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金算名字打分测算

燕金算五行解析

  年柱 月柱 日柱 时柱
公历生日 2025 4 30 19
农历生日 乙巳年 四月 初三日 戌时
生辰八字 乙巳 庚辰 己巳 甲戌
五行属相 木火 金土 土火 木土
82
燕金算的名字打分测试结果
结合五行、三才五格等综合因素计算的得分。

其他参考建议:

燕金算名字解释

【燕】[①][yàn][《廣韻》於甸切,去霰,影。]亦作“觾1”。(1)鸟纲科各种类的通称。体型小,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叉像剪刀。飞行时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属候鸟。常见的有家。(2)白颈鸦。(3)安宁;安逸。(4)指安息;闲居。(5)对环境或事物感到安适满足。参见“安”。(6)接近;亲近。(7)亵渎;轻慢。(8)通“宴”。宴饮;宴请。(9)指宴席;宴会。(10)指礼。(11)指射。[②][yān][《廣韻》烏前切,平先,影。]亦作“觾2”。(1)古国名。(1)周代诸侯国。又称北。姬姓,周公奭之后,在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端,建都蓟(今北京城西南隅)。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后为秦所灭。《孟子·梁惠王下》:“齊人伐,勝之。”《史记·召公世家》:“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裴駰集解:“《世本》曰:'居北。'宋忠曰:'有南,故云北。'”(2)周代诸侯国。又称南。姞姓,相传为黄帝之后,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部。《左传·隐公五年》:“衛人以師伐鄭。”杜预注:“南國,今東郡縣。”孔颖达疏:“有二國,一稱北,故此注言南以别之。《世本》:'國,姞姓。'《地理志》:'東郡縣,南國,姞姓,黄帝之後也。'”《史记·秦本纪》:“宣公元年,衛伐周,出惠王,立王子穨。”张守节正义:“,南也。”(3)东晋时,鲜卑慕容氏称帝,国号,分前、後、西、南。汉人冯跋所建国亦名,史称北。见《晋书·载记》十、二三、二四、二五。(4)隋末王须拔所建国。《隋书·炀帝纪下》:“﹝大業十一年二月﹞丙子,上谷人王須拔反,自稱漫天王,國號。”(5)指隋末农民起义军将领高开道所建立的国。《旧唐书·高开道传》:“﹝武德﹞三年,復稱王,建元,署置百官……復稱國。”(2)旧时河北省的别称。亦指河北省北部。(3)姓。春秋时有伋。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金】[①][jīn][《廣韻》居吟切,平侵,見。](1)化学元素名。符号Au。色赤黄,质柔软,延展性大,化学性质稳定。是一种贵属,用来制造货币、装饰品等。通称子或黄。(2)属总称。(3)比喻坚固。参见“城”。(4)青铜或纯铜铸成的钟鼎等。(5)指军中作信号用的乐器钲。(6)指敲钲。(7)刑具。刀锯斧钺之类。(8)武器。刀剑等。(9)武器。箭头。(10)印。(11)指制饰物。(12)犁铧尖。(13)指铜虎符。参见“竹”。(14)镶嵌黄的腰带。(15)丝线。(16)钱财;货币。(17)计算货币的单位。战国和秦代以一镒为一,一为二十两。(18)计算货币的单位。汉代以一斤为一。(19)计算货币的单位。宋代又以一钱为一。(20)计算货币的单位。明代至近代又以银一两或银币一元为一。(21)像子的颜色。(22)比喻贵重之物。(23)比喻贵重。参见“科玉條”。(24)指麦锈病。(25)禁止。(26)深。参见“目”。(27)五行之一。(28)五行学说谓西方、秋天为。(29)五行学说谓五音中商音为“”。(30)八音之一。(31)中医学上指肺。(32)星名。星的简称。(33)朝代名。公元1115年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创建,建都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南)。太宗完颜晟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先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等地。疆域广阔,与南宋对峙,是统治中国北部的一个王朝。末帝完颜承麟天兴三年(公元1234年),在蒙古和宋联合进攻下灭亡。共历九帝,统治一百二十年。(34)古州名。治所在今陕西省安康县。(35)山名。在江苏省镇江市。(36)姓。汉有日磾。见《汉书》本传。[②][jìn][《字彙補》渠禁切]通“噤1”。一说通“唫”。参见“2舌弊口”。
【算】[①][suàn][《廣韻》蘇管切,上緩,心。]“祘1”的今字。亦作“笇1”。“撰3”的被通假字。(1)数目。(2)计。(3)指计在数内。(4)谋划。(5)推测;料想。(6)指暗,谋害。(7)作数,承认其有效力。(8)归;属于。(9)犹智慧。(10)寿命。(11)征税。(12)指征税计钱多少的单位。(13)竹器。(14)通“筭”。古代计数用的筹码。

