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丘比林名字打分测算

梁丘比林五行解析

  年柱 月柱 日柱 时柱
公历生日 2025 5 8 10
农历生日 乙巳年 四月 十一日 巳时
生辰八字 乙巳 辛巳 丁丑 乙巳
五行属相 木火 金火 火土 木火
64
梁丘比林的名字打分测试结果
结合五行、三才五格等综合因素计算的得分。

其他参考建议:

梁丘比林名字解释

【梁】[①][liáng][《廣韻》吕張切,平陽,來。]亦作“樑1”。(1)桥。(2)筑桥,架桥。(3)断水捕鱼的堰。(4)河堤,堤堰。(5)屋。木结构屋架中专指顺着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长木。通常也指檩。(6)泛指横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7)物体或人体上拱起或成弧形的部分。(8)指冠上横脊。封建时代区分官阶的冠饰。(9)见“糲”。(10)古代九州中的州名之一。(11)山名。(12)古地名。春秋时周邑,后入楚。在今河南省临汝县境。(13)古国名。周时诸侯国。(14)古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即魏。魏惠王时迁都大,因称。(15)朝代名。南朝萧衍(武帝)所建。公元502-557年。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16)朝代名。五代朱温(太祖)所建,史称後。公元907-923年。都大,今河南省开封市。(17)通“粱”。(18)通“諒”。(19)通“掠”。(20)姓。
【丘】[①][qiū][《廣韻》去鳩切,平尤,溪。]“丠1”的今字。“區5”的被通假字。亦作“坵1”。亦作“邱1”。(1)自然形成的小土山。(2)废墟;故墟。(3)坟墓。(4)田垄;田畴。(5)居邑,村落。(6)古代区划田地、政区的单位名。(7)量词。块。(8)大。(9)空。(10)姓。春秋邾有大夫弱。见《左传·昭公二三年》。
【比】[①][bǐ][《廣韻》卑履切,上旨,幫。][《廣韻》毗至切,去至,並。][《廣韻》必至切,去至,幫。][《廣韻》毗必切,入質,並。][《廣韻》房脂切,平脂,並。]“夶1”的今字。(1)亲近;和睦。(2)勾结。(3)顺从;附从。(4)辅助。(5)配合;适合。(6)紧密;细密。(7)篦子。(8)周遍。(9)并列;排列。(10)齐同,等同。(11)近;靠近。(12)相连接。(13)编次,排。(14)副词。皆,都。(15)副词。近日,近来。(16)副词。连续;频频。(17)副词。每。(18)副词。先前,以前。(19)介词。待到;等到。(20)介词。为;替。(21)介词。与,同。(22)介词。起……来。用来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23)通“庇”。寄托。(24)古代哈萨克族、布鲁特族(即柯尔克孜族)称其君长为。(25)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坎上。(26)矢括,箭的入弦处。[②][bǐ][《廣韻》卑履切,上旨,幫。]亦作“夶2”。(1)较;考校。(2)方;拟;喻。(3)类;辈。(4)类似;相类。(5)仿效。(6)用手势画。(7)照;按照。(8)特指依法议罪、拟刑。(9)例;成例。(10)对着;向着。(11)副词。本来。(12)旧时官府缉拿人犯或征收租赋、额派人役等,定期催逼,谓之。(13)《诗》六义之一。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14)周代地方的基层组织。(15)指同类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亦指两个同类量,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16)表示赛进行中或结束时双方得分的对。(17)姓。汉代有铜钳。见《後汉书·西羌传》。[③][pí]亦作“夶3”。见“皋”。[④][pǐ][《集韻》普弭切,上紙,滂。]亦作“夶4”。通“庀1”。治理。
【林】[①][lín][《廣韻》力尋切,平侵,來。](1)成片的竹、木。(2)指丛生的草。(3)泛指人或事物的会聚、汇集处。(4)指野外或退隐的地方。(5)众多貌。(6)国君。(7)业的省称。(8)姓。

