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政言言名字打分测算

宗政言言五行解析

  年柱 月柱 日柱 时柱
公历生日 2025 4 29 16
农历生日 乙巳年 四月 初二日 申时
生辰八字 乙巳 庚辰 戊辰 庚申
五行属相 木火 金土 土土 金金
86
宗政言言的名字打分测试结果
结合五行、三才五格等综合因素计算的得分。

其他参考建议:

宗政言言名字解释

【宗】[①][zōng][《廣韻》作冬切,平冬,精。](1)祖庙。(2)祖先。(3)族;同族。(4)指主。(5)指某一类事物中有统领楷模作用或为首者。(6)谓作主或作首领。(7)嫡长子。(8)派别;派。(9)尊重。亦谓推尊而效法之。(10)诸侯夏见天子曰。亦借喻众水归海或谒见名山。(11)根本;本旨。(12)特指佛教教义的真谛。(13)古代帝王庙号之一。有德者称。(14)上古时祭礼之一。(15)官职名。掌管祭祀之礼。(16)量词。(17)原西藏地方政府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划和机关,相当于县。(18)通“緵”。古时布八十根经线称为一緵。(19)姓。
【政】[①][zhèng][《廣韻》之盛切,去勁,章。](1)治;事。(2)权;权柄。(3)令;策。(4)指禁令。(5)府。(6)谓主持事。(7)指主持事的人。(8)做官一任为一。(9)指家庭或团体的事务。(10)职务。(11)指处分、惩罚。(12)指作战部署和阵势。(13)指日月五星等。参见“七”。(14)通“正”。长官;官吏。(15)通“正”。改正;纠正。(16)通“正”。治理。(17)通“正”。正直;公正。(18)通“正”。只;就。(19)通“正”。正好;恰好。(20)通“正”。正当;正在。(21)通“正”。即使;纵然。参见“復”。(22)姓。[②][zhēng][《集韻》諸盈切,平清,章。]通“征1”。(1)征伐;征讨。(2)赋税。(3)指徭役。
【言】[①][yán][《廣韻》語軒切,平元,疑。](1)话;语。(2)专指责备之;谤。《易·需》:“小有。”孔颖达疏:“雖小有責讓之,而終得其吉也。”《左传·昭公二十七年》:“楚卻宛之難,國未已。”杨伯峻注:“國,國人之謗。”一说,,通“愆”。指过失。见闻一多《古典新义·周易义证类纂》。或专指善。(3)指一个字或一句话。(4)借指书;著作;文章。(5)代称诗篇;歌辞。(6)学说;主张。(7)政令;号令。(8)说;说话。(9)谓论,谈论。(10)表达。(11)记载。(12)问。(13)告知;告诉。(14)号召。(15)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16)誓;约。(17)指古代臣对君的呈文。(18)嫌隙。(19)离间。(20)料想;知道。(21)喻指鸣叫。(22)犹然;焉。多用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23)连词。犹而。(24)犹于。(25)助词。无义。(26)通“訊”。军中通讯问之人,指间谍之类。(27)通“音”。声音。(28)通“”。大箫。(29)古地名。(30)姓。春秋有偃。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②][yàn][《集韻》牛堰切,去願,疑。](1)诉讼。(2)通“唁”。慰问。[③][yín][《集韻》魚巾切,平諄,疑。]通“誾1”。参见“3”。

宗政言言名字五格解析

繁体:宗

笔画:8

五行:金

繁体:政

笔画:9

五行:火

繁体:言

笔画:7

五行:木

繁体:言

笔画:7

五行:木

天格 人格 地格 外格 总格
【16】 【15】 【14】 【15】 【30】
【土】 【土】 【火】 【土】 【水】
【大吉】 【大吉】 【凶】 【大吉】 【吉】
天格16的解析:天格是姓氏格,姓是祖辈流传下来的,其数理对人生的影响较弱。
天格像素
(厚重) 厚德载物,安富尊荣,财官双美,功成名就。 (大吉)
天格解析
反凶化吉象,得助,可成大业,富贵发达的好预兆。
诗曰:贵人得助天乙扶,为人之上有财富,众望所归事业成,不可贪色保安宁。