燕金算名字五格解析

繁体:燕

笔画:16

五行:土

繁体:金

笔画:8

五行:金

繁体:算

笔画:14

五行:木

天格 人格 地格 外格 总格
【17】 【24】 【22】 【15】 【38】
【金】 【火】 【木】 【土】 【金】
【半吉】 【大吉】 【凶】 【大吉】 【凶】
天格17的解析:天格是姓氏格,姓是祖辈流传下来的,其数理对人生的影响较弱。
天格像素
(刚强) 权威刚强,突破万难,如能容忍,必获成功。  (半吉)
天格解析
权威刚强,有己无人,以至于与人不和,如避开此短处则为大吉。
诗曰:突破万难权威高,刚性固执如英豪,须事谨慎守和平,可得大功福绵绵。

突破万难的刚柔兼备数。(半吉)
基业:天宫、将星、威武、艺术、文明。
家庭:女性若能教养女德,贤慧者可望园满。
健康:心身健康,可望长寿。
含义:权威刚强,有已无人,以至与人不和,如善于避开此短处,则为大吉。意志坚定,具突破万难的气节是其最大的优点。如过于无理任性,恐反成失败,如果立志勇往向前,必成功而建大业。若陷过刚而变固执,必招厄患,切要警戒。妇女有此数者易流于男性化,如果能涵养女德,存心温和,福禄自然随之。但先天条件弱的妇女,反要用此数为妥。
人格24的解析:人格数又称主运格,是整个姓名的中心点,影响人一生的命运。
人格象素
(掘藏得金)家门余庆,金钱丰盈,白手成家,财源广进。  (大吉)
人格解析
金钱丰盈数,德智兼备,白手成家,财产愈来愈丰厚,财库。
诗曰:家门余庆福无疆,子孙繁荣富贵强,白手成家立大业,财源广进智谋全。

家门余庆的金钱丰盈数。(大吉)
基业:大官、福星、文昌、企业,财库、君臣,工商、富贵。
家庭;不依祖业而立身,家庭圆满,兄弟和睦,但应保持无私。
健康:松柏常青,可望长寿。
含义:路途多有崎岖,实为难免。然而策略智谋出众,白手可以成家,财源广进到老愈直,子孙继承余庆的福运。
地格22的解析:地格数是前运格和基础运格,代表少年时期。
地格象素
(秋草逢霜)秋草逢霜,困难疾弱,虽出豪杰,人生波折。 (凶)
地格解析
秋草逢霜,徒劳无功,百事不如意,人生多波折。
诗曰:秋草逢霜不如意,不平不满却难依,逆境挫折意志薄,身世凋零心过劳。

秋草逢霜的斗争数。(凶)
基业:远洋、天乙,君臣,将星、劫赌,市财。
健康:常有暗疾,三好四怯或医短命。
含义;百事不如意,志向半途而废,多属懦弱,正职秋草逢霜之象,困难,病弱无气力,陷孤独,逆境不平常,但也有伟人,豪杰有此数者,不过其人生多波折。
外格15的解析:外格通常指和社会上的关係的融洽程度。其数理对人生的影响较弱。
外格象素
(福寿) 福寿圆满,富贵荣誉,涵养雅量,德高望重。 (大吉)
外格解析
最大好运,福寿圆满之象。
诗曰:福寿拱照德望高,财子寿全又温和,慈祥好善可恭敬,富贵繁荣得惠泽。

