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士齐名字打分测算

燕士齐五行解析

  年柱 月柱 日柱 时柱
公历生日 2025 5 22 04
农历生日 乙巳年 四月 廿五日 寅时
生辰八字 乙巳 辛巳 辛卯 庚寅
五行属相 木火 金火 金木 金木
81
燕士齐的名字打分测试结果
结合五行、三才五格等综合因素计算的得分。

其他参考建议:

燕士齐名字解释

【燕】[①][yàn][《廣韻》於甸切,去霰,影。]亦作“觾1”。(1)鸟纲科各种类的通称。体型小,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叉像剪刀。飞行时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属候鸟。常见的有家。(2)白颈鸦。(3)安宁;安逸。(4)指安息;闲居。(5)对环境或事物感到安适满足。参见“安”。(6)接近;亲近。(7)亵渎;轻慢。(8)通“宴”。宴饮;宴请。(9)指宴席;宴会。(10)指礼。(11)指射。[②][yān][《廣韻》烏前切,平先,影。]亦作“觾2”。(1)古国名。(1)周代诸侯国。又称北。姬姓,周公奭之后,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端,建都蓟(今北京城西南隅)。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后为秦所灭。《孟子·梁惠王下》:“齊人伐,勝之。”《史记·召公世家》:“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裴駰集解:“《世本》曰:'居北。'宋忠曰:'有南,故云北。'”(2)周代诸侯国。又称南。姞姓,相传为黄帝之后,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部。《左传·隐公五年》:“衛人以師伐鄭。”杜预注:“南國,今東郡縣。”孔颖达疏:“有二國,一稱北,故此注言南以别之。《世本》:'國,姞姓。'《地理志》:'東郡縣,南國,姞姓,黄帝之後也。'”《史记·秦本纪》:“宣公元年,衛伐周,出惠王,立王子穨。”张守节正义:“,南也。”(3)东晋时,鲜卑慕容氏称帝,国号,分前、後、西、南。汉人冯跋所建国亦名,史称北。见《晋书·载记》十、二三、二四、二五。(4)隋末王须拔所建国。《隋书·炀帝纪下》:“﹝大業十一年二月﹞丙子,上谷人王須拔反,自稱漫天王,國號。”(5)指隋末农民起义军将领高开道所建立的国。《旧唐书·高开道传》:“﹝武德﹞三年,復稱王,建元,署置百官……復稱國。”(2)旧时河北省的别称。亦指河北省北部。(3)姓。春秋时有伋。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士】[①][shì][《廣韻》鉏里切,上止,崇。](1)指未婚男子。(2)成年男子的通称。(3)男子的美称。(4)将领。(5)武;兵。(6)古代指掌管刑狱的官员。(7)古代诸侯设上、中、下,“”的地位次于大夫。(8)卿。泛称诸侯臣僚、各级官吏。(9)智者、贤者。后泛指读书人,知识阶层。(10)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11)对人的美称。(12)指某些技术人员。(13)通“仕”。做官。(14)通“恃”。依靠;凭借。(15)姓。春秋晋有会、燮。见《左传·宣公十二年》及《成公二年》。[②][shì][《集韻》上史切,上止,禪。]通“事1”。(1)事情;职事。(2)任事;治事。(3)从事。