兴家得助的贵数。(大吉)
基业:天官、贵命、家杰、进田、学士、豪侠、基产。
家庭:春日花开,可望家庭圆满,男子有贤妻,女子不宜早婚。
健康:花草逢春,贵弱于色情,戒慎者可望安康。
含义:反凶化吉象。成首领,占上风,雅量厚重,豪侠足智多谋,善于协调,集名望。能服从,为大事大业可成,富贵发达的好表示。
人格15的解析:人格数又称主运格,是整个姓名的中心点,影响人一生的命运。
人格象素
(福寿) 福寿圆满,富贵荣誉,涵养雅量,德高望重。 (大吉)
人格解析
最大好运,福寿圆满之象。
诗曰:福寿拱照德望高,财子寿全又温和,慈祥好善可恭敬,富贵繁荣得惠泽。

福寿共照的立身家数。(大吉)
基业:天官,贵人,福星、官禄、进田、畜产。
家庭:清静家田,园满之象子孙昌盛。
健康:海底明珠,安稳徐庆,健康自如。
含义:此数为最大好运,福寿园满之象,顺和、雅量。多受福泽,德高望重,自成大业,富贵荣华,吉祥有德,繁荣兴家的大吉数。
地格14的解析:地格数是前运格和基础运格,代表少年时期。
地格象素
(破兆) 家庭缘薄,孤独遭难,谋事不达,悲惨不测。 (凶)
地格解析
沦落天涯、失意烦闷数,家庭缘薄,多破兆。
诗曰:沦落天涯失古恃,家族缘薄又克儿,寂寞类闷多灾厄,己身浮沈无可樨。

沦落天崖的失意烦闷的数。(凶)
基业:暗禄、美貌、艺术、流浪、红舞、劫财。
家庭:骨肉疏远。离祖迁居。自家兄弟全无分、外处事又能缘。
健康:男女均属好貌、皮肤病、感胃、风郁,先天五行相含有健康。
含义:多破兆,家属缘溥。丧亲、丧子、兄弟姐妹分离孤独,不如意,烦闷,危难,遭厄,浮沉不定,为了慷慨。施惠招怨,劳而无功,凄惨孤独,其他好运者不多,有伤夭寿。
外格15的解析:外格通常指和社会上的关係的融洽程度。其数理对人生的影响较弱。
外格象素
(福寿) 福寿圆满,富贵荣誉,涵养雅量,德高望重。 (大吉)
外格解析
最大好运,福寿圆满之象。
诗曰:福寿拱照德望高,财子寿全又温和,慈祥好善可恭敬,富贵繁荣得惠泽。

福寿共照的立身家数。(大吉)
基业:天官,贵人,福星、官禄、进田、畜产。
家庭:清静家田,园满之象子孙昌盛。
健康:海底明珠,安稳徐庆,健康自如。
含义:此数为最大好运,福寿园满之象,顺和、雅量。多受福泽,德高望重,自成大业,富贵荣华,吉祥有德,繁荣兴家的大吉数。
总格30的解析:总格数有称后运格,影响个人中年至晚年的命运。
总格象素
可获得意外成功发展,有名利双收的运气,基础稳固,平静安康,免于种种灾祸,可得幸福长寿。   (吉)
总格解析
沉浮不定,吉凶难分,其运就开矿探险一般。
诗曰:绝死逢生多危险,投机浮沈受灾殃,处事细虑保安然,若无终生孤独人。

绝境逢生的运路分岐数。(凶)
基业:官星,将星,文昌,豪放,红艳,血支,实厄。
家庭:亲情不亲,夫妻不相合难同白头。
健康:刑罚,外伤,残疾,先天五行为金者可安然。
含义:浮沉不定,凶吉难分。即因其他运的配合,或者成功,或者陷于失败,故有吉运者,成功自至,数理不良者不知不觉之间陷于失败。其不可测,就象开矿探险一样,大成大败,具有侥幸。另外此数也可能有孤独,丧失妻子,短命者。基

