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二敦名字打分测算
疏二敦五行解析
年柱 | 月柱 | 日柱 | 时柱 | |
---|---|---|---|---|
公历生日 | 2025 | 5 | 25 | 08 |
农历生日 | 乙巳年 | 四月 | 廿八日 | 辰时 |
生辰八字 | 乙巳 | 辛巳 | 甲午 | 戊辰 |
五行属相 | 木火 | 金火 | 木火 | 土土 |
70
疏二敦的名字打分测试结果
- 疏金
- 二火
- 敦火
结合五行、三才五格等综合因素计算的得分。
其他参考建议:
- 专业起名:好名字成就一生好运势
- 八字财运:你何时能发财?做什么才能发财?
疏二敦名字解释
【疏】[①][shū][《廣韻》所葅切,平魚,生。]亦作“疎1”。亦作“踈1”。亦作“1”。(1)开浚;开通。(2)分开;分散。(3)分赐;分给。(4)分布;陈列。(5)松弛,解除。(6)洗涤,清除。(7)撤退。(8)疏远,不亲近。(9)指离间,使疏远。(10)轻视。(11)冷淡;淡漠。(12)远亲。亦泛指关系疏远的人。(13)粗糙。亦指粗食。(14)指粗布。(15)稀疏;稀少。(16)疏忽;松懈。(17)生疏;不擅长。(18)疏陋;浅薄。(19)粗略;不精密。(20)粗拙;粗劣。(21)迂阔;不切实际。(22)久;长远。(23)大。(24)迟缓;迟钝。(25)空虚;贫乏。(26)爽朗;超逸。(27)鲜明貌。参见“疏疏”。(28)雕刻;刻画。(29)指窗户。(30)通“蔬”。泛指蔬菜。(31)通“梳”。梳子。(32)通“梳”。引申为梳理。(33)通“疋”。赤脚。(34)通“搜”。搜索;搜寻。(35)姓。汉有疏广。见《汉书》本传。[②][shù][shū][《廣韻》所去切,去御,生。]亦作“疎2”。亦作“踈2”。亦作“1”。亦作“2”。(1)分条记录或分条陈述。(2)奏章。(3)指上奏章。(4)指阐释经书及其旧注的文字。(5)引申为阐释。(6)指书信。(7)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祈祷文。(8)旧时募化用的簿册。(9)指捐款。
【二】[①][èr][《廣韻》而至切,去至,日。]“弍1”的今字。(1)数词。一加一所得。(2)序数。第二。(3)副。与“正”相对。同“贰”。(4)再次;两次。(5)倍;加倍。(6)并列。(7)两样;不同。(8)谓分成两样。(9)怀疑;不确定。(10)二心;不遵从。(11)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指阴、阳或天、地等范畴。(12)古人认为偶数属阴,因以“二”指地数之始,或指卦中的阴爻(--),或指臣道等。
【敦】[①][dūn][《廣韻》都昆切,平魂,端。](1)厚重;笃实。(2)指使敦厚笃实。(3)恭谨。参见“敦授”。(4)亲密;和睦。(5)厚实。参见“敦脄”。(6)大;多;深。(7)盛,茂盛。参见“敦牂”。(8)崇尚,注重。(9)勤勉。(10)劝勉;勉励。(11)督促。(12)俗称鸡去势为“敦”。(13)犹顿。把东西使劲地放下。(14)犹殿。在最后。(15)姓。春秋时卫有敦洽。[②][duī][《廣韻》都回切,平灰,端。](1)治理,管理。(2)投掷;捶击。(3)独处貌。(4)比试。[③][duì][《集韻》都内切,去隊,端。](1)古代食器。用以盛黍、稷、稻、粱等。形状较多。一般为三短足,圆腹,二环耳,有盖。圈足的敦,盖上多有提柄。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2)指形制较大的酒器。(3)通“憝”。怨恨,怨怒。[④][dùn][《廣韻》都困切,去慁,端。](1)竖。(2)同“墩”。土堆。(3)指形状似土堆的东西。[⑤][dùn][《集韻》杜本切,上混,定。]