温顺,得意外之福德。
诗曰:侥幸所得贵人扶,善捉机会有财富,认真努力向前程,家门隆昌得富荣。

侥幸多能的意外惠泽运。(大吉)
基业:天德,月德,君臣,将星,文星,学士,文昌,进宅,祖业。
家庭:家门隆星,可能园满,子孙旺发,男有双妻之格。
健康:可能圆满,而三才者有略患。
含义:饶幸多望之格,若能长辈提携,其成功势如破,世品性良,大有爱护他人之德,家门隆昌,繁荣,至上吉数。

单比诺名字的寓意

  • 拼音:chán
  • 繁体:
  • 笔画:8
  • 部首: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字部】 單;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57第04【唐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 音丹。【說文】大也。 又【書·洛誥】乃單文祖德。【傳】單,盡也。【詩·小雅】俾爾單厚。【箋】單,盡也。【禮·郊特牲】惟爲社事單出里。【鄭語】夏禹能單平水土。【晉語】單善而內辱之。 又【揚雄·甘泉賦】單埢垣兮。【註】單,周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牂牁郡母單縣。 又【廣韻】單複也。【正字通】單者,複之對也。【杜甫詩】歲暮衣裳單。 又【玉篇】一也,隻也。【詩·大雅】其軍三單。【箋】大國之制,三軍以其餘卒爲羨,單者無羨卒也。【禮·禮器】鬼神之祭單席。【史記·信陵君傳】今單車來代之。【後漢·耿恭傳】以單兵固守孤城。又【高彪傳】家傳單寒。 又姓。【廣韻】可單氏,後攺爲單氏。 又【集韻】唐干切,音壇。亦姓也。鄭有櫟邑大夫單伯。通作檀。 又【廣韻】市連切【集韻】【韻會】時連切, 音蟬。【廣韻】單于。【前漢·匈奴傳】單于者,廣大之貌也。言其象天,單于然也。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卯曰單閼。【釋文】單音蟬,又音丹,或音善。 又【廣韻】【韻會】常演切【集韻】【正韻】上演切, 音善。【玉篇】大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山陽郡單父縣。【註】師古曰:音善甫。 又姓。【廣韻】單襄公之後。【史記·儒林傳】桓生單次。【註】單音善,單姓,次名。 又人名。【書序】咎單作明居。【傳】咎單,臣名,主土地之官。【註】單音善。 又【集韻】齒善切,音闡。與嘽同。詳後嘽字註。又【集韻】黨旱切【正韻】多簡切, 音狚。【集韻】本作亶,多穀也。一曰誠也,厚也。【書·洛誥】乃單文祖德。【釋文】單音丹,又丁但反,信也。【詩·小雅】俾爾單厚。【傳】單,信也,或曰厚也。【釋文】單,毛音都但反,鄭音丹。又【周頌】單厥心。【傳】單,厚也。【釋文】都但反。 又通亶。【史記·歷書】端蒙單閼二年。【註】單閼,一作亶安。 又【集韻】徒案切,音憚。與 同, 狐,邑名。 又【集韻】【正韻】 之膳切,音戰。單至,輕發之貌。 又【集韻】【韻會】 時戰切,音繕。單父,邑名。 亦姓。考證:〔【揚雄·甘泉賦】單倦垣兮。〕 謹照原文倦改埢。