宗政言言名字的寓意

  • 拼音:zōng
  • 繁体:
  • 笔画:8
  • 部首:
康熙字典:
【寅集上】【宀字部】 宗; 康熙笔画:8; 页码:页283第14【唐韻】作冬切【集韻】【韻會】祖賨切【正韻】祖冬切, 音 。【說文】尊祖廟也。【白虎通】宗者何,宗有尊也,爲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郉昺曰】宗者,本也。廟號不遷,最尊者祖,次曰宗,通稱曰宗廟。【禮·祭法】有虞氏祖顓頊而宗堯,夏后氏祖顓頊而宗禹,殷人祖契而宗湯,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賈誼曰】祖有功,宗有德也。 又流派所出爲宗。【禮·喪服小記】別子爲祖,繼別爲宗,繼禰爲小宗。【程頤曰】凡言宗者,以主祭祀爲言,人宗於此而祭祀也。 又同姓曰宗。【詩·大雅】宗子維城。【註】同姓也。 又【書·舜典】禋于六宗。【註】謂所尊祭者,其祀有六,寒暑日月星水旱也。賈逵曰:天宗三,日月星。地宗三,河海岱。司馬彪曰:天宗日月星辰寒暑之屬,地宗社稷五祀之屬。 又秩宗,官名。【書·舜典】咨伯,汝作秩宗。【註】主郊廟之官,掌敘鬼神尊 ,故曰秩宗,周禮謂之宗伯。又曰祝宗。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賓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 又瞽宗,殷學名。 又人物所歸往亦曰宗。【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註】言百川以海爲宗也。【史記·孔子世家】孔子以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 又姓。 又叶則郞切,音臧。【史記·司馬遷自敘】蠲除肉 ,開通關梁。廣恩施博,厥稱太宗。 【說文】从宀从示。【徐曰】宗廟,神祇所居。示,古祇字。考證:〔【周禮·春官·大宗伯】諸侯朝於天子,春見曰朝,夏見曰宗。〕 謹照原文諸侯朝於天子改爲賓禮親邦國。

  • 拼音:zhèng
  • 繁体:
  • 笔画:9
  • 部首:
康熙字典:
【卯集下】【攴字部】 政; 康熙笔画:8; 页码:页469第06【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之盛切,音正。【說文】正也。【釋名】政,正也,下所取正也。【易·賁卦】君子以明庶政。【書·舜典】以齊七政。【傳】日月五星各異政。又【洪範】農用八政。【疏】食爲八政之首,故以農言之。【周禮·天官·大宰】建邦之六典,四曰政典,以平邦國,以正百官,以均萬民。【左傳·桓二年】政以正民。 又【禮·王制】五十不從力政。【註】力政,城道之役也。 又姓。【廣韻】出姓苑。 又【集韻】【韻會】 諸盈切,音征。賦也。通作征。【周禮·地官·均人】掌均地政。【註】政,讀爲征。地政謂地守地職之稅也。 【說文】从攴作政。政字原从攴作。