见“敦5然”。[⑥][tún][《集韻》徒渾切,平魂,定。]通“屯2”。(1)布陈,屯聚。(2)古时军伍编制单位。参见“敦6長”。[⑦][tuán][《廣韻》度官切,平桓,定。](1)聚拢貌。(2)谓聚拢。(3)通“團”。圆形。参见“敦7瓜”。[⑧][diāo][《集韻》丁聊切,平蕭,端。]通“雕1”。雕画,文饰。参见“敦8弓”、“敦8琢”。[⑨][dào][《集韻》大到切,去号,定。]覆盖。敦A[zhǔn](1)量器名。(2)指长度单位。敦A[zhǔn](1)量器名。(2)指长度单位。
疏二敦名字五格解析
- 疏
繁体:疏
笔画:12
五行:金
- 二
繁体:二
笔画:2
五行:火
- 敦
繁体:敦
笔画:12
五行:火
天格 | 人格 | 地格 | 外格 | 总格 |
---|---|---|---|---|
【13】 | 【14】 | 【14】 | 【13】 | 【26】 |
【火】 | 【火】 | 【火】 | 【火】 | 【土】 |
【大吉】 | 【凶】 | 【凶】 | 【大吉】 | 【平】 |
天格13的解析:天格是姓氏格,姓是祖辈流传下来的,其数理对人生的影响较弱。
天格像素
(春日牡丹)才艺多能,智谋奇略,忍柔当事,鸣奏大功。 (大吉)
天格解析
智勇超群的大成功数,充满智慧是其特点。
诗曰:智略超群博学多,善事事路亦忍和,功业成就得富荣,艺才相身乐千锺。
智能超群的成功数。(大吉)
基业:大官、文昌、技艺、进财、学士、田产、财库。
健康:可能健全长寿、先天五行不和者不遇。
含义:富学艺才能,有智谋奇略,忍柔当事,任何难事皆巧于奏大功。为得享福贵荣华的好诱导,充满智满是其特点。(by senlon)
诗曰:智略超群博学多,善事事路亦忍和,功业成就得富荣,艺才相身乐千锺。
智能超群的成功数。(大吉)
基业:大官、文昌、技艺、进财、学士、田产、财库。
健康:可能健全长寿、先天五行不和者不遇。
含义:富学艺才能,有智谋奇略,忍柔当事,任何难事皆巧于奏大功。为得享福贵荣华的好诱导,充满智满是其特点。(by senlon)
人格14的解析:人格数又称主运格,是整个姓名的中心点,影响人一生的命运。
人格象素
(破兆) 家庭缘薄,孤独遭难,谋事不达,悲惨不测。 (凶)
人格解析
沦落天涯、失意烦闷数,家庭缘薄,多破兆。
诗曰:沦落天涯失古恃,家族缘薄又克儿,寂寞类闷多灾厄,己身浮沈无可樨。
沦落天崖的失意烦闷的数。(凶)
基业:暗禄、美貌、艺术、流浪、红舞、劫财。
家庭:骨肉疏远。离祖迁居。自家兄弟全无分、外处事又能缘。
健康:男女均属好貌、皮肤病、感胃、风郁,先天五行相含有健康。
含义:多破兆,家属缘溥。丧亲、丧子、兄弟姐妹分离孤独,不如意,烦闷,危难,遭厄,浮沉不定,为了慷慨。施惠招怨,劳而无功,凄惨孤独,其他好运者不多,有伤夭寿。
诗曰:沦落天涯失古恃,家族缘薄又克儿,寂寞类闷多灾厄,己身浮沈无可樨。
沦落天崖的失意烦闷的数。(凶)
基业:暗禄、美貌、艺术、流浪、红舞、劫财。
家庭:骨肉疏远。离祖迁居。自家兄弟全无分、外处事又能缘。
健康:男女均属好貌、皮肤病、感胃、风郁,先天五行相含有健康。
含义:多破兆,家属缘溥。丧亲、丧子、兄弟姐妹分离孤独,不如意,烦闷,危难,遭厄,浮沉不定,为了慷慨。施惠招怨,劳而无功,凄惨孤独,其他好运者不多,有伤夭寿。
地格14的解析:地格数是前运格和基础运格,代表少年时期。
地格象素
(破兆) 家庭缘薄,孤独遭难,谋事不达,悲惨不测。 (凶)
地格解析
沦落天涯、失意烦闷数,家庭缘薄,多破兆。
诗曰:沦落天涯失古恃,家族缘薄又克儿,寂寞类闷多灾厄,己身浮沈无可樨。
沦落天崖的失意烦闷的数。(凶)
基业:暗禄、美貌、艺术、流浪、红舞、劫财。
家庭:骨肉疏远。离祖迁居。自家兄弟全无分、外处事又能缘。
健康:男女均属好貌、皮肤病、感胃、风郁,先天五行相含有健康。