  • 拼音:
  • 繁体:
  • 笔画:4
  • 部首:
康熙字典:
【辰集下】【比字部】 比; 康熙笔画:4; 页码:页590第09〔古文〕夶 【廣韻】 履切【集韻】【韻會】補履切【正韻】補委切, 音匕。校也, 也。【周禮·天官】凡禮事,贊小宰,比官府之具。【註】比,校次之,使知善惡足否也。【儀禮·大射儀】遂比三耦。【註】比,校也。【齊語】比校民之有道者。 又類也,方也。【禮·學記】比物醜類。【疏】謂以同類之事相比方,則學乃易成。【韓詩外傳】高比,所以廣德也。下比,所以挾行也。比於善,自進之階。比於惡,自退之原。 又《詩》有比體。【毛詩序】詩有六義: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鄭司農云:比者,比方於物,諸言如者,皆比詞也。比之與興,同附託外物,比顯而興隱。 又比例。【禮·王制】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鄭註】已行故事曰比。比,例也。【後漢·陳忠傳】父寵在廷尉,上除漢法溢於甫 者。未施行,寵免,後忠略依寵意,奏上二十三條,爲决事比。【註】比,例也。 又綴輯書史曰比。【前漢·儒林傳】公孫弘比輯其義。【唐藝文志】 宗命馬懷素爲修圖書使,與褚無量整比。 又諡法之一。【左傳·昭二十八年】擇善而從之曰比。【詩·大雅】王此大邦,克順克比。【註】比,必里反。正義引服 云:比方損益古今之宜而從之也。 又比部,官名。取校勘亭平之義。卽今 部。【正韻】音皮,誤。 又水名。【前漢·地理志】南陽郡有比陽縣。應劭曰:比水所出,東入蔡。 又【集韻】【正韻】 普弭切,音諀。與庀同。治也,具也。【周禮·春官】大胥比樂官。【註】錄具樂官也。與庀通。 又【廣韻】【韻會】毗至切【集韻】毗義切【正韻】毗意切, 音避。【爾雅·釋詁】比,俌也。【郭註】俌,猶輔。【易·比卦·彖辭】比,輔也,下順從也。【卜氏傳】地得水而柔,故曰比。 又親也,近也。【周禮·夏官】形方氏使小國事大國,大國比小國。【註】比,猶親也。 又和也。【周禮·春官】 人辨九 之名,六曰巫比。【註】巫讀爲筮,比謂筮與民和比也。 又近鄰之稱。【周禮·地官】五家爲比,使之相保。五比爲閭,使之相受。 又案比。【周禮·地官】小司徒掌九比之數,乃頒比法於六鄕之大夫,及三年,則大比。【又】鄕大夫大比考其德行道藝,而興賢者能者。【疏】三年一閏,天道有成,故每至三年則大案比。 又及也。【詩·大雅】比于文王,其德靡悔。【註】比于,至于也。【前漢·高帝紀】自度比至皆亡之。 又頻也。【禮·王制】比年一小聘。【漢志】比年,猶頻年也。又比比,猶言頻頻。【前漢·成帝紀】郡國比比地動。 又 也。【書·牧誓】比爾干。【正義】楯則 以扞敵,故言比。【史記·蘇秦傳】騎不得比行。 又齊也。【詩·小雅】比物四驪。【註】比物,齊其力也。 又偏也,黨也。【書·洪範】人無有比德。【正義】人無阿比之德,言天下衆民盡得中也。【論語】君子周而不比。【鄭註】忠信爲周,阿黨爲比。 又從也。【論語】義之與比。【朱註】比,從也。【晉語】事君者比而不黨。【註】比謂比義。 又合也。【禮·射儀】其容體比於禮,其節比於樂。【註】比,親合也。【漢·劉歆·移太常博士書】比意同力,冀得廢遺。【師古註】訓合。 又密也。【詩·周頌】其比如櫛。 又比余,櫛髮具。【史記·匈奴傳】漢文帝遺單于比余。【漢書】作比疎。【廣雅】比,櫛也。【蒼頡篇】靡者爲比,麤者爲疏。今亦謂之梳。【顏師古·急就篇註】櫛之大而麤,所以理鬢者,謂之疏,言其齒稀疏也。小而細,所以去蟣蝨者,謂之比,言其齒密比也。皆因其體以立名。 又矢括曰比。【周禮·考工記】矢人爲矢,夾其隂陽以設其比,夾其比以設其羽。【鄭司農註】比,謂括也。 又【揚子·方言】比。代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 必至切,音畀。近也。倂也,密也。義同。 又【正韻】兵媚切,音祕。先也。【禮·祭義】比時具物,不可以不備。【鄭註】比時,猶先時也。比,必利反,又甫至反。 又【廣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正韻】蒲麋切, 音毗。和也。一曰次也, 也。比鄰,猶 鄰。【杜甫詩】不敎鵝鴨惱比鄰。 又比蒲,地名。【春秋·昭十一年】大蒐于比蒲。 又臯比,虎皮也。【左傳·莊十年】蒙臯比而先犯之,後人以爲講席。【戴叔倫詩】臯比喜接連。【朱子·張載銘】勇撤臯比。 又師比,胡革帶鉤也。【戰國策】胡服黃金師比。通作毗紕。 又【唐韻】毗必切【集韻】【韻會】簿必切【正韻】簿密切, 音邲。比次也。【增韻】比比,猶總總也。【張九齡荔枝賦】皮龍鱗而騈比。【顧况·持斧章】榱之斯密,如鱗櫛比。皆讀如邲。又【莊子·齊物論】人籟則比竹是矣。李軌讀。 【說文】二人爲从,反从爲比。考證:〔【左傳·莊十年】蒙臯皮而先犯之。〕 謹照原文臯皮改臯比。
诗词来源:
拂局初料敌,阴谋用师。隋末唐初·作者:许敬宗《五言奉和咏棋应诏 其二》
称觞奉高兴,长愿华嵩。初唐·作者:杨师道《五言早秋仪鸾殿侍宴应诏》
未减行雨荆台下,自凌波洛浦游。初唐·作者:上官仪《咏画障》
如临窃微臣惧,若济叨陪圣主游。初唐·作者:苏瑰《兴庆池侍宴应制》
倾心葵藿,朝夕奉光曦。唐初·作者:李峤《日》
鸣瑜合清响,冠玉丽秾姿。初唐·作者:元万顷《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邻。初唐·作者: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君将花月好,来浣纱时。初唐·作者:宋之问《西施浣纱篇》
京华遥日,疲老飒如冬。唐·作者:张说《广州萧都督入朝过岳州宴饯得冬字》
肩羊叔子,千载岂无才。唐·作者:张说《四月一日过江赴荆州》
幸同葵藿倾阳早,愿盘根应候荣。初唐·作者:郑愔《奉和春日幸望春宫》
宠赠追胡广,亲临贺循。唐·作者:苏颋《赠司徒豆卢府君挽词》
今朝游宴所,莫天泉池。唐·作者:张九龄《上阳水窗旬宴得移字韵》
鹦鹉殊姿致,鸾皇得肩。唐·作者:胡皓《同蔡孚起居咏鹦鹉》
歌疑郢中客,态洛川神。盛唐·作者:孟浩然《和张二自穰县还途中遇雪》
还言證法性,归去黄金。盛唐·作者:綦毋潜《题招隐寺绚公房》
灯明方丈室,珠系丘衣。盛唐·作者:綦毋潜《宿龙兴寺》
忽闻歌棣萼,还报琼芳。盛唐·作者:孙逖《和韦兄春日南亭宴兄弟》
恩沾柱下史,荣选曹郎。盛唐·作者:孙逖《送张环摄御史监南选》
离忧不堪,旅馆复何如。盛唐·作者:高适《途中寄徐录事》

