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信方名字打分测算

皇甫信方五行解析

  年柱 月柱 日柱 时柱
公历生日 2025 5 22 13
农历生日 乙巳年 四月 廿五日 未时
生辰八字 乙巳 辛巳 辛卯 乙未
五行属相 木火 金火 金木 木土
97
皇甫信方的名字打分测试结果
结合五行、三才五格等综合因素计算的得分。

其他参考建议:

皇甫信方名字解释

【皇】[①][huáng][《廣韻》胡光切,平唐,匣。]“畠1”的今字。(1)大。(2)指天。(3)指天神。(4)君主;帝王。(5)旧时对封建王朝的尊称。(6)对先代的敬称。亦作考的省称。(7)“煌”的古字。辉煌;庄盛。(8)美好。(9)赞美;嘉许。(10)黄白色。一说,黄色。(11)指毛色黄白相杂的马。(12)四面无壁的室或堂。(13)鸟名。“凰”的古字。传说中的雌凤。(14)冠名。(15)草木之花。(16)同“匡”。匡正。(17)用同“況”。连词。表示进层的意思。(18)通“遑”。闲暇;空闲。(19)通“惶”。(20)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巩县西南。(21)姓。春秋郑有戌。见《左传·宣公十二年》。[②][wǎng][《集韻》羽兩切,上養,云。]通“暀1”。向往。
【甫】[①][fǔ][《廣韻》方矩切,上麌,幫。]亦作“父2”。(1)大;广大。参见“田”。(2)开始。(3)方才;刚刚。(4)古代国名。(5)指周代的卿士侯。(6)通“父”。古代为男子美称,多附于表字之后。(7)通“父”。对老年人的尊称,犹父老。(8)通“脯”。(9)通“乎”。(10)姓。春秋时郑有大夫假。见《史记·郑世家》。[②][bǔ][《集韻》彼五切,上姥,幫。]通“圃1”。见“2田”。
【信】[①][xìn][《廣韻》息晉切,去震,心。]亦作“孞1”。(1)诚实不欺。(2)守用,实践诺言。(3)果真,确实。(4)不发生差误;有规律。(5)表明;明确。(6)从,相。(7)知道;料到。(8)任意;听任。(9)符契,凭证。(10)使者;传送公文函件的人。(11)书。(12)消息,音讯。(13)谓连宿两夜。语出《诗·周颂·有客》:“有客宿宿,有客。”毛传:“一宿曰宿,再宿曰。”(14)引申谓两天。(15)即石。指砒霜。为剧毒药物。(16)装在器物中心的物件。如蜡烛的捻子、爆竹的引线等。(17)姓。[②][shēn][《集韻》升人切,平真,書。]亦作“孞2”。(1)通“伸”。伸直,伸长。(2)通“伸”。伸张。(3)通“身”。见“2圭”。
【方】[①][fāng][《廣韻》府良切,平陽,非。]“放3”的被通假字。(1)相并的两船;竹木编成的筏。亦指以舟、筏渡水。(2)并列,并排。(3)引申指一并;一齐。(4)等同;相当。(5)比拟;比喻。(6)比较;对比。(7)品类;类别。(8)形。与“圆”相对。(9)指大地。(10)向;位。(11)面。(12)旁边;一侧。(13)谓偏离中心。(14)四周围绕。亦指界限或界线。(15)地;地区。(16)古代计量面积用语。后加表示长度的数字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的意思。多用于计量土地。(17)上古指邦国。亦指古行政区的州。(18)境域;边境。参见“外”、“表”。(19)古代祭祀名。指秋祭四之神。(20)道理;常规。(21)法;略。(22)正;刚直。(23)辨别。参见“物”。(24)据有。(25)系缚。(26)古代指医卜星相等术。(27)子;剂。药。(28)子;剂。指处,开子。(29)子;剂。饮食、酿造等业上的配标准。(30)古代书写文字用的木版。(31)古谓掘土成坑为。(32)古人灼龟取兆,为兆名之一。(33)违背;违拗。(34)数学上一个数自乘若干次的运算法。(35)量词。用于体积和面积。体积一因计量物不同而不同:砂土一般以一丈、厚一尺为一,石头则以长、宽、高各一尺为一。面积除田亩外,其他面积一指一丈见。公制指平米或立米。(36)量词。古代田地的面积单位。有不同的定制。如宋熙宁五年,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清代札萨克图一亩则二百八十八弓,十亩为晌,四十五晌为。参阅《文献通考·田赋四》、《清史稿·食货志一·田制》。(37)量词。用于形的物体。(38)副词。始;才。(39)副词。将,将要。表未来。(40)副词。表示某种状态正在持续或某种动作正在进行。犹正。(41)副词。仅仅;仅只。(42)副词。却,反而。表示语气转折。(43)介词。当,在。(44)通“謗”。讥评。参见“人”。(45)周代北地名。在今陕西、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46)姓。[②][fáng][《廣韻》符切,平陽,奉。](1)通“房”。谷物初生尚未结实之谓。(2)通“防”。防御。[③][páng][《集韻》蒲光切,平唐,並。](1)通“旁”。广大;广博。(2)指遍及。(3)见“3羊”。(4)见“3皇”。[④][wǎng][《集韻》文紡切,上養,微。]见“4良”。[⑤][fēng]响度级单位。用表示的声音的响度级,数值上等于根据人耳判断为等响的1000赫纯音的声压级的分贝数。