  • 拼音:yán
  • 繁体:
  • 笔画:7
  • 部首: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字部】 言; 康熙笔画:7; 页码:页1146第01〔古文〕 【唐韻】語軒切【集韻】【韻會】魚軒切, 平聲。【說文】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周禮·大司樂註】發端曰言,答述曰語。【釋名】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易·乾卦】庸言之信。【書·湯誓】朕不食言。【傳】言已出而反吞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鄕八 糾萬民,七曰造言之 。【註】譌言惑衆也。【論語】寢不言。【註】自言曰言。【史記·商君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唐書·徐伯彥傳】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 又辭章也。【書·洪範】五事,一曰貌,二曰言。【疏】言者,道其語有辭章也。【禮·曲禮】士載言。【註】言,謂會同要盟之辭。 又一句爲一言。【左傳·定四年】趙 子曰:夫子語我九言。【論語】一言以蔽之。 又一字爲一言。【戰國策】臣請三言而已矣,曰海大魚。【前漢·東方朔傳】凡臣朔固已誦四十四萬言。 又猶議也。【屈原·離騷】初旣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又號令也。【周語】有不祀則修言。 又助語辭。【易·師卦】田有禽利執言。【註】語辭也。 又【爾雅·釋詁】言,我也。【詩·周南】言告師氏。【傳】言,我也。師,女師也。 又【博雅】問也。【周禮·春官】冢人:及葬,言鸞車象人。【註】言問其不如法度者。 又【廣雅】從也。 又【釋名】委也。 又言言,高大貌。【詩·大雅】崇墉言言。【註】高大也。 又簫名。【爾雅·釋樂】大簫謂之言。【註】編二十三管,長尺四寸。【韻會】或作 。 又官名。【書·舜典】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惟允。【傳】納言,喉舌之官。【唐書·高祖紀】攺納言爲侍中。 又幘名。【後漢·輿服志】幘者,賾也。尚書賾收,方三寸,名曰納言,示以忠正,顯近職也。 又地名。【詩·國風】出宿于干,飮餞于言。【傳】適衞所經之地也。 又山名。【隋書·地理志】郉州內丘縣有千言山。又【山海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又州、縣名。【宋史·劉翊傳】有言州。【魏書·地形志】有萬言縣。 又人言,砒石別名。【本草綱目】砒出信州,故隱信字爲人言。 又姓。【潛夫論】桓叔之後有言氏,韓後姬姓也。又複姓。【潛夫論】魯之公族有子言氏。 又【正韻】夷然切,音延。義同。 又【集韻】牛堰切,音 。訟也。 又【集韻】【正韻】 魚巾切,音銀。和敬貌。【禮·玉藻】二爵而言言斯。【註】言言,與誾誾同,意氣和悅貌。【集韻】亦作訢。 又叶眞韻。【韓愈·孔戣墓銘】白而長身,寡笑與言,其尚類也,莫之與倫。 又叶五剛切,音昂。【詩·商頌】鬷假無言。叶上羹平,下爭彊。羹音郞,平音旁,爭音章。 又叶五姦切,音顏。【古詩】四座且莫諠,願聽歌一言。請說銅爐器,崔嵬象南山。 又叶魚戰切,音彥。【楊修·節遊賦】迴旋詳觀,目周意倦。御子方舟,載笑載言。 【說文】本作 。从口, 聲。 ,辠也,犯法也。【釋名】言之爲 也,寓戒也。鄭樵曰:言从舌从 。 ,古上字,言出於舌上也。考證:〔【論語】食不言。〕 謹照原文改寝不言。〔【周禮·春官】【註】言問其不知法度者。〕 謹照原文不知改不如。
诗词来源:
斯物变,翻覆似辽东。隋末唐初·作者:孔德绍《赋得华亭鹤》
是东方骑,来寻南陌车。隋末唐初·作者:褚亮《咏花烛》
春稍晚,自有镇开花。隋末唐初·作者:褚亮《咏花烛》
幽咽所,更作死生分。隋末唐初·作者:褚亮《在陇头哭潘学士》
一杯酒,悽怆起离忧。隋末唐初·作者:李百药《送别》
得意者,谁复免穷通?隋末唐初·作者:法琳《别毛明素》
非面俗,更欲赋閒居。唐初·作者:王绩《山家夏日九首 其六》
覆苔客,无事果园中。唐初·作者:王绩《山家夏日九首 其九》
薄暮东溪上,犹在渭滨。唐初·作者:王绩《过郑处士山庄二首 其二》
解酲须及曙,路远莫旋。唐初·作者:王绩《春夜过翟处士正师饮酒醉后自问答二首 其二》
不知今有汉,唯昔避秦。唐初·作者:王绩《田家三首 其一》
怀隐逸,辍驾践幽丛。初唐·作者:杨师道《赋终南山用风字韵应诏》
殊可贵,相助忆长安。初唐·作者:李义府《咏鹦鹉》
清文振笔妙,高论写泉。初唐·作者:刘孝孙《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赋一字得鲜》
称征非禦寇,劫讵侵人。初唐·作者:刘子翼《五奉和咏棋应诏 其一》
离何以赠,留心内典章。初唐·作者:明解《遗画工诗》
暂屏嚣尘累,寻物外情。初唐·作者:骆宾王《夏日游目聊作》
无皓齿,时俗薄朱颜。初唐·作者:骆宾王《途中有怀》
闲居寡宴,独坐惨风尘。初唐·作者:骆宾王《西京守岁》
坐叹华滋歇,思君谁为。初唐·作者:骆宾王《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 其二》