【齐】[①][qí][《廣韻》徂奚切,平齊,從。]亦作“亝1”。亦作“斉1”。“濟3”的被通假字。“1”的繁体字。(1)整;平。(2)引申指物体平直或两者表面相平。(3)指思想或行动一致;同心协力。(4)正;正常。(5)相同;一样。(6)犹如;好像。(7)备;全。(8)一;都。(9)召集;集合。(10)陈列;并排。(11)谓布列。(12)平等;平均。(13)平静;宁息。(14)谓同某一线或点取。指高低一样。(15)告诫;戒饬。(16)整治;整理。(17)传说中的古乐曲。(18)古国名。公元前11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春秋初期国力富强,成为霸主。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公元前221年为秦所灭。(19)古地名。今山东省泰山以北黄河流域和胶东半岛地区,为战国时地,汉以后仍沿称为。(20)朝代名。南北朝时代,南朝萧道成代宋为帝,国号,史称南;北朝高洋代北魏为帝,国号,史称北。(21)唐末起义军领袖黄巢所建的政权。(22)通“臍”。肚脐。(23)通“臍”。比喻漩。(24)通“臍”。当中;中央。(25)通“臍”。适中。[②][jī][《集韻》牋西切,平齊,精。]亦作“亝2”。亦作“斉2”。“2”的繁体字。(1)通“躋”。升;登。(2)通“齏”。指用酱拌和切碎的菜和肉。泛指酱菜或腌菜。[③][zhāi][《集韻》莊皆切,平皆,莊。]亦作“斉3”。“3”的繁体字。同“齋1”。(1)庄重;严肃恭敬。(2)古人在祭祀或其他典礼前整洁身心,以示庄敬。(3)古人祭祀或典礼所居的宫室,所用的器物。参见“齊3宫”、“齊3服”、“齊3牛”。[④][jì][《廣韻》在詣切,去霽,從。]亦作“斉4”。“4”的繁体字。“粢2”的被通假字。(1)后作“劑”。将多种药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药物。(2)泛指药料。(3)后作“劑”。调剂;调和。(4)后作“劑”。酌量。(5)后作“劑”。分量。(6)后作“劑”。量词。多用以计量药物。(7)后作“劑”。指调味品。(8)后作“劑”。差别。(9)带糟的浊酒。(10)引申指酿造。(11)合金。(12)界限。(13)指极限。(14)限制;局限。(15)通“濟”。成功;成熟。(16)通“濟”。助长;辅助。(17)通“濟”。止息;平定。(18)通“濟”。好;顺利。(19)通“齌”。疾。敏捷;快速。参见“齊4給”、“齊4疾”。(20)通“齌”。疾。明智。参见“齊4聖”。(21)通“齌”。疾。辨明。《易·繫辞上》:“齊小大者存乎卦。”韩康伯注:“齊,猶言辯也。”一说,,列,序列。见清愈樾《诸子平议·周易二》、高亨《周易大传今注》卷五。[⑤][zī][《集韻》津私切,平脂,精。]亦作“斉5”。亦作“纃1”。“5”的繁体字。(1)古指长衣下部的缉边。(2)泛指长衣的下摆。(3)谓将丧服下部的边折转缝起来。(4)引申指丧服。参见“齊5衰”、“齊5斬”。(5)通“資”。财物。(6)通“資”。见“齊5斧”。(7)通“茨”。蒺藜。一种有刺的野生草本植物。(8)通“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⑥][jiǎn][《集韻》子淺切,上,精。]亦作“斉6”。“6”的繁体字。(1)通“剪”。修剪;截断。(2)通“醮”。古代婚礼的一种仪式。