福寿共照的立身家数。(大吉)
基业:天官,贵人,福星、官禄、进田、畜产。
家庭:清静家田,园满之象子孙昌盛。
健康:海底明珠,安稳徐庆,健康自如。
含义:此数为最大好运,福寿园满之象,顺和、雅量。多受福泽,德高望重,自成大业,富贵荣华,吉祥有德,繁荣兴家的大吉数。
总格38的解析:总格数有称后运格,影响个人中年至晚年的命运。
总格象素
成功运被极度压抑,不能有所伸张,因不满之结果,易患脑疾、肺病,甚至有自杀之可能。   (凶)
总格解析
意志薄弱、实在缺乏领导的才干,但是向文学技术方面发展则有较强的上进心。
诗曰:意志薄弱无威望,长于技艺得长风,始终努力向上去,将见收得光明路。

意志薄弱的刻决经数。(半吉)
基业:将星,学基,臣将,神童,技艺,凶煞,伤杀。
家庭:亲属冷淡,兄弟无助,宜平和可满。
健康:灾维,外伤,肮病,三才配合者尚可园满,
含义:非于大成,实乏统率的人心,缺乏首领的才干,属于有志而乏力,不得众信,一种薄弱平凡之象,自然易险于不幸失意而难以成功,但象文学技术方面发展,则有较强的能力故此数为艺术成功数。

燕金算名字的寓意

  • 拼音:yàn
  • 繁体:
  • 笔画:16
  • 部首: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字部】 燕;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683第16【唐韻】於甸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甸切, 音宴。【說文】 鳥也。籋口布翄枝尾,象形。【爾雅·釋鳥】燕燕, 。【疏】燕燕,又名 。古人重言之。【詩·邶風】燕燕于飛。【玉篇】俗作鷰。【集韻】亦作 。 又【禮·學記】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註】燕,猶褻也。 又與醼通。【廣韻】醼飮,古無酉,今通用。【詩·小雅】我有旨酒,嘉賔式燕以敖。【儀禮】燕禮第六。 又【集韻】與宴通。安也,息也。【易·中孚】初九虞吉,有他不燕。【疏】燕,安也。【詩·小雅】悉率左右,以燕天子。【傳】以安待天子。【又】或燕燕居息。【傳】燕燕,安息貌。【齊語】昔聖王之處士也,使就閒燕。【註】閒燕,猶淸淨也。 又【廣韻】烏前切【集韻】【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 音煙。【玉篇】國名。【爾雅·釋地】燕曰幽州。【詩·大雅】溥彼韓城,燕師所完。【朱傳】燕召公之國。◎按鄭箋云:燕,安也。讀去聲。今从朱傳。 又【左傳·隱五年】衞人以燕師伐鄭。【註】南燕國今東郡燕縣。【疏】燕有二國,一稱北燕,故此註言南燕,以別之。世本燕國姞姓。地理志:東郡燕縣南燕國姞姓,黃帝之後也。 又姓。【廣韻】邵公奭封燕,爲秦所滅,子孫以國爲氏。漢有燕倉。〇按史記仲尼弟子傳:燕伋字思。是春秋時,卽有燕姓也。 又【集韻】於殄切,音蝘。本作宴。引爾雅宴宴,居息也。〇按爾雅疏引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考爾雅釋文及北山釋文,俱無作上聲讀者,惟大雅韓奕:韓姞燕譽。釋文云:燕,于遍反。又於顯反。可証燕之有上聲也。考證:〔【齊語】昔先君之處事也,使就閒燕。〕 謹照原文先君改聖王。處事改處士。