梁丘比林名字五格解析

繁体:梁

笔画:11

五行:火

繁体:丘

笔画:5

五行:木

繁体:比

笔画:4

五行:水

繁体:林

笔画:8

五行:木

天格 人格 地格 外格 总格
【16】 【9】 【12】 【19】 【28】
【土】 【水】 【木】 【水】 【金】
【大吉】 【凶】 【凶】 【凶】 【凶】
天格16的解析:天格是姓氏格,姓是祖辈流传下来的,其数理对人生的影响较弱。
天格像素
(厚重) 厚德载物,安富尊荣,财官双美,功成名就。 (大吉)
天格解析
反凶化吉象,得助,可成大业,富贵发达的好预兆。
诗曰:贵人得助天乙扶,为人之上有财富,众望所归事业成,不可贪色保安宁。

兴家得助的贵数。(大吉)
基业:天官、贵命、家杰、进田、学士、豪侠、基产。
家庭:春日花开,可望家庭圆满,男子有贤妻,女子不宜早婚。
健康:花草逢春,贵弱于色情,戒慎者可望安康。
含义:反凶化吉象。成首领,占上风,雅量厚重,豪侠足智多谋,善于协调,集名望。能服从,为大事大业可成,富贵发达的好表示。
人格9的解析:人格数又称主运格,是整个姓名的中心点,影响人一生的命运。
人格象素
(大成之数)大成之数,蕴涵凶险,或成或败,难以把握。 (凶)
人格解析
吉尽凶始,穷乏之数。有不测灾祸,实为人生最大恶运。
诗曰:与尽凶始入困途,窘迫病难失亲和,灾害短命无所止,生离死别却哀悲。

破舟进海,吉尽凶相,穷乏之数。(凶)
基业:官禄、图印、太极、怪杰、富翁、突破。
家庭:亲情不睦,口说长短者多,力持贤明者平安。
健康:女性成风流或与夫别离病弱,弱女皆晚婚。多积德可免短命。
含义:利去劫空,陷落穷迫、逆运、短命,悲痛或者幼小离亲而困苦,或者病弱,不遇,遭难废疾,贫困,灾难,孤独甚至刑罚。有不测遇凶祸,人格有此数者则为大凶,即或一身得免灾害。也难免配偶丧失。有缺子之叹。实为人生最大恶运但也有例外的怪杰,富豪能出此数者。
地格12的解析:地格数是前运格和基础运格,代表少年时期。
地格象素
(掘井无泉)无理之数,发展薄弱,虽生不足,难酬志向。 (凶)
地格解析
意志脆弱、家庭寂寞,企图不顾薄弱之力做无能力的事多失败。
诗曰:意志薄弱不伸长,易招失败遇灾殃,家属缘薄孤独命,安居守分保平安。

掘井无泉,意志脆弱,家庭寂寞数。(凶)
基业:凶星、破厄、劫财、时禄。
家庭:亲情如秋水,骨肉似寒炭,施恩招怨。宜提高气节健康:枯木待春,小心神经衷弱,骨癌之疾、外伤、皮肤病,三才良者可安全。
含义:有无理伸张之象,不顾脆弱之力,企图做无能力做的事,多失败。遇事易生足之心。家庭无缘,孤独、遇难、逆境、病弱、不如意、困难等,又可因其他运配合而导致意外的失败,甚至有不能完寿的悲运。
外格19的解析:外格通常指和社会上的关係的融洽程度。其数理对人生的影响较弱。
外格象素
(多难) 风云蔽日,辛苦重来,虽有智谋,万事挫折。 (凶)
外格解析
有智谋,有兴大业博名利的实力,但每每发生意外障碍,内外不和、困难不绝,如其他格不吉,也有短命的可能。
诗曰:风云蔽月未得安,虽有智慧做事难,孤独多难无所至,内外不和失妻儿。

遮云蔽月的辛苦重来数。(凶)
基业:官禄、进田、经艳、财帛、智谋、凶危破财。
家庭;家内朝思幕致,兄弟成吴越,须思手足情应多注意。
健康:风云蔽月,病弱、刑罚、杀伤、短命,先天五行属金水者可望安康。
含义:有多智谋,虽有兴大业,博得名利的实力,但每发生意外的陷害,内外不和,困难苦惨不绝。如果主运有此数又乏其他吉数以相助,多陷病弱,孤寡。甚至有夭折,妻子死别,刑罚。杀伤等灾。为万事挫折非命至极。故也叫短命数。但先天有金者,可成巨富,怪杰,伟人。
总格28的解析:总格数有称后运格,影响个人中年至晚年的命运。
总格象素
成功运被压抑,不能有所伸张,徒劳无功,身心过劳而病弱,常有不满,易陷于突发之灾。   (凶)
总格解析
遭难运,有义气侠情,但人格有此数者,凡文人、学者在事业上难得建树。(女性用则不吉,婚姻不顺)
诗曰:自豪生离终身苦,遭难不安何可渡,夫妻相克家落薄,结成冤仇造敌城。