含义:多破兆,家属缘溥。丧亲、丧子、兄弟姐妹分离孤独,不如意,烦闷,危难,遭厄,浮沉不定,为了慷慨。施惠招怨,劳而无功,凄惨孤独,其他好运者不多,有伤夭寿。
诗曰:沦落天涯失古恃,家族缘薄又克儿,寂寞类闷多灾厄,己身浮沈无可樨。
沦落天崖的失意烦闷的数。(凶)
基业:暗禄、美貌、艺术、流浪、红舞、劫财。
家庭:骨肉疏远。离祖迁居。自家兄弟全无分、外处事又能缘。
健康:男女均属好貌、皮肤病、感胃、风郁,先天五行相含有健康。
含义:多破兆,家属缘溥。丧亲、丧子、兄弟姐妹分离孤独,不如意,烦闷,危难,遭厄,浮沉不定,为了慷慨。施惠招怨,劳而无功,凄惨孤独,其他好运者不多,有伤夭寿。
外格13的解析:外格通常指和社会上的关係的融洽程度。其数理对人生的影响较弱。
外格象素
(春日牡丹)才艺多能,智谋奇略,忍柔当事,鸣奏大功。 (大吉)
外格解析
智勇超群的大成功数,充满智慧是其特点。
诗曰:智略超群博学多,善事事路亦忍和,功业成就得富荣,艺才相身乐千锺。
智能超群的成功数。(大吉)
基业:大官、文昌、技艺、进财、学士、田产、财库。
健康:可能健全长寿、先天五行不和者不遇。
含义:富学艺才能,有智谋奇略,忍柔当事,任何难事皆巧于奏大功。为得享福贵荣华的好诱导,充满智满是其特点。(by senlon)
诗曰:智略超群博学多,善事事路亦忍和,功业成就得富荣,艺才相身乐千锺。
智能超群的成功数。(大吉)
基业:大官、文昌、技艺、进财、学士、田产、财库。
健康:可能健全长寿、先天五行不和者不遇。
含义:富学艺才能,有智谋奇略,忍柔当事,任何难事皆巧于奏大功。为得享福贵荣华的好诱导,充满智满是其特点。(by senlon)
总格26的解析:总格数有称后运格,影响个人中年至晚年的命运。
总格象素
其人性情活跃好动,偏于急性,缺乏耐力,有良好的智谋,才识敏捷,但自制能力教差,往往固执己见,刚愎不仁,因而可能招致失败。另外,对疾病抵抗能力差。 (平)
总格解析
英雄运格,一生波涛重叠,变故颇多,富有义气侠情,爱助人为乐,但却好运难随。(女性用则不吉,婚姻不顺)
诗曰:变怪异奇多曲折,吉凶极端终无益,变乱艰难缠身凶,家破人亡祸灾强。
变怪奇异的豪侠数。(半吉)
基业:豪侠、君臣、官禄、侠义,红舞,财库、凶危。
家庭:亲情无义妻子无助,若子女温顺可得圆满。
健康:属波漾重叠,数奇怪变化的英雄运格。有义气侠情,然而变化常多,风波不息此数中人,临万能,过死线,而奏大功者有之,力不足,随波逐流,碰波折而破产亡家者有之。又因为他格的配合,或陷放逆,淫乱。短命,或者丧配偶,銮褥生霜。或丧子女膝下零丁。属大都不得顺境的数运。但不少怪杰烈士伟人则有出其格者。
诗曰:变怪异奇多曲折,吉凶极端终无益,变乱艰难缠身凶,家破人亡祸灾强。
变怪奇异的豪侠数。(半吉)
基业:豪侠、君臣、官禄、侠义,红舞,财库、凶危。
家庭:亲情无义妻子无助,若子女温顺可得圆满。
健康:属波漾重叠,数奇怪变化的英雄运格。有义气侠情,然而变化常多,风波不息此数中人,临万能,过死线,而奏大功者有之,力不足,随波逐流,碰波折而破产亡家者有之。又因为他格的配合,或陷放逆,淫乱。短命,或者丧配偶,銮褥生霜。或丧子女膝下零丁。属大都不得顺境的数运。但不少怪杰烈士伟人则有出其格者。
疏二敦名字的寓意
疏
- 拼音:shū
- 繁体:疏
- 笔画:12
- 部首:疋
- 康熙字典:
- 【午集上】【疋字部】 疏;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767第23【唐韻】所菹切【集韻】【韻會】山於切【正韻】山徂切, 音梳。【說文】通也。本作 。今作疏。【禮·樂記】淸廟之瑟,朱絃而疏越。【註】越,瑟底孔也。畫疏之,使聲遲也。【疏】疏,通也。使兩頭孔相連而通,孔小則聲急,孔大則聲遲。【經解】疏通知遠。 又遠也。【詩·大雅】予曰有疏附。【傳】率下親上曰疏附。【箋】疏附,使疏者親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疏。 