燕士齐名字五格解析

繁体:燕

笔画:16

五行:土

繁体:士

笔画:3

五行:金

繁体:齊

笔画:6

五行:金

天格 人格 地格 外格 总格
【17】 【19】 【17】 【15】 【33】
【金】 【水】 【金】 【土】 【火】
【半吉】 【凶】 【半吉】 【大吉】 【吉】
天格17的解析:天格是姓氏格,姓是祖辈流传下来的,其数理对人生的影响较弱。
天格像素
(刚强) 权威刚强,突破万难,如能容忍,必获成功。  (半吉)
天格解析
权威刚强,有己无人,以至于与人不和,如避开此短处则为大吉。
诗曰:突破万难权威高,刚性固执如英豪,须事谨慎守和平,可得大功福绵绵。

突破万难的刚柔兼备数。(半吉)
基业:天宫、将星、威武、艺术、文明。
家庭:女性若能教养女德,贤慧者可望园满。
健康:心身健康,可望长寿。
含义:权威刚强,有已无人,以至与人不和,如善于避开此短处,则为大吉。意志坚定,具突破万难的气节是其最大的优点。如过于无理任性,恐反成失败,如果立志勇往向前,必成功而建大业。若陷过刚而变固执,必招厄患,切要警戒。妇女有此数者易流于男性化,如果能涵养女德,存心温和,福禄自然随之。但先天条件弱的妇女,反要用此数为妥。
人格19的解析:人格数又称主运格,是整个姓名的中心点,影响人一生的命运。
人格象素
(多难) 风云蔽日,辛苦重来,虽有智谋,万事挫折。 (凶)
人格解析
有智谋,有兴大业博名利的实力,但每每发生意外障碍,内外不和、困难不绝,如其他格不吉,也有短命的可能。
诗曰:风云蔽月未得安,虽有智慧做事难,孤独多难无所至,内外不和失妻儿。

遮云蔽月的辛苦重来数。(凶)
基业:官禄、进田、经艳、财帛、智谋、凶危破财。
家庭;家内朝思幕致,兄弟成吴越,须思手足情应多注意。
健康:风云蔽月,病弱、刑罚、杀伤、短命,先天五行属金水者可望安康。
含义:有多智谋,虽有兴大业,博得名利的实力,但每发生意外的陷害,内外不和,困难苦惨不绝。如果主运有此数又乏其他吉数以相助,多陷病弱,孤寡。甚至有夭折,妻子死别,刑罚。杀伤等灾。为万事挫折非命至极。故也叫短命数。但先天有金者,可成巨富,怪杰,伟人。
地格17的解析:地格数是前运格和基础运格,代表少年时期。
地格象素
(刚强) 权威刚强,突破万难,如能容忍,必获成功。  (半吉)
地格解析
权威刚强,有己无人,以至于与人不和,如避开此短处则为大吉。
诗曰:突破万难权威高,刚性固执如英豪,须事谨慎守和平,可得大功福绵绵。

突破万难的刚柔兼备数。(半吉)
基业:天宫、将星、威武、艺术、文明。
家庭:女性若能教养女德,贤慧者可望园满。
健康:心身健康,可望长寿。
含义:权威刚强,有已无人,以至与人不和,如善于避开此短处,则为大吉。意志坚定,具突破万难的气节是其最大的优点。如过于无理任性,恐反成失败,如果立志勇往向前,必成功而建大业。若陷过刚而变固执,必招厄患,切要警戒。妇女有此数者易流于男性化,如果能涵养女德,存心温和,福禄自然随之。但先天条件弱的妇女,反要用此数为妥。
外格15的解析:外格通常指和社会上的关係的融洽程度。其数理对人生的影响较弱。
外格象素
(福寿) 福寿圆满,富贵荣誉,涵养雅量,德高望重。 (大吉)
外格解析
最大好运,福寿圆满之象。
诗曰:福寿拱照德望高,财子寿全又温和,慈祥好善可恭敬,富贵繁荣得惠泽。

福寿共照的立身家数。(大吉)
基业:天官,贵人,福星、官禄、进田、畜产。
家庭:清静家田,园满之象子孙昌盛。
健康:海底明珠,安稳徐庆,健康自如。
含义:此数为最大好运,福寿园满之象,顺和、雅量。多受福泽,德高望重,自成大业,富贵荣华,吉祥有德,繁荣兴家的大吉数。
总格33的解析:总格数有称后运格,影响个人中年至晚年的命运。
总格象素
得祖辈或上级提拔获得意外成功和发展,基础稳固。惟因数理凶,有某种灾祸。   (吉)
总格解析
功威智谋,名闻天下,常人恐不堪当。(女性用则不吉,婚姻不顺)
诗曰:家门隆昌精神爽,协得名利星月朗,女乃孤寡不堪当,男是天下富豪翁。

家门昌隆,才德开展数。(大吉)
基业:天官,臣将,部长,文昌,学士,田宅,富翁。
家庭:可望幸福,身强口硬,妇女用则孤寡。
健康:可望健康,三才不善或不合先天五行者,病患亦有之。
含义:鸾风相会之象,形成确定之意。多功威智谋,刚毅果断有如旭日东升,旺极昌隆至极,属名闻天下的吉祥数。但如果过刚毅,反致误事,而且过贵重,常人恐不堪受。又物极必反,繁荣的反面为黑暗,勿轻用之,妇女断不可用,用则孤寡。

