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镇旅名字打分测算

毕镇旅五行解析

  年柱 月柱 日柱 时柱
公历生日 2025 5 1 15
农历生日 乙巳年 四月 初四日 申时
生辰八字 乙巳 庚辰 庚午 甲申
五行属相 木火 金土 金火 木金
78
毕镇旅的名字打分测试结果
结合五行、三才五格等综合因素计算的得分。

其他参考建议:

毕镇旅名字解释

【毕】[①][bì][《廣韻》卑吉切,去質,幫。]“1”的繁体字。亦作“鏎1”。(1)统统;全部。(2)齐备;统括。(3)完成;完结。(4)竭尽;用尽。(5)迅捷。(6)古时田猎用的长柄网。(7)指用网捕捉。(8)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为白虎七宿的第五宿。有星八颗,以其分布之状像古代田猎用的网,故名。古人以为此星主兵、主雨。(9)以指雨师。(10)古代用以写字的简。(11)古代丧祭时,用以举肉的木叉。(12)通“縪”。缝,缝缀。(13)通“韠”。古代朝服上的护膝。(14)通“必”。一定。(15)月阳之名。(16)周代诸侯国名。姬姓。为周文王所封,其最早的君主为文王之子公高。(17)姓。春秋晋有万。见《左传·闵公元年》。
【镇】[①][zhèn][《廣韻》陟刃切,去震,知。][《廣韻》陟隣切,平真,知。]“填2”的被通假字。“1”的繁体字。亦作“鉁2”。亦作“鎭1”。(1)用重物压在上面;向下加重量。(2)指压东西的用具。(3)压制;抑止。(4)威服;压服。(5)安抚;安定。(6)守。(7)引申爲统辖管理。(8)压倒;超出。(9)显示重要;尊重。(10)喻指倚重者,中坚人物。(11)指根本;基础。(12)重地;险要处。(13)古代称一地区内最大最重要的名山,主山。(14)周代九服之一。参见“鎮服”、“鎮畿”。(15)古代于边境重地设,以重兵驻守。后内地亦设。(1)北魏所设,有一部分兼理民政。其长官为都大将。《魏书·官氏志》:“詔諸征、鎮都大將依品開府,以置佐吏。”又:“舊制,緣邊皆置鎮都大將,統兵備禦,與刺史同。城隍、倉庫皆鎮將主之,但不治。”(2)唐初所设,为方之始,所置戍边兵力较少。将只掌防戍守御,品秩与县令相等。中唐起,之地位上升,权力增大,而内地亦相继设置,其长官为节度使,掌一方军政大权。参阅《新唐书·兵志》。(3)明代所设,专掌防守,其长官为总兵。清代仍之。《明史·兵志三》:“正統以後,敵患日多。故終明之世,邊防甚重……初設遼東,宜府、大同、延綏四鎮,繼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鎮,而太原總兵治偏頭,三邊制府駐固原,亦稱二鎮,是爲九邊。”参见“鎮臺”。(16)明清时军队的编制单位。清末练新军,也称为“鎮”。(17)市;集。亦以之为行政区划名。(18)旧时亦用以泛称商业繁盛处。如明清时有景德、朱仙、佛山、汉口等四大。(19)指脸色阴沉,表情严肃。(20)置食物、饮料于冰、冷水中使变凉。(21)犹常;长久。(22)整,全。(23)指圭之类。(24)星。即土星。(25)姓。明有海。见《万姓统谱·震韵》。[②][tián][《集韻》亭年切,平先,定。]通“填1”。“2”的繁体字。亦作“鎭2”。
【旅】[①][lǚ][《廣韻》力舉切,上語,來。]亦作“捛1”。“臚2”的被通假字。亦作“魯2”。(1)军队编制单位。(2)泛指军队。(3)官名。(4)众;众多。(5)俱,共同。(6)次序。(7)指酬。(8)陈述。(9)陈列。(10)陈列祭品而祭。(11)奉养。(12)不种而生。(13)寄居外地,居。(14)寄居外地或行在途的人;客。(15)行进到某一区域而暂作停留;次。(16)庐舍;舍。(17)道路。(18)铠甲。(19)《易》六十四卦之一,艮下离上。(20)通“侣”。同伴;伴侣。(21)通“侣”。结为伴侣。(22)通“膂”。脊骨。(23)通“膂”。膂力。(24)通“莒”。地名。(25)古西戎国名。参见“獒”。(26)姓。汉有卿、罢师。见《通志·氏族三》。