又麤也。【詩·大雅】彼疏斯粺。【箋】疏,麤也。謂糲米也。【禮·玉藻】客飧,主人辭以疏。【註】飧者,美主人之食也。疏之言麤也。又【郊特牲】疏布之尚,反女功之始也。 又分也。【孟子】禹疏九河。【史記·黥布傳】疏爵而貴之。 又稀也。【穀梁傳·隱八年】庚辰大雨雪。【傳】志疏數也。【疏】遠者爲疏,近者爲數也。【禮·祭義】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楚辭·九歌】疏緩節兮安歌。【註】使曲節希緩,而安音淸歌。 又治也。【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詩】疏峰抗高館,對嶺臨迴溪。【註】疏治也。 又刻也。【禮·明堂位】疏屛,天子之廟飾也。【疏】疏,刻也。屛,樹也。謂刻於屛樹,爲雲氣蠱獸也。【又】殷以疏勺。【註】疏,通刻其頭。【後漢·梁冀傳】窗牖皆綺疏靑瑣。【註】鏤爲綺文也。 又畫也。【管子·問篇】大夫疏器。【註】疏,飾畫也。【何晏·景福殿賦】羅疏柱之汨越。【註】疏柱,畫柱也。 又徹也。【晉語】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糧,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軍而去之。【註】蔬,徹也。 又布也。【楚辭·九歌】疏石蘭兮爲芳。【註】疏,布 也。 又大也。【揚子·太 經】方州部家,三位疏成。【註】疏,大也。 又菜也。與蔬同。【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職任萬民,八曰臣妾,聚斂疏材。【註】疏材,百草根實可食者,疏不熟曰饉。【釋文】菜也。又【地官·委人】凡疏材木材。凡畜聚之物。註疏材,艸木有實者。 又【淮南子·道應訓】子佩疏揖,北面立於殿下。【註】疏,徒跣也。 又扶疏,枝葉盛貌。【揚子·太 經】見小勿用,以我扶疏。【註】秋木扶疏而大,故可用。 又【正韻】渠疏杷也。 又疏躍,布散也。【淮南子·俶眞訓】今夫萬物之疏躍枝舉,百事之莖葉條枝,皆本于一根,而條循千萬也。 又疏疏,衣服盛貌。【韓詩外傳】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曰:由,疏疏者何也。 又【揚子·太 經】穀不穀,失疏數。【註】疏數,不平也。 又姓。漢疏廣,疏受。 又國名。【潛夫論】捿疏猗姓。【路史】夏世侯伯也。 又山名。【山海經】貳負之臣曰危,危與貳負殺窫窳,帝乃梏之疏屬之山。【註】按文中子云:疏屬之南,汾水之曲,卽斯山也。 又鳥名。【禮·曲禮】雉曰疏趾。【疏】雉肥則兩足開張,趾相去疏也。 又獸名。【山海經】帶山有獸,焉其狀如馬。一角有錯,其名曰 疏。 又【韻會補】與梳通。揚雄,頭蓬不暇梳。 又【集韻】孫租切,音蘇。粗也。 又【廣韻】所助切【正韻】所故切, 音數。條 也。【揚雄·解嘲】獨可抗疏時道是非。 又記注也。 又【韻補】叶山宜切,音詩。【劉章·耕田歌】深耕穊種,立苗欲疏。非其種者,鋤而去之。考證:〔【周禮·天官·大冢宰】〕 謹照原文省冢字。〔【地官·稍人】疏材木材。【註】凡畜聚之物,瓜瓠葵芋禦冬之具。〕 謹按此委人非稍人。凡畜聚之物乃經文非註文。瓜瓠葵芋禦冬之具乃畜聚之物四字之註非疏材二字之註。謹照原文改爲地官委人凡疏材木材。凡畜聚之物。註疏材,艸木有實者。〔【禮·檀弓】雉曰疏趾。〕 謹照原書檀弓改曲禮。
二
- 拼音:èr
- 繁体:二
- 笔画:2
- 部首:二
- 康熙字典:
- 【子集上】【二字部】 二; 康熙笔画:2; 页码:页86第01〔古文〕弍【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而至切,音樲。地數之始,卽偶之兩畫而變之也。【易·繫辭】分而爲二,以象兩。【左傳·定四年】衞侯將會,使祝佗從。佗曰:若又共二徼大罪也。【註】謂兼二職。【荀子·議兵篇】權出於一者强,權出於二者弱。【史記·韓信傳】功無二於天下。【前漢·嚴助傳】詔曰:子在朕前之時,知略輻輳,以爲天下少雙,海內寡二。 又巽二,風神名。 又古貨布文帝字。見【六書略】。 字上下畫均齊。上畫短者,乃古文上字也。今相仍上短下長作二字,非。貳。 二。考證:〔【左傳·定四年】衞侯將會,使祝佗從。佗曰,若又供二招大罪也。〕 謹照原文供改共。招改徼。
- 诗词来源:
- 柳色迎三月,梅花隔二年。隋末唐初·作者:李百药《奉和初春出游应令》
建章欢赏夕,二八尽妖妍。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帝京篇十首 其九》
流莺拂绣羽,二月上林期。初唐·作者:刘孝孙《赋得春莺送友人》
料取金闺意,因君问所思。初唐·作者:刘孝孙《赋得春莺送友人》
偃松千岭上,杂雨二陵间。初唐·作者:徐贤妃《秋风函谷应诏》
二三物外友,一百杖头钱。初唐·作者:骆宾王《冬日宴》
愿言游泗水,支离去二漳。初唐·作者:骆宾王《送宋五之问得凉字》
良哉二千石,江汉表遗灵。初唐·作者:卢照邻《文翁讲堂》
二月风光起,三春桃李华。唐·作者:高瑾《晦日宴高氏林亭》
桂满三五夕,蓂开二八时。唐初·作者:李峤《月》
紫徼三千里,青楼十二重。唐初·作者:李峤《道》
二月虹初见,三春蚁正浮。唐初·作者:李峤《萍》
步辇千门出,离宫二月开。初唐·作者:杜审言《宿羽亭侍宴应制》
二八泉扉掩,帷屏宠爱空。初唐·作者:杜审言《代张侍御伤美人》
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初唐·作者:杜审言《七夕》
二月河魁将,三千太乙军。初唐·作者:杨炯《出塞》
二室三涂光地险,均霜揆日处天中。唐·作者:姚崇《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昔时陪二贤,缨冕会神仙。唐·作者:韦嗣立《奉和张岳州王潭州别诗二首 其二》
二月芳游始,开轩望晓池。初唐·作者:郭震《二月乐游诗》
二百四十载,海内何纷纷。初唐·作者:宋之问《过函谷关》
敦
- 拼音:duì
- 繁体:敦
- 笔画:12
- 部首:攵
- 康熙字典:
- 【卯集下】【攴字部】 敦;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473第08〔古文〕 【廣韻】【集韻】 都昆切,音墩。【說文】作 。怒也,詆也。一曰誰何也。 又【五經文字】敦,厚也。【易·臨卦】敦臨吉。【疏】厚也。 又【詩·邶風】王事敦我。【釋文】韓詩云:敦,迫也。鄭都回反,猶投擲也。 又【爾雅·釋詁】敦,勉也。【疏】敦者,厚相勉也。【前漢·揚雄傳】敦衆神使式道兮。【註】師古曰:敦,勉也。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午曰敦牂。【史記·歷書註】敦,盛也。 又【揚子·方言】敦,大也。 又姓。【廣韻】敦洽,衞之醜人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都回切,音堆。【詩·豳風】敦彼獨宿。【傳】敦敦然獨宿也。 又【詩·魯頌】敦商之旅。【箋】敦,治也。 又【莊子·說劒篇】今日試使士敦劒。【註】敦,斷也。 又【廣韻】度官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官切, 音團。【詩·豳風】有敦瓜苦。【傳】敦,猶專專也。【疏】敦,是瓜繫蔓之貌,言瓜繫於蔓,專專然也。【釋文】徒丹反。【朱傳】音堆。 又【詩·大雅】敦彼行葦。【傳】聚貌。【釋文】徒端反。 又【集韻】徒渾切,音屯。【詩·大雅】鋪敦淮濆。【箋】當作屯。【揚雄·甘泉賦】敦萬騎於中營兮。【註】敦與屯同。 