燕士齐名字的寓意

  • 拼音:yàn
  • 繁体:
  • 笔画:16
  • 部首: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字部】 燕;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683第16【唐韻】於甸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甸切, 音宴。【說文】 鳥也。籋口布翄枝尾,象形。【爾雅·釋鳥】燕燕, 。【疏】燕燕,又名 。古人重言之。【詩·邶風】燕燕于飛。【玉篇】俗作鷰。【集韻】亦作 。 又【禮·學記】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註】燕,猶褻也。 又與醼通。【廣韻】醼飮,古無酉,今通用。【詩·小雅】我有旨酒,嘉賔式燕以敖。【儀禮】燕禮第六。 又【集韻】與宴通。安也,息也。【易·中孚】初九虞吉,有他不燕。【疏】燕,安也。【詩·小雅】悉率左右,以燕天子。【傳】以安待天子。【又】或燕燕居息。【傳】燕燕,安息貌。【齊語】昔聖王之處士也,使就閒燕。【註】閒燕,猶淸淨也。 又【廣韻】烏前切【集韻】【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 音煙。【玉篇】國名。【爾雅·釋地】燕曰幽州。【詩·大雅】溥彼韓城,燕師所完。【朱傳】燕召公之國。◎按鄭箋云:燕,安也。讀去聲。今从朱傳。 又【左傳·隱五年】衞人以燕師伐鄭。【註】南燕國今東郡燕縣。【疏】燕有二國,一稱北燕,故此註言南燕,以別之。世本燕國姞姓。地理志:東郡燕縣南燕國姞姓,黃帝之後也。 又姓。【廣韻】邵公奭封燕,爲秦所滅,子孫以國爲氏。漢有燕倉。〇按史記仲尼弟子傳:燕伋字思。是春秋時,卽有燕姓也。 又【集韻】於殄切,音蝘。本作宴。引爾雅宴宴,居息也。〇按爾雅疏引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考爾雅釋文及北山釋文,俱無作上聲讀者,惟大雅韓奕:韓姞燕譽。釋文云:燕,于遍反。又於顯反。可証燕之有上聲也。考證:〔【齊語】昔先君之處事也,使就閒燕。〕 謹照原文先君改聖王。處事改處士。