毕镇旅名字五格解析

繁体:畢

笔画:6

五行:水

繁体:鎮

笔画:15

五行:金

繁体:旅

笔画:10

五行:火

天格 人格 地格 外格 总格
【12】 【29】 【28】 【11】 【39】
【木】 【水】 【金】 【木】 【水】
【凶】 【半吉】 【凶】 【大吉】 【凶】
天格12的解析:天格是姓氏格,姓是祖辈流传下来的,其数理对人生的影响较弱。
天格像素
(掘井无泉)无理之数,发展薄弱,虽生不足,难酬志向。 (凶)
天格解析
意志脆弱、家庭寂寞,企图不顾薄弱之力做无能力的事多失败。
诗曰:意志薄弱不伸长,易招失败遇灾殃,家属缘薄孤独命,安居守分保平安。

掘井无泉,意志脆弱,家庭寂寞数。(凶)
基业:凶星、破厄、劫财、时禄。
家庭:亲情如秋水,骨肉似寒炭,施恩招怨。宜提高气节健康:枯木待春,小心神经衷弱,骨癌之疾、外伤、皮肤病,三才良者可安全。
含义:有无理伸张之象,不顾脆弱之力,企图做无能力做的事,多失败。遇事易生足之心。家庭无缘,孤独、遇难、逆境、病弱、不如意、困难等,又可因其他运配合而导致意外的失败,甚至有不能完寿的悲运。
人格29的解析:人格数又称主运格,是整个姓名的中心点,影响人一生的命运。
人格象素
(智谋) 智谋优秀,财力归集,名闻海内,成就大业。  (半吉)
人格解析
有财力,有活动能力,但是不平不足的念头不断,欲望无止境,多失败。(女性用则不吉,婚姻不顺)
诗曰:欲望难足希望大,计谋成功财力来,猜疑妒忌性自改,如龙乘云时运开。

泉舟顺展的大立功数。(半吉)
基业:天官,太极,君臣,天厨,将星,财帛,文昌,深谋,富翁。
家庭;乏祖力,地格为时,有乏子息或不和。
健康:先天五行为金而三才善良者,可望安康,土火者弱病之虑。
含义:智谋优异,奏功受福之格,财力活动力俱备,成就大业之相,但是不足不平的念头不绝,任意行事,欲望无止境多易弄巧成拙,至于妇女,都流于男性,或者造成荒唐猜疑之灾,切要慎戒之。
地格28的解析:地格数是前运格和基础运格,代表少年时期。
地格象素
(阔水浮萍)遭难之数,豪杰气概,四海漂泊,终世浮躁。女性不宜此数。 (凶)
地格解析
遭难运,有义气侠情,但人格有此数者,凡文人、学者在事业上难得建树。(女性用则不吉,婚姻不顺)
诗曰:自豪生离终身苦,遭难不安何可渡,夫妻相克家落薄,结成冤仇造敌城。

豪气生离的行踪无定数。(凶)
基业:天官,将星,官性,学士,红艳。
家庭:亲属多忌怨,兄弟少联络,子女别离。
健康:三才不良者病灾,残疾,发狂,三才善良者无大害。
含义:堪称遭难运,有一种英雄气概,多于波澜起伏,但难逃非难诽谤,时或厄难袭来,而致伤,或丧失配偶,相克子孙,也可能有自幼别亲者,总之大都有祸乱,争论不和、逆难、刑罚等,灾祸相接,终生劳苦。妇女有此数者多陷于为孤寡独身、难成家或家庭不幸的运格。
外格11的解析:外格通常指和社会上的关係的融洽程度。其数理对人生的影响较弱。
外格象素
(旱苗逢雨)万物更新,调顺发达,恢弘泽世,繁荣富贵。  (大吉)
外格解析
旱苗逢雨、枯木逢春。得挽回家运的最大吉数。
诗曰:挽回家运矣春光,顺调发展财辉煌,温和笃实阴阳合,稳健顺序得人望。

早苗逢雨,挽回家运的春成育数。(大吉)
基业:财星。天佑、暗禄、文昌、技艺、田宅。
家庭:养蜂结蜜,事事和顺,处处温和。
健康:河川永在,可望健康长寿。
含义:享天赋幸运,万事顺利,有得富贵荣誉,再兴家的暗示,得挽回家运平静和顺的最大吉数。
总格39的解析:总格数有称后运格,影响个人中年至晚年的命运。
总格象素
虽然成功运佳,基础安定,财格俱得配置,惟数理凶,易生不平不满,损害大脑。   (凶)
总格解析
富贵繁荣却变化无穷数,常人不堪当。(女性用则不吉,婚姻不顺)
诗曰:富贵荣华实可当,光明荣达好儿郎,女人有此定孤寡,藏有悲惨逢凶险。

富贵荣华的变化无穷数。(大吉)
基业:臣将,文昌,艺术,智能,财库,进田。
家庭:安宁自在,可望园满,子孙昌盛,三才被克者则不园满。
健康:可望安康,三才不善者有病弱。
含义;此数为祸乱一过,反成幸福贵重之格,权利,长寿,财帛丰富,德泽四乡,财富盈身,富贵已极,暗埋悲惨之象,所谓物极必反,切勿轻用之。妇女若有此数者必陷孤寡。