豪气生离的行踪无定数。(凶)
基业:天官,将星,官性,学士,红艳。
家庭:亲属多忌怨,兄弟少联络,子女别离。
健康:三才不良者病灾,残疾,发狂,三才善良者无大害。
含义:堪称遭难运,有一种英雄气概,多于波澜起伏,但难逃非难诽谤,时或厄难袭来,而致伤,或丧失配偶,相克子孙,也可能有自幼别亲者,总之大都有祸乱,争论不和、逆难、刑罚等,灾祸相接,终生劳苦。妇女有此数者多陷于为孤寡独身、难成家或家庭不幸的运格。

梁丘比林名字的寓意

  • 拼音:liáng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 梁;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528第01〔古文〕 渿【唐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 音良。【說文】水橋也。【禮·月令】孟冬謹關梁。【詩·大雅】造舟爲梁。【爾雅·釋地】梁莫大于溴梁。 又石絕水爲梁。【詩·衞風】在彼淇梁。【禮·王制】獺祭魚,然後虞人入澤梁。 又魚梁,水堰也。堰水爲關空,承之以笱,以捕魚。梁之曲者曰罶。【詩·齊風】敝笱在梁。【小雅】胡逝我梁。 又【爾雅·釋地】隄謂之梁。又屋脊柱曰棟,負棟曰梁。【爾雅·釋宮】楣謂之梁。 又冠梁,冠上橫脊也。【漢大官令】冠兩梁。 又陸梁。【揚雄·甘泉賦】帶干將而秉玉戚兮,飛蒙茸而走陸梁。【註】陸梁,亂走貌。 又跳梁。【莊子·逍遙遊】貍狌東西跳梁,中于機辟。 又彊梁。【金人銘】彊梁者不得其死。【後漢·禮儀志】神名,能食鬼。 又大梁,西方之宿。【爾雅·釋天】大梁,昴也。 又州名。【書·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 又國名。周平王封少子康于夏陽,是謂梁伯。 又大梁,地名。【史記】魏惠王徙治大梁。 又山名。【詩·大雅】奕奕梁山。 又呂梁,水名。【莊子·達生篇】孔子觀于呂梁。 又都梁,香草名,澤蘭也。【荆州記】都梁山下生蘭草,因以爲名。 又姓。【廣韻】出安定、天水、河南三望。周梁鱣,漢梁鴻。複姓,梁丘、梁由。考證:〔【詩·小雅】敝笱在梁。【又】胡逝我梁。〕 謹照原文小雅改齊風。又字改小雅。〔【爾雅·釋天】大梁,昴星。〕 謹照原文昴星改昴也。〔【晉語】魏惠王徙都大梁。〕 謹按晉語無徒都大梁之文,今照史記魏世家將晉語改爲史記。都字改爲治字。