  • 拼音:jīn
  • 繁体:
  • 笔画:8
  • 部首: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字部】 金; 康熙笔画:8; 页码:页1295第01〔古文〕 【唐韻】居音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 音今。【易·繫辭註】天地之數,五五相配以成金木水火土。【疏】地四與天九相得,合爲金。【書·洪範】五行,四曰金,金曰從革。【傳】金可以攺更。【疏】可銷鑄以爲器也。【又】從革作辛。【傳】金之氣味。【疏】金之在火,別有腥氣,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云金之氣味。 又金有五色。【說文】五色金,黃爲之,長久薶,不生衣。百煉不輕,從革不違,西方之行,生於土。【爾雅·釋器】黃金謂之璗,其美者謂之鏐,白金謂之銀,其美者謂之鐐。【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傳】金銀銅也。【前漢·食貨志】金有三等,黃金爲上,白金爲中,赤金爲下。【註】白金,銀也。赤金,丹陽銅也。師古曰:金者五色,黃金、白銀、赤銅、靑鉛、黑鐵。 又【公羊傳·隱五年】百金之魚。【註】百金,猶百萬也。古者以金重一斤,若今萬錢矣。【莊子·逍遙遊】不過數金。【註】百金,金方寸,重一斤爲一金。百金,百斤也。【史記·平準書】黃金一斤。【註】索隱曰:如淳云:時以錢爲貨,黃金一斤直萬錢,非也。又臣瓚云:秦以一鎰爲一金,漢以一斤爲一金,是其義也。董彥遠曰:漢一斤金四兩,直二千五百文。【正字通】或曰古十兩爲一斤。兵法:興師一萬,日費千金。燕昭王以千金養士,皆此數也。非若今人以二十四銖爲一金也。 又樂有八音,一曰金。【左傳·成十二年】金奏作于下。【疏】金奏,擊鐘以爲奏樂之節。金,謂鐘及鎛也。【周禮·春官·鍾師】掌金奏。 又兵也。【禮·中庸】衽金革。【朱註】金戈兵之屬。 又【韻會】軍行鉦鐸曰金。【釋名】金鼓。金,禁也,爲進退之禁也。【前漢·李陵傳】聞金聲而止。【註】金,鉦也。一名鐲。 又黃色也。【前漢·宣帝紀】金芝九莖,產於函德殿銅池中。【註】金芝,色像金也。【李白·宮中行樂詞】柳色黃金嫩。 又堅也。【前漢·司馬相如傳】上金隄。【註】金隄,言水之隄塘,堅如金也。【賈誼·過秦論】金城千里。 又官名。【周禮·秋官】職金掌凡金、玉、錫、石、丹靑之戒令。【魏志·王修傳】行司金中郞將。【唐書·百官志】更金部曰司金。【遼史·國語解】隂山採金置冶採鍊,名山金司。【元史·世祖紀】置淮南淘金司。又【前漢·百官公卿表】更名執金吾。【註】金吾,鳥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職主先導,以禦非常,故執此鳥之象,因以名官。【古今注】金吾,棒也。以銅爲之,黃金塗兩末,謂爲金吾御史大夫。司隷校尉,亦得執焉。 又【論語·摘輔象】風后受金法。【註】金法,言能決理是非也。 又地名。【五音集韻】金州,周爲附庸國,魏於安康縣置東梁州,後周攺爲金州。又【前漢·地理志】金城郡。【註】昭帝始元六年置。應劭曰:初築城得金,故曰金城。臣瓚曰:稱金,取其堅也。【方輿勝覽】楚威王置金陵邑,因其地有王氣,埋金鎮之,故名。 又山名。【廣輿記】在鎮江府城西北江中,唐裴頭陀於此開山得金,故名。又【述異記】黃金山,生交讓樹。【又】南金山有師子獸。 又臺名。【白帖】燕昭王置千金于臺上,以延天下之士,故謂黃金臺。 