也。 又【類篇】敦煌,郡名。 又【集韻】【韻會】 丁聊切,音雕。【詩·大雅】敦弓旣堅。【傳】敦弓,畫弓也。天子敦弓音彫。【疏】敦與彫,古今之異。 又【詩·周頌】敦琢其旅。【疏】敦雕古今字。【朱傳】音堆。 又【集韻】都內切,音對。【儀禮士昏禮】黍稷四敦皆蓋。【禮·明堂位】有虞氏之兩敦。【註】敦音對。黍稷器。【疏】敦與瑚璉簠簋連方,故云黍稷器也。 又【周禮·天官·玉府】若合諸侯,則共珠槃玉敦。【註】敦,槃類,古者以槃盛血,以敦盛食。 又【集韻】大到切,音道。幬,或作敦。覆也。【周禮·春官·司几筵】每敦一几。【註】敦讀曰燾。覆也。 又【集韻】杜皓切,音稻。又 留切,音儔。義 同。 又【集韻】【正韻】 杜本切,音盾。【左傳·文十八年】天下之民。謂之渾敦。【註】謂驩兜渾敦,不開通之貌。【疏】混沌與渾敦,字之異耳。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都困切。通作頓。【爾雅·釋丘】丘一成爲敦丘。【疏】詩衞風氓篇,至于頓丘,是也。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註】敦,音頓。【史記·歷書註】困敦,混沌也。 又【莊子·列禦 】敦杖蹙之。【音義】敦,音頓。司馬云:豎也。 又【集韻】主尹切,音準。淳,或作敦。【周禮·天官·內宰】出其度量淳制。【註】故書淳爲敦。杜子春讀敦爲純。純者,謂幅廣也。 又【集韻】他昆切。憞,或省作敦。憞者,恨心不明也。 又【韻補】叶都鈞切。【崔瑗·南陽文學頌】我國旣淳,我俗旣敦。 又叶亭年切。【蘇軾·祭同安郡夫人文】嗣爲兄弟,莫如君賢。婦職旣備,母儀甚敦。考證:〔【周禮·天官·王府】〕 謹照原文王府改玉府。
- 诗词来源:
- 明王敦孝感,宝殿秀灵芝。初唐·作者:李义府《宣正殿芝草》
帝尧敦族礼,王季友兄心。唐·作者:张说《奉和圣制过宁王宅应制》
大君敦宴赏,万乘下梁园。初唐·作者:魏元忠《修书院学士奉敕宴梁王宅》
以兹敦雅俗,玄化尽归真。盛唐·作者:郭虚己《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宦情缘木知非愿,王事敦人敢告劳。唐·作者:独孤及《喜辱韩十四郎中书兼封近诗示代书题赠》
颜子方敦行,支郎久住禅。中唐·作者:李端《寄畅当》
扃要政攸敦,防非道久尊。唐·作者:樊铸《及第后读书院咏物十首上礼部李侍郎 门扂》
薰兰敦久要,披雾转相亲。唐·作者:王熊《奉别张岳州说二首 其一》
去年八月哭微之,今年八月哭敦诗。唐·作者:白居易《寄刘苏州》
世间此恨偏敦我,天下何人不哭儿。唐·作者:白居易《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
敦诗说礼中军帅,重士轻财大丈夫。唐·作者:白居易《送陈许高仆射赴镇》
令君敦宿好,更为一裴回。唐·作者:崔备《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陆郎中》
谢朓宅荒山翠里,王敦城古月明中。唐·作者:许浑《酬郭少府先奉使巡涝见寄兼呈裴明府》
昔时兴圣帝,遗庙在敦煌。唐·作者:敦煌人作品《敦煌廿咏 其十 李庙咏》
英雄传贺拔,割据王敦煌。唐·作者:敦煌人作品《敦煌廿咏 其十六 贺拔堂咏》
敦煌数度访来人,握手千回问懿亲。唐·作者:佚名《非所寄王都护姨夫》
圣朝敦尔类,非独路人哀。唐·作者:李商隐《过姚孝子庐偶书》
缔构不应饶汉祖,奸雄何足数王敦。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宋二首 其一》
纯孝敦时俗,高风似古人。北宋·作者:王旦《赠淳于公归养》
共知省敛敦农事,信史腾芳纪圣游。北宋·作者:寇准《奉和御制郊外观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