毕镇旅名字的寓意

  • 拼音:
  • 繁体:
  • 笔画:6
  • 部首:
康熙字典:
【午集上】【田字部】 畢;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590第09【廣韻】 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壁吉切, 音必。【博雅】畢,竟也。【書·大誥】子曷敢不于前,寧人攸受休畢。【左傳·莊二十九年】日至而畢。【註】日南至,微陽始動,故土功畢。 又皆也。盡也。【詩·小雅】畢來旣升。【禮·月令】仲春之月,乃修闔扇,寢廟畢備。【註】畢,猶皆也。又【郊特牲】唯爲社田,國人畢作。【疏】畢,盡也。 又月名。【爾雅·釋天】月在甲曰畢。 又星名。【詩·小雅】有捄天畢。【朱註】天畢,畢星也。狀如掩兔之畢。【禮·月令】孟夏之月,日在畢。 又小綱也。【詩·小雅】鴛鴦于飛,畢之羅之。【疏】罔小而柄長謂之畢。【禮·月令】田獵罝罘,羅綱畢翳。【揚雄·校獵賦】荷垂天之畢。 又 也。【爾雅·釋器】 謂之畢。【註】今 札也。【禮·學記】今之敎者,呻其佔畢。【疏】佔,視也。畢, 也。不曉經義,但謳吟長咏,以視篇 而已。 又貫牲。體木也。【禮·雜記】畢用桑。【註】主人舉肉時,以畢助之。喪祭用桑,吉用棘。畢狀如 ,博三寸,長八寸,柄長二尺四寸,丹漆兩頭。【儀禮·特牲饋食禮】宗人執畢先入。【註】畢狀如叉,蓋爲其似畢星,取名焉。 又【儀禮·大射儀】司馬正東面,以弓爲畢。【註】畢,所以助敎執事者。【疏】畢是助載鼎實之物,故司馬執弓爲畢以指授。 又【揚子·方言】車下鐵, 宋淮楚之閒謂之畢。 又【字彙補】畢門,路門也。 又地名。【爾雅·釋地】畢,堂牆。【註】今終南山道名,畢其邊,若堂室之牆。【詩·秦風·終南何有有紀有堂箋】畢,終南山之道名,邊如堂之牆然。 又國名。【左傳·僖二十四年】畢原酆郇,文之昭也。【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年表】畢梁侯劉嬰。 又姓。【左傳·閔元年】畢萬爲右。【晉語】得畢陽。【註】畢陽,晉士。 又神名。【博雅】木神謂之畢方。【張衡·東京賦】况鬾 與畢方。【註】畢方,老父神,如烏兩足一翼者,常銜火在人家作怪災。 又鳥名。【山海經】章莪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鶴,一足,赤文靑質而白喙,名曰畢方。 又與彃同。【歸藏鄭母經】昔者羿善射,畢十日果畢之。 又與縪同。【儀禮·覲禮】冠六升外畢。【註】外畢者,冠前後屈而出縫於武也。【疏】外畢者,前後兩畢之末而向外攝之也。○按旣夕畢作縪。 又與韠同。【荀子·正論篇】共艾畢。考證:〔【禮·月令】田獵置罘,羅綱畢翳。〕 謹照原文置罘改罝罘。〔【左傳·僖二十三年】畢原酆郇,文之昭也。〕 謹照原文二十三年改二十四年。