  • 拼音:qiū
  • 繁体:
  • 笔画:5
  • 部首:丿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一字部】 丘; 康熙笔画:5; 页码:页77第14〔古文〕 【廣韻】去鳩切【集韻】【韻會】祛尤切【正韻】驅尤切, 音蚯。阜也,高也。四方高,中央下曰丘。【爾雅·釋丘】非人爲之曰丘。 又前高後下曰旄丘。【博雅】小陵曰丘。 又【周禮·春官·大司樂】凡樂,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而奏之。夏日至,于澤中之方丘而奏之。【疏】土之高者曰丘。因高以事天,故於地上。因下以事地,故於澤中。 又地名。帝丘,本顓頊之墟,今澶州濮陽縣。又營丘,商丘,楚丘,靈丘,葵丘,咸丘,虎丘,皆地名。 又三丘。【張衡·思玄賦】過少昊之窮野兮,問三丘乎句芒。【註】蓬萊,方丈,方壺,三者皆羣仙所居。 又【前漢· 法志】四井爲邑,四邑爲丘。丘,十六井也。 又【春秋·成元年】作丘甲。【胡傳】益兵也,卽丘出一甲,則一甸之中,共百人爲兵矣。 又聚也。【孔安國·尚書序】九州之志,謂之九丘。言九州所有,皆聚此書也。 又崇丘,亡詩篇名。言萬物得極其高大也。 又大也。【前漢·楚元王傳】高祖微時,嘗與賓客過其丘嫂食。【註】長嫂之稱。 又空也。【前漢·息夫躬傳】寄居丘亭。 又丘里。【莊子·則陽篇】少知問太公調曰:何謂丘里之言。曰:丘里者,合十姓百名,以爲風俗也。 又比丘。【魏書·釋老傳】桑門爲息心,比丘爲行乞。 又姓。又左丘,龍丘,咸丘,虞丘,梁丘,母丘,陶丘,浮丘,麥丘,水丘,吾丘,皆復姓。 又【韻補】叶祛其切,音欺。【詩·衞風】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叶下媒期。【小雅】楊園之道,猗于畝丘。叶下詩之。【左傳·僖十五年】史蘇占之曰:不利行師,敗於宗丘。叶上姬旗。 又叶苦高切,音尻。【楚辭·九懷】玄鳥兮辭歸,飛翔兮靈丘。望谿兮蓊鬰,熊羆兮呴嘷。 又叶丘於切,音區。【 琳·大荒賦】過不死之靈域兮,仍羽人之丹丘。惟民生之每每兮,佇盤桓以躊蹰。古丘區聲通。【顏師古曰】古語丘區二字音不別,今讀則異。互見匚部區字註。 【集韻】本作丠,亦作 。