  • 拼音:yán
  • 繁体:
  • 笔画:7
  • 部首: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字部】 言; 康熙笔画:7; 页码:页1146第01〔古文〕 【唐韻】語軒切【集韻】【韻會】魚軒切, 平聲。【說文】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周禮·大司樂註】發端曰言,答述曰語。【釋名】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易·乾卦】庸言之信。【書·湯誓】朕不食言。【傳】言已出而反吞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鄕八 糾萬民,七曰造言之 。【註】譌言惑衆也。【論語】寢不言。【註】自言曰言。【史記·商君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唐書·徐伯彥傳】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 又辭章也。【書·洪範】五事,一曰貌,二曰言。【疏】言者,道其語有辭章也。【禮·曲禮】士載言。【註】言,謂會同要盟之辭。 又一句爲一言。【左傳·定四年】趙 子曰:夫子語我九言。【論語】一言以蔽之。 又一字爲一言。【戰國策】臣請三言而已矣,曰海大魚。【前漢·東方朔傳】凡臣朔固已誦四十四萬言。 又猶議也。【屈原·離騷】初旣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又號令也。【周語】有不祀則修言。 又助語辭。【易·師卦】田有禽利執言。【註】語辭也。 又【爾雅·釋詁】言,我也。【詩·周南】言告師氏。【傳】言,我也。師,女師也。 又【博雅】問也。【周禮·春官】冢人:及葬,言鸞車象人。【註】言問其不如法度者。 又【廣雅】從也。 又【釋名】委也。 又言言,高大貌。【詩·大雅】崇墉言言。【註】高大也。 又簫名。【爾雅·釋樂】大簫謂之言。【註】編二十三管,長尺四寸。【韻會】或作 。 又官名。【書·舜典】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惟允。【傳】納言,喉舌之官。【唐書·高祖紀】攺納言爲侍中。 又幘名。【後漢·輿服志】幘者,賾也。尚書賾收,方三寸,名曰納言,示以忠正,顯近職也。 又地名。【詩·國風】出宿于干,飮餞于言。【傳】適衞所經之地也。 又山名。【隋書·地理志】郉州內丘縣有千言山。又【山海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又州、縣名。【宋史·劉翊傳】有言州。【魏書·地形志】有萬言縣。 又人言,砒石別名。【本草綱目】砒出信州,故隱信字爲人言。 又姓。【潛夫論】桓叔之後有言氏,韓後姬姓也。又複姓。【潛夫論】魯之公族有子言氏。 又【正韻】夷然切,音延。義同。 又【集韻】牛堰切,音 。訟也。 又【集韻】【正韻】 魚巾切,音銀。和敬貌。【禮·玉藻】二爵而言言斯。【註】言言,與誾誾同,意氣和悅貌。【集韻】亦作訢。 又叶眞韻。【韓愈·孔戣墓銘】白而長身,寡笑與言,其尚類也,莫之與倫。 又叶五剛切,音昂。【詩·商頌】鬷假無言。叶上羹平,下爭彊。羹音郞,平音旁,爭音章。 又叶五姦切,音顏。【古詩】四座且莫諠,願聽歌一言。請說銅爐器,崔嵬象南山。 又叶魚戰切,音彥。【楊修·節遊賦】迴旋詳觀,目周意倦。御子方舟,載笑載言。 【說文】本作 。从口, 聲。 ,辠也,犯法也。【釋名】言之爲 也,寓戒也。鄭樵曰:言从舌从 。 ,古上字,言出於舌上也。考證:〔【論語】食不言。〕 謹照原文改寝不言。〔【周禮·春官】【註】言問其不知法度者。〕 謹照原文不知改不如。
诗词来源:
斯物变,翻覆似辽东。隋末唐初·作者:孔德绍《赋得华亭鹤》
是东方骑,来寻南陌车。隋末唐初·作者:褚亮《咏花烛》
春稍晚,自有镇开花。隋末唐初·作者:褚亮《咏花烛》
幽咽所,更作死生分。隋末唐初·作者:褚亮《在陇头哭潘学士》
一杯酒,悽怆起离忧。隋末唐初·作者:李百药《送别》
得意者,谁复免穷通?隋末唐初·作者:法琳《别毛明素》
非面俗,更欲赋閒居。唐初·作者:王绩《山家夏日九首 其六》
覆苔客,无事果园中。唐初·作者:王绩《山家夏日九首 其九》
薄暮东溪上,犹在渭滨。唐初·作者:王绩《过郑处士山庄二首 其二》
解酲须及曙,路远莫旋。唐初·作者:王绩《春夜过翟处士正师饮酒醉后自问答二首 其二》
不知今有汉,唯昔避秦。唐初·作者:王绩《田家三首 其一》
怀隐逸,辍驾践幽丛。初唐·作者:杨师道《赋终南山用风字韵应诏》
殊可贵,相助忆长安。初唐·作者:李义府《咏鹦鹉》
清文振笔妙,高论写泉。初唐·作者:刘孝孙《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赋一字得鲜》
称征非禦寇,劫讵侵人。初唐·作者:刘子翼《五奉和咏棋应诏 其一》
离何以赠,留心内典章。初唐·作者:明解《遗画工诗》
暂屏嚣尘累,寻物外情。初唐·作者:骆宾王《夏日游目聊作》
无皓齿,时俗薄朱颜。初唐·作者:骆宾王《途中有怀》
闲居寡宴,独坐惨风尘。初唐·作者:骆宾王《西京守岁》
坐叹华滋歇,思君谁为。初唐·作者:骆宾王《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