  • 拼音:zhèn
  • 繁体:
  • 笔画:15
  • 部首: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字部】 鎮;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328第06【字彙】俗鎭字。
诗词来源:
莫言春稍晚,自有开花。隋末唐初·作者:褚亮《咏花烛》
溪深常抱冻,涧冷含秋。唐初·作者:王绩《山家夏日九首 其二》
梁山地险,积石阻云端。唐·作者:张文琮《蜀道难》
三山十洞光玄箓,玉峤金峦紫微。初唐·作者:武则天《石淙》
飞泉洒液恒疑雨,密树含凉似秋。初唐·作者:狄仁杰《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仙衣动,飘蓬羽盖分。初唐·作者:骆宾王《赋得白云抱幽石》
标神秀,峨峨上翠氛。唐初·作者:李峤《山》
静移吴俗,风流在汉京。初唐·作者:宋之问《饯湖州薛司马》
周天险,东南作北关。初唐·作者:宋之问《登北固山》
奇峰嶾嶙箕山北,秀崿岧峣嵩南。初唐·作者:李旦《石淙》
玉洞幽寻更是天,朱霞绿景韶年。武周·作者:薛曜《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吴楚分江,华容改旧城。唐·作者:张说《见诸人送杜承诗因以成作》
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唐·作者:张说《幽州新岁作》
西京凤邸跃龙泉,佳气休光在天。唐·作者:苏颋《龙池乐章》
骊阜皇都,銮游眺八区。初唐·作者:刘宪《奉和圣制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祖逖方城,安期外氏乡。初唐·作者:卢藏用《饯唐州高使君赴任》
当官道,雄都俯大川。唐·作者:祖咏《观华岳》
青山口,寒风落日时。盛唐·作者:高适《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 其二》
忆想兰陵,可宜猿更啼。盛唐·作者:王维《送张五諲归宣城》
晋家南作帝,京北为关。盛唐·作者:储光羲《临江亭五咏 其一》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0
  • 部首:
康熙字典:
【卯集下】【方字部】 旅;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483第02〔古文〕 魯 【唐韻】力舉切【集韻】【韻會】兩舉切, 音呂。【說文】軍之五百人爲旅。【書·大禹謨】班師振旅。【傳】師入曰振旅,言整衆。【詩·小雅】我師我旅。【箋】五百人爲旅。【周禮·地官·小司徒】五卒爲旅。【註】旅,五百人。 又【博雅】旅。客也。【易·復卦】商旅不行。又【旅卦疏】旅者,客寄之名,羈旅之稱,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謂之爲旅。【詩·大雅】于時廬旅。【箋】廬舍其賓旅。【左傳·莊二十二年】羈旅之臣。【註】旅,客也。 又【書·禹貢】蔡蒙旅平。【傳】祭山曰旅。【周禮·天官·掌次】王大旅上帝。【註】大旅上帝祭於圜丘。國有故而祭,亦曰旅。 又【書·牧誓】亞旅。【傳】亞,次也。旅,衆也。衆大夫其位次卿。【左傳·文十五年】請承命於亞旅。【註】亞旅,上大夫也。 又【書·旅獒】西旅底貢厥獒。【傳】西戎之長。 又【詩·小雅】旅力方剛。【傳】旅,衆也。【儀禮·士冠禮】旅占卒。【註】旅,衆也。 又【詩·小雅】殽核惟旅。【傳】旅, 也。 又【詩·周頌】侯亞侯旅。【傳】旅,子弟也。 又【周禮·天官·小宰】掌官府之徵令,四曰旅,掌官常以治數。【註】旅辟下士也。 又【周禮·地官·司徒】旅師。【註】旅,猶處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權其上旅,與其下旅。【註】上旅謂要以上,下旅謂要以下。【疏】謂札葉爲旅者,以札衆多,故言旅。 又【儀禮·鄕飮酒禮】司正升相旅,曰:某子受酬。【註】旅,序也。 又【禮·郊特牲】臺門而旅樹。【註】旅,道也。 又【禮·樂記】進旅退旅。【註】旅,猶俱也。 又【後漢·光武紀】至是野穀旅生。【註】不因播種而生,故曰旅。今字作穭,音呂。古字通。 又姓。【前漢·功臣表】昌平侯旅卿。 又【集韻】凌如切,音臚。 也。
诗词来源:
滞胡中,思归道路穷。唐初·作者:王绩《在边三首 其二》
久淫滞,物色屡芳菲。初唐·作者:刘孝孙《赋得游人久不归》
夜久孤琴思,风长雁哀。唐初·作者:辨才《设缸面酒款萧翼探得来字》
梦何时尽,征途望每赊。唐初·作者:刘方平《秋夜思》
屡逐明神荐,常随客游。唐初·作者:李峤《萍》
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初唐·作者:杜审言《登襄阳城》
岁月催行,恩荣变苦辛。初唐·作者:杜审言《送高郎中北使》
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初唐·作者:王勃《重别薛华》
下驿穷交日,昌亭食年。初唐·作者:王勃《白下驿饯唐少府》
宁觉山川远,悠悠思难。初唐·作者:王勃《羁游饯别》
侵星违馆,乘月戒征俦。初唐·作者:王勃《焦岸早行和陆四》
底事忘羁,此君同此襟。初唐·作者:杨炯《竹》
宾游宽宴,王事促严程。初唐·作者:刘希夷《送友人之新丰》
窜南方远,传闻北使来。唐·作者:张说《卢巴驿闻张御史张判官欲到不得待留赠之》
相逢传食,临别换征衣。唐·作者:张说《还至端州驿前与高六别处》
泊青山夜,荒庭白露秋。唐·作者:张说《深渡驿》
客肠应断,吟猿更使闻。唐·作者:苏颋《兴州出行》
海外秋鹰击,霜前雁归。唐·作者:苏颋《边秋薄暮》
故人怜别日,雁逐归时。唐·作者:张九龄《道逢北使题赠京邑亲知》
日暮荒亭上,悠悠思多。唐·作者:张九龄《宿淮阳亭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