  • 拼音:nuò
  • 繁体:
  • 笔画:10
  • 部首: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字部】 諾;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188第18〔古文〕喏【唐韻】【正韻】奴各切【集韻】【韻會】匿各切, 囊入聲。【說文】譍也。【玉篇】答也。【正韻】應聲。【詩·魯頌】莫敢不諾。【箋】應辭也。【禮·玉藻】父命呼唯而不諾。【註】唯速而恭,諾緩而慢。又【投壷】大師曰諾。【疏】承領之辭也。【吳志·顧雍傳】顧悌每得父書,拜跪讀之,每句應諾。 又【韻會】以言許人曰諾。【左傳·襄十八年】獻子許諾。【論語】子路無宿諾。【史記·季布傳】楚諺: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老子·道德經】輕諾必寡信。【荀子·王霸篇】 賞己諾,信乎天下矣。【註】諾許也。己不許也。 又自輺語。【公羊傳·僖元年】慶父曰:此奚斯之聲也,諾己。【註】諾已,皆自輺語。 又【南史·江夏王鋒傳】鋒五歲,齊高帝使學鳳尾諾,一學卽工。【潘遠·紀聞談】諸侯箋奏皆批曰諾,諾字有尾若風也。 又【字彙補】諾臯,神名。【酉陽雜俎】有《諾臯記》。 又水名。【前漢·匈奴傳】韓昌、張猛與單于及大臣,俱登匈奴諾水東山。【師古註】今突厥地,諾眞水也。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諾州,屬靜邊郡,貞觀五年置。 又姓,見【姓苑】。
诗词来源:
心犹在,荣华岁不同。唐·作者:张说《岳州宴别潭州王熊二首 其二》
且感千金,宁辞万里游。唐·作者:钱起《送李判官赴桂州幕》
能全季布,不道鲁连功。唐·作者:李嘉祐《送李中丞杨判官》
千金未必能移性,一从来许杀身。中唐·作者:戎昱《上湖南崔中丞》
长闻季氏千金,更望刘公一纸书。唐·作者:许浑《寄献三川守刘公 其二》
应怜有客外妻子,思在长生一顾中。唐·作者:赵嘏《赠道者》
似山无力负,旧恩如水满身流。唐·作者:赵嘏《献淮南李仆射》
空惭季布千金,但负刘弘一纸书。唐·作者:皮日休《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
知君满箧前朝事,凤龙奴借与窥。唐·作者:陆龟蒙《奉和袭美暇日独处见寄》
一饭意专堪便死,千金在转难酬。唐末·作者:吴融《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
竟如何,诸侯见重多。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访自牧上人不遇》
静宜资讲诵,玉山寒称奉尊罍。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闻王员外新恩有寄》
旧时曾见许,新复如何。北宋·作者:赵湘《寄梁鼎殿丞》
赋才宾右俊,掾府中贤。北宋·作者:宋祁《送张法曹》
滥陪坐已三年,始望霜威绀弩前。北宋·作者:宋祁《献外台王侍御》
坐题吏君何怪,只是涟漪素食人。北宋·作者:宋祁《春晚官舍呈幕中》
惟应陪主,不费日飞觞。北宋·作者:欧阳修《送丁元珍峡州判官》
予惭批凤诏,君叹守萤灯。北宋·作者:欧阳修《奉答圣俞宿直见寄之作》
隐几郡斋閒主,荐羞家府乐循陔。北宋·作者:刘敞《次韵和寄》
且将画供谈笑,更选名园载酒行。北宋·作者:曾巩《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