又花名。【五代史·附錄】湯城淀池多異花。一曰旱金,大如掌。 又樹名。【洞冥記】影蛾池北有生金樹。破之皮閒有屑,如金而色靑,亦名靑金樹。 又草名。【周禮·春官·鬱人註】鬱金香草,宜以和鬯。又【拾遺記】祖梁國獻蔓金苔。【正字通】百兩金,藥名。又【唐本草】牡丹,亦名百兩金。 又古天子號。【帝王世紀】少昊氏以金德王,故號金天氏。又國號。【金史·太祖紀】國有金水,源產金,故號大金。 又姓。【五音集韻】古天子,金天氏之後。又漢複姓。金留氏,出《姓苑》。 又書名。【前漢·蕭望之傳】金布令甲。【註】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庫金錢布帛之事,因以名篇令甲者其篇甲乙之次。【唐書·藝文志】海蟾子元英還金篇一卷。【宋史·藝文志】叢金訣一卷。 又神名。【前漢·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註】金形似馬,碧形似雞。 又闕門名。【前漢·公孫弘傳】待詔金馬門。【註】武帝時更名魯班門爲金馬門。 又金精,珠名。見【博雅釋珠】。 又鍾名。【拾遺記】帝顓頊有浮金之鍾。 又星名。【酉陽雜俎】北斗第三星曰視金。【淸異錄】高麗謂星曰屑金。 又金丹。【抱朴子·金丹卷】神人授之金丹仙經。 又石名。【淮南子·地形訓】黃澒五百歲生黃金。【註】澒,水銀也。黃金,石名。 又去聲。【字彙補】音噤。【荀子·解蔽篇】金口閉舌。 又【韻補】叶居良切,音疆。【易林】剛柔相傷,火爛銷金。考證:〔【前漢·宣帝紀】金芝九莖,產於丞德殿銅池中。〕 謹照原文丞德殿改函德殿。
诗词来源:
白华如散雪,朱实似悬。隋·作者:李孝贞《园中杂咏橘树诗》
谷多欢宴,佳丽正芳菲。隋末至初唐·作者:陈子良《赋得妓》
歌堂面渌水,舞馆接塘。隋末唐初·作者:虞世南《侍宴归雁堂》
玉花停夜烛,壶送晓筹。隋末唐初·作者:虞世南《凌晨早朝》
肆夏喧奏,重润响朱弦。隋末唐初·作者:虞世南《奉和献岁宴宫臣》
铺照春色,玉律动年华。隋末唐初·作者:陈叔达《早春桂林殿应诏》
由来驩击壤,何处视遗?唐初·作者:王绩《读《真隐传》见披裘公及汉滨老父因题四韵》
谁信汤年旱,山燋石流?唐初·作者:王绩《山家夏日九首 其二》
雨息铜街静,尘飞埒遥。唐初·作者:王绩《洛水南看汉王马射》
凤阙邻地,龙旂拂宝台。隋末唐初·作者:许敬宗《奉和过慈恩寺应制》
兰笃惠好,尊酒畅生平。隋末唐初·作者:岑文本《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赋一字得平》
玉树凉风举,塘细草萎。隋末唐初·作者:袁朗《秋日应诏》
玉琯凉初应,壶夜渐阑。初唐·作者:杨师道《初秋夜坐应诏》
玉关春色晚,河路几千。初唐·作者:上官仪《王昭君》
枰自韫粹,玉帐岂能传。初唐·作者:上官仪《五言奉和咏棋应诏 其二》
稍觉乌转,渐见锦帆稀。隋末唐初·作者:蔡允恭《奉和出颍至淮应令》
露叶疑涵玉,风花似散。唐初·作者:崔善为《荅王无功九日》
玉匣启龙图,绳披凤篆。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帝京篇十首 其二》
千钟合尧禹,百兽谐石。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帝京篇十首 其八》
菊散风起,荷疏玉露圆。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秋日二首 其一》