  • 拼音:
  • 繁体:
  • 笔画:4
  • 部首:
康熙字典:
【辰集下】【比字部】 比; 康熙笔画:4; 页码:页590第09〔古文〕夶 【廣韻】 履切【集韻】【韻會】補履切【正韻】補委切, 音匕。校也, 也。【周禮·天官】凡禮事,贊小宰,比官府之具。【註】比,校次之,使知善惡足否也。【儀禮·大射儀】遂比三耦。【註】比,校也。【齊語】比校民之有道者。 又類也,方也。【禮·學記】比物醜類。【疏】謂以同類之事相比方,則學乃易成。【韓詩外傳】高比,所以廣德也。下比,所以挾行也。比於善,自進之階。比於惡,自退之原。 又《詩》有比體。【毛詩序】詩有六義: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鄭司農云:比者,比方於物,諸言如者,皆比詞也。比之與興,同附託外物,比顯而興隱。 又比例。【禮·王制】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鄭註】已行故事曰比。比,例也。【後漢·陳忠傳】父寵在廷尉,上除漢法溢於甫 者。未施行,寵免,後忠略依寵意,奏上二十三條,爲决事比。【註】比,例也。 又綴輯書史曰比。【前漢·儒林傳】公孫弘比輯其義。【唐藝文志】 宗命馬懷素爲修圖書使,與褚無量整比。 又諡法之一。【左傳·昭二十八年】擇善而從之曰比。【詩·大雅】王此大邦,克順克比。【註】比,必里反。正義引服 云:比方損益古今之宜而從之也。 又比部,官名。取校勘亭平之義。卽今 部。【正韻】音皮,誤。 又水名。【前漢·地理志】南陽郡有比陽縣。應劭曰:比水所出,東入蔡。 又【集韻】【正韻】 普弭切,音諀。與庀同。治也,具也。【周禮·春官】大胥比樂官。【註】錄具樂官也。與庀通。 又【廣韻】【韻會】毗至切【集韻】毗義切【正韻】毗意切, 音避。【爾雅·釋詁】比,俌也。【郭註】俌,猶輔。【易·比卦·彖辭】比,輔也,下順從也。【卜氏傳】地得水而柔,故曰比。 又親也,近也。【周禮·夏官】形方氏使小國事大國,大國比小國。【註】比,猶親也。 又和也。【周禮·春官】 人辨九 之名,六曰巫比。【註】巫讀爲筮,比謂筮與民和比也。 又近鄰之稱。【周禮·地官】五家爲比,使之相保。五比爲閭,使之相受。 又案比。【周禮·地官】小司徒掌九比之數,乃頒比法於六鄕之大夫,及三年,則大比。【又】鄕大夫大比考其德行道藝,而興賢者能者。【疏】三年一閏,天道有成,故每至三年則大案比。 又及也。【詩·大雅】比于文王,其德靡悔。【註】比于,至于也。【前漢·高帝紀】自度比至皆亡之。 又頻也。【禮·王制】比年一小聘。【漢志】比年,猶頻年也。又比比,猶言頻頻。【前漢·成帝紀】郡國比比地動。 又 也。【書·牧誓】比爾干。【正義】楯則 以扞敵,故言比。【史記·蘇秦傳】騎不得比行。 又齊也。【詩·小雅】比物四驪。【註】比物,齊其力也。 又偏也,黨也。【書·洪範】人無有比德。【正義】人無阿比之德,言天下衆民盡得中也。【論語】君子周而不比。【鄭註】忠信爲周,阿黨爲比。 又從也。【論語】義之與比。【朱註】比,從也。【晉語】事君者比而不黨。【註】比謂比義。 又合也。【禮·射儀】其容體比於禮,其節比於樂。【註】比,親合也。【漢·劉歆·移太常博士書】比意同力,冀得廢遺。【師古註】訓合。 又密也。【詩·周頌】其比如櫛。 又比余,櫛髮具。【史記·匈奴傳】漢文帝遺單于比余。【漢書】作比疎。【廣雅】比,櫛也。【蒼頡篇】靡者爲比,麤者爲疏。今亦謂之梳。【顏師古·急就篇註】櫛之大而麤,所以理鬢者,謂之疏,言其齒稀疏也。小而細,所以去蟣蝨者,謂之比,言其齒密比也。皆因其體以立名。 又矢括曰比。【周禮·考工記】矢人爲矢,夾其隂陽以設其比,夾其比以設其羽。【鄭司農註】比,謂括也。 又【揚子·方言】比。代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 必至切,音畀。近也。倂也,密也。義同。 又【正韻】兵媚切,音祕。先也。【禮·祭義】比時具物,不可以不備。【鄭註】比時,猶先時也。比,必利反,又甫至反。 又【廣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正韻】蒲麋切, 音毗。和也。一曰次也, 也。比鄰,猶 鄰。【杜甫詩】不敎鵝鴨惱比鄰。 又比蒲,地名。【春秋·昭十一年】大蒐于比蒲。 又臯比,虎皮也。【左傳·莊十年】蒙臯比而先犯之,後人以爲講席。【戴叔倫詩】臯比喜接連。【朱子·張載銘】勇撤臯比。 又師比,胡革帶鉤也。【戰國策】胡服黃金師比。通作毗紕。 又【唐韻】毗必切【集韻】【韻會】簿必切【正韻】簿密切, 音邲。比次也。【增韻】比比,猶總總也。【張九齡荔枝賦】皮龍鱗而騈比。【顧况·持斧章】榱之斯密,如鱗櫛比。皆讀如邲。又【莊子·齊物論】人籟則比竹是矣。李軌讀。 【說文】二人爲从,反从爲比。考證:〔【左傳·莊十年】蒙臯皮而先犯之。〕 謹照原文臯皮改臯比。
诗词来源:
拂局初料敌,阴谋用师。隋末唐初·作者:许敬宗《五言奉和咏棋应诏 其二》
称觞奉高兴,长愿华嵩。初唐·作者:杨师道《五言早秋仪鸾殿侍宴应诏》
未减行雨荆台下,自凌波洛浦游。初唐·作者:上官仪《咏画障》
如临窃微臣惧,若济叨陪圣主游。初唐·作者:苏瑰《兴庆池侍宴应制》
倾心葵藿,朝夕奉光曦。唐初·作者:李峤《日》
鸣瑜合清响,冠玉丽秾姿。初唐·作者:元万顷《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邻。初唐·作者: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君将花月好,来浣纱时。初唐·作者:宋之问《西施浣纱篇》
京华遥日,疲老飒如冬。唐·作者:张说《广州萧都督入朝过岳州宴饯得冬字》
肩羊叔子,千载岂无才。唐·作者:张说《四月一日过江赴荆州》
幸同葵藿倾阳早,愿盘根应候荣。初唐·作者:郑愔《奉和春日幸望春宫》
宠赠追胡广,亲临贺循。唐·作者:苏颋《赠司徒豆卢府君挽词》
今朝游宴所,莫天泉池。唐·作者:张九龄《上阳水窗旬宴得移字韵》
鹦鹉殊姿致,鸾皇得肩。唐·作者:胡皓《同蔡孚起居咏鹦鹉》
歌疑郢中客,态洛川神。盛唐·作者:孟浩然《和张二自穰县还途中遇雪》
还言證法性,归去黄金。盛唐·作者:綦毋潜《题招隐寺绚公房》
灯明方丈室,珠系丘衣。盛唐·作者:綦毋潜《宿龙兴寺》
忽闻歌棣萼,还报琼芳。盛唐·作者:孙逖《和韦兄春日南亭宴兄弟》
恩沾柱下史,荣选曹郎。盛唐·作者:孙逖《送张环摄御史监南选》
离忧不堪,旅馆复何如。盛唐·作者:高适《途中寄徐录事》