  • 拼音:shì
  • 繁体:
  • 笔画:3
  • 部首:
康熙字典:
【丑集中】【士字部】 士; 康熙笔画:3; 页码:页242第38【廣韻】【集韻】【韻會】 鉏里切,音仕。四民士爲首。【詩·大雅】譽髦斯士。【禮·王制】命鄕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司徒論選士之秀者,升之學,曰俊士。升於司徒者,不征於鄕,升於學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升之司馬,曰進士。 又官總名。【書·立政】庶常吉士。【禮·王制】天子之元士,諸侯之上士,中士,下士。 又【孔安國曰】士,理官也,欲得其曲直之理也。【書·舜典】帝曰:臯陶,汝作士。【左傳·僖二十八年】士榮爲大士。 又漢制,嘗爵爲公侯奪免者,曰公士。 又【前漢·鄒陽傳】武力鼎士。【註】能舉鼎者。 又【前漢·李尋傳】拔擢天士。【註】能知天道者。 又【後漢·李業傳】王莽以業爲酒士。【註】時官酤酒,故置酒士。 又侍從之士。【通鑑】唐杜如晦等十八學士,時謂之登瀛州。 又士卒。【左傳·丘甲註】革車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家語】孔子之宋,匡人以。甲士圍之。 又男子通稱。【詩·周頌】有依其士。 又女之有士行者曰女士。【詩·大雅】釐我女士。 又【管子·牧民篇】有士經。【註】士,事也。經,常也。 又【梵書】釋子勤佛行者曰德士,無上士。 又俗塐神像曰木居士。【韓愈詩】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 又【山海經】大荒西有國,名淑士。 又士鄕。【後漢·鄭 傳】昔齊置士鄕。【註】管仲相桓公,制國爲二十一鄕,工商之鄕六,士鄕十五。 又縣名,勇士縣,屬天水郡,見【後漢·西羌傳】。 又姓。陶唐之苗裔士蔿之後,爲士氏,見【統譜】。 又複姓,漢士孫瑞,扶風人。 又與事通。【書·洛誥】見士于周。【註】悉來赴役也。【詩·豳風】勿士銜枚。【註】自今可勿爲行 銜枚之事。 又叶主矩切,音雨。【詩·大雅】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叶下父。父,音甫。 【說文】士,事也。數始于一,終于十,从一从十。 【集韻】本作 。又與仕通。
诗词来源:
分庭接游,虚馆待时英。隋末唐初·作者:李百药《寄杨公》
长松壑,先生孤竹丘。唐初·作者:王绩《山家夏日九首 其二》
嵇山高传,庄叟让王篇。唐初·作者:王绩《赠山居黄道
自得中林,何忝上皇人。唐初·作者:王绩《田家三首 其一》
同杨郑,邦君谢李疆。唐初·作者:崔善为《荅王无功冬夜载酒乡馆》
琐除任多,端扆竟何忧。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冬宵各为四韵》
谁言版筑,犹处傅岩中。唐初·作者:李峤《野》
君苗徒见爇,谁咏衡篇。唐初·作者:李峤《砚》
竹林隈,鸣琴宝匣开。唐初·作者:李峤《琴》
怀忠触,鸿儒访业来。唐初·作者:李峤《槐》
颜应改,仙人路渐长。唐初·作者:李峤《桃》
不用五丁,如何九折通。唐初·作者:李峤《牛》
乘仙日,先生折角时。唐初·作者:李峤《鹿》
毗陵震泽九州通,女欢娱万国同。初唐·作者:杜审言《大酺 其一》
空因壮见,还共美人沈。初唐·作者:苏味道《咏虹》
金门有遗世,鼎实恣和邦。唐初·作者:陈子昂《群公集毕氏林亭》
仙人好负局,隐屡潜观。唐·作者:张鷟《游仙窟诗 扬州青铜镜留与十娘》
有美探真,囊中得秘书。盛唐·作者:李隆基《赐道邓紫阳》
才有幕中,宁无塞上勋。盛唐·作者:孟浩然《送吴宣从事》
南国辛居,言归旧竹林。盛唐·作者: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 拼音:
  • 繁体:
  • 笔画:6
  • 部首:
康熙字典:
【亥集下】【齊字部】 齊;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532第07〔古文〕亝【唐韻】徂兮切【集韻】【韻會】【正韻】前西切, 音臍。【說文】禾麥吐穗上平也。【註】徐鍇曰:生而齊者,莫如禾麥。 又【玉篇】整也。【正韻】無偏頗也。【荀子·富國篇】必將修禮以齊朝,正法以齊官,平政以齊民。【註】齊,整也。 又等也。【前漢·食貨志】世家子弟富人,或鬭雞走狗馬,弋獵博戲,亂齊民。【註】如淳曰:齊,等也。無有貴賤,謂之齊民。 又【正韻】莊也,肅也。【左傳·文二年】子雖齊聖,不先父食。【註】齊,肅也。 又正也。【詩·小雅】人之齊聖。【註】中正通知之人也。【朱傳】齊,肅也。 又【爾雅·釋言】殷齊,中也。【註】釋地曰:岠齊州以南。【疏】齊,中也。中州爲齊州。中州猶言中國也。【列子·黃帝篇】華胥氏之國,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註】斯,離也。齊,中也。 又【廣韻】好也。 又辨也。【易·繫辭】小大者存乎卦。【註】齊,猶言辨也。 又速也。【爾雅·釋言】疾齊,壯也。【註】謂速也。【史記·五帝紀】幼而徇齊。【註】徇疾,齊速,言聖人幼而疾速。 又國名。武王封太公之地,今山東靑州濟南濰縣安樂等處是也。又乾齊,縣名。屬酒泉郡。見【後漢·郡國志】。 又姓。【風俗通·氏姓篇序】四氏,於國齊魯宋衞,是也。 又放齊,堯臣名。 又【諡法】執心克莊曰齊。資輔就共曰齊。 又與臍通。【左傳·莊六年】後君噬齊。 又【集韻】【韻會】【正韻】 在禮切,音薺。【集韻】齊齊,恭慤貌。【禮·玉藻】廟中齊齊。 又【廣韻】在詣切【集韻】【正韻】才詣切, 音劑。【禮·內則】凡食齊,視春時。【周禮·天官·醬人註】食有和齊,藥之類也。又酒以度量節作者謂之齊。【周禮·天官·酒正】五齊三酒,亦作齌。 又火齊,珠名。一曰似雲母。重疊而開,色黃赤如金。 又【集韻】子計切,音霽。和也。【周禮·天官·食醫】八珍之齊。 又【正韻】津私切,音貲。【論語】攝齊升堂。孔安國曰:衣下曰齊。【禮曲禮】兩手摳衣去齊尺。【註】齊,謂裳下緝也。 又莊皆切。與齋同。【禮·祭統】齊之爲言齊也,齊不齊以致齊者也。 又牋西切,音齏。與齏同。【周禮·天官·醢人五齊註】齊,當爲齏。五齊,昌本 析蜃豚拍深蒲也。【疏】齏葅菜肉之通稱。 又與躋同。【禮·樂記】地氣上齊。 又【廣韻】疾私切,與薺通。【禮·玉藻】趨中采齊。【鄭註】齊,當爲楚薺之薺。【釋文】齊,依註作薺,疾私反。 又【正韻】才資切,音疵。引玉藻采齊當讀疵音。 又【正韻】齋字,古單作齊。詳齋字註。 又【集韻】子淺切,音翦。同剪。【說文】斷也。剪取其齊,故謂齊爲剪。【儀禮·旣夕】馬下齊髦。【註】齊,剪也。考證:〔【易·繫辭】齊大小者存乎卦。〕 謹照原文齊大小者改齊小大者。〔【爾雅·釋言】疾齊,壯也。【註】猶速也。〕 謹照原註猶速也改謂速也。〔【禮·祭統】齊之爲言齊也,齊不齊以致其齊也。〕 謹照原文以致其齊也改以致齊者也。
诗词来源:
晋宋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初唐·作者:义净《题取经诗》
绿树当筵密,盖转缃荷接岸浮。初唐·作者:苏瑰《兴庆池侍宴应制》
银井桐花发,金堂草色。唐初·作者:李峤《三月奉教作》
纵横八阵,舒卷引三军。唐初·作者:李峤《旗》
鸿鹄至,希逐凤皇翔。唐初·作者:李峤《雀》
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唐初·作者:李峤《牛》
礼盛亲迎晋,声芬出降。初唐·作者:郭正一《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
山路狭,花积野坛深。初唐·作者:王勃《游梵宇三觉寺》
绿山叶满,红泄片花销。初唐·作者: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为许长相忆,阑干玉箸。初唐·作者:沈佺期《杂诗三首 其二》
天杯庆寿南岳,圣藻光辉动北辰。初唐·作者:李适《奉和立春游苑迎春》
苑花玉树,池水作银河。唐·作者:苏颋《奉和圣制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
即此欢娱镐宴,唯应率舞乐薰风。初唐·作者:崔湜《奉和春日幸望春宫》
韦玄方继相,荀爽复名。唐·作者:张九龄《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 其一》
六龙轸御朝曦,双鹢维舟下绿池。唐·作者:赵彦昭《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山岌嶪,气作水腾波。盛唐·作者:李隆基《观拔河俗戏》
江天千里望,谁见绿蘋。盛唐·作者:王琚《奉荅燕公》
白锦文章乱,丹霄羽翮。唐·作者:郑繇《失白鹰》
芍药花初吐,菖蒲叶正。盛唐·作者:许景先《阳春怨》
我寻高士传,君与古人。盛唐·作者:李白《口号赠徵君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