  • 拼音:suàn
  • 繁体:
  • 笔画:14
  • 部首: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字部】 算;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888第03【廣韻】蘇管切【集韻】【韻會】【正韻】損管切, 音篹。【海篇】酸上聲。【廣韻】物數也。【儀禮·鄕飮酒禮】無算爵,無算樂。【註】算,數也。賔主燕飮,爵行無數,醉而止也。燕樂亦無數,或閒或合,盡歡而止也。【前漢·景帝紀】後二年詔曰:今訾算十以上廼得官,廉士算不必衆,有市籍不得官,無訾又不得官,朕甚愍之。訾算四得官,亡令廉士久失職,貪夫長利。【註】應劭曰:古者疾吏之貪,衣食足,知榮辱,限訾十算廼得爲吏。十算,十萬也。賈人有財,不得爲吏,廉士無訾又不得官,故減訾四算得官矣。師古曰:訾與貲同。 又【集韻】緒纂切,又須兗切,音選。義 同。 又竹器。【史記·鄭莊傳】其餽遺人不過算器食。【註】徐廣曰:算,竹器。 又【集韻】【正韻】 蘇貫切,音蒜。計歷數者也。【世本】黃帝時隷首作算數。【前漢·律歷志】算法用竹,徑一分,長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爲一握。徑象乾律黃鐘之一,而長象坤呂林鐘之長。又【藝文志】曆家有《許商算術》二十六卷,《杜忠算術》十六卷。【後漢·馬嚴傳註】《劉 ·九章算術》:方田第一,粟米第二,差分第三,少廣第四,商功第五,均輸第六,盈不足第七,方程第八,句股第九。 又投壷較射,數勝負之籌曰算。【儀禮·鄕射禮】一人執算以從之。【周禮·春官】《太史》:凡射事,飾中舍算。【註】謂設算於中,以待射時而取之,中則釋之。【禮·投壷】二算爲純,一算爲奇。【註】純,全也。二算合爲一,全也。一算謂不滿純者。算之多少視坐上之人數,每人四矢,亦四算也。 又籌畫也。【揚子·法言】爲國不廸其法,望其效,譬諸算乎。【註】欲治而不用先王之法,猶無財運算,無益于富也。 又智也。【列子·力命篇】自長非所增,自短非所損,算之所亡若何。【註】算,猶智也。 又與筴同。【儀禮·旣夕】主人之史請讀賵執算。【註】古文算皆爲筴。又叶音訕。【陸機·擬良宴詩】四座咸同志,羽觴不可算。高談一何綺,蔚若朝霞爛。 【集韻】或作選。
诗词来源:
永愿乾坤符睿,长居膝下属欢情。初唐·作者:李显《石淙》
此时朝野欢无,此岁云天乐未穷。初唐·作者:李乂《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䌽缕人胜应制》
玉杯鸾荐寿,宝鹤知年。唐·作者:赵彦昭《奉和幸白鹿观应制》
门看五柳识,年六身知。盛唐·作者:王维《慕容承携素馔见过》
万里归乡路,随缘不程。中唐·作者:法照《送无著禅师归新罗》
君若罢官携手日,寻山莫白云程。中唐·作者:皇甫曾《张芬见访郊居作》
谁能谒卿相,朝夕浮荣。唐·作者:耿湋《宿岐山姜明府厅》
看春又过清明节,老重经癸巳年。中唐·作者:窦常《之任武陵寒食日途次松滋渡先寄刘员外禹锡》
绛老问年须字,庾公逢月要题诗。中唐·作者:杨巨源《送绛州卢使君》
日未成年,英姿已褒然。中唐·作者:欧阳詹《酬裴十二秀才孩子咏》
望家思献寿,甲恨长年。中唐·作者:欧阳詹《除夜长安客舍》
何时得乡信,每日归程。中唐·作者:王建《塞上逢故人》
当朝面受新恩去,料妖星不敢生。中唐·作者:王建《送魏州李相公》
本营归计非无意,唯生涯尚有馀。中唐·作者:刘禹锡《乐天示过敦诗旧宅有感一篇吟之泫然追想昔事因成继和以寄苦怀》
无遗策,天兵不战功。唐·作者:白居易《大社观献捷诗》
闲游预分朝日,静语多同待漏时。唐·作者:白居易《独树浦雨夜寄李六郎中》
僮仆减来无冗食,资粮外有馀钱。唐·作者:白居易《自喜》
病童随瘦马,难往来程。唐·作者:姚合《别李馀》
新诗久不写,自少人看。唐·作者: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其二十五》
驿路程多是水,州图管地少于山。唐·作者:姚合《送林使君赴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