  • 拼音:lín
  • 繁体:
  • 笔画:8
  • 部首: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 林; 康熙笔画:8; 页码:页516第05【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犂針切【正韻】犂沈切, 音臨。【說文】平土有叢木曰林。徐曰:叢木,故从二木。平土,故二木齊。【詩·小雅】依彼平林。 又野外謂之林。【詩·周南】施于中林。 又山木曰林。【穀梁傳·僖十四年】林屬于山爲麓。 又【周禮·地官·林衡註】竹木曰林,水衡曰衡。 又【爾雅·釋詁】林,君也。 又盛貌。【詩·小雅】有壬有林。 又林鐘,律名。【禮·月令】季夏之月律中林鐘。《周禮》作函鐘。 又羽林,星名。應劭曰:天有羽林,大將軍之星也。林喩若林木,羽翼,鷙擊之意,故以名武官。【前漢·宣帝紀】取從軍死事者之子,養爲羽林軍,號羽林孤兒。 又綠林,荆州山名。【後漢·劉元傳】諸亡命集于綠林。 又姓。【姓譜】殷比干後,避難長林山,因氏。又平王世子林開之後,望出南安。○按《說文》林自爲部,棼、楚等字从之,今倂入。考證:〔【左傳·莊二十年】歌林鐘,舞大夏,以祭山川。〕 謹按此係左傳疏所引大司樂文,非係左傳原文。且周禮作函鐘不作林鐘,今謹改禮月令季夏之月律中林鐘。周禮作函鐘。
诗词来源:
夕宿寒上,朝飞空井中。隋·作者:李孝贞《鸣雁行》
嘉树出巫阴,分根徙上。隋·作者:李孝贞《园中杂咏橘树诗》
水雾一边起,风两岸秋。隋末至初唐·作者:陈子良《入蜀秋夜宿江渚》
惊鸟屡飞恒失侣,落花一去不归。隋末至初唐·作者:陈子良《于塞北春日思归》
已自好,时鸟复和鸣。隋末唐初·作者:刘斌《送刘散员同赋陈思王诗得好鸟鸣高枝》
芬芳禁晚,容与桂丹前。隋末唐初·作者:虞世南《侍宴应诏赋韵得前字》
向夕庭旷,萧条鸣一弦。唐初·作者:王绩《山家夏日九首 其七》
秋来木叶黄,半夜坐塘。唐初·作者:王绩《秋园夜坐》
自得中士,何忝上皇人。唐初·作者:王绩《田家三首 其一》
我家沧海白云边,还将别业对泉。唐初·作者:王绩《解六合丞还》
方知物华处,偏在上春。隋末唐初·作者:许敬宗《五言侍宴延庆殿集同赋得花间鸟一首应诏》
下仪凤,彩鹢间宾鸿。隋末唐初·作者:许敬宗《五言后池侍宴回文诗一首应诏》
枯蓬唯逐吹,坠叶不归。隋末唐初·作者:袁朗《秋夜独坐》
清晨控龙马,弄影出花。初唐·作者:杨师道《咏饮马应诏》
木落园旷,庭虚风露寒。初唐·作者:上官仪《故北平公挽歌》
王弘贪自醉,无复觅杨。唐初·作者:崔善为《荅王无功九日》
移步出词,停舆欣武宴。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帝京篇十首 其三》
青旧竹,绿沼翠新苔。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首春》
花乱彩,响谷鸟分声。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咏风》
暂顾晖章侧,还眺灵山。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赋得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