皇甫信方名字五格解析

繁体:皇

笔画:9

五行:水

繁体:甫

笔画:7

五行:水

繁体:信

笔画:9

五行:金

繁体:方

笔画:4

五行:水

天格 人格 地格 外格 总格
【16】 【16】 【13】 【13】 【29】
【土】 【土】 【火】 【火】 【水】
【大吉】 【大吉】 【大吉】 【大吉】 【吉】
天格16的解析:天格是姓氏格,姓是祖辈流传下来的,其数理对人生的影响较弱。
天格像素
(厚重) 厚德载物,安富尊荣,财官双美,功成名就。 (大吉)
天格解析
反凶化吉象,得助,可成大业,富贵发达的好预兆。
诗曰:贵人得助天乙扶,为人之上有财富,众望所归事业成,不可贪色保安宁。

兴家得助的贵数。(大吉)
基业:天官、贵命、家杰、进田、学士、豪侠、基产。
家庭:春日花开,可望家庭圆满,男子有贤妻,女子不宜早婚。
健康:花草逢春,贵弱于色情,戒慎者可望安康。
含义:反凶化吉象。成首领,占上风,雅量厚重,豪侠足智多谋,善于协调,集名望。能服从,为大事大业可成,富贵发达的好表示。
人格16的解析:人格数又称主运格,是整个姓名的中心点,影响人一生的命运。
人格象素
(厚重) 厚德载物,安富尊荣,财官双美,功成名就。 (大吉)
人格解析
反凶化吉象,得助,可成大业,富贵发达的好预兆。
诗曰:贵人得助天乙扶,为人之上有财富,众望所归事业成,不可贪色保安宁。

兴家得助的贵数。(大吉)
基业:天官、贵命、家杰、进田、学士、豪侠、基产。
家庭:春日花开,可望家庭圆满,男子有贤妻,女子不宜早婚。
健康:花草逢春,贵弱于色情,戒慎者可望安康。
含义:反凶化吉象。成首领,占上风,雅量厚重,豪侠足智多谋,善于协调,集名望。能服从,为大事大业可成,富贵发达的好表示。
地格13的解析:地格数是前运格和基础运格,代表少年时期。
地格象素
(春日牡丹)才艺多能,智谋奇略,忍柔当事,鸣奏大功。 (大吉)
地格解析
智勇超群的大成功数,充满智慧是其特点。
诗曰:智略超群博学多,善事事路亦忍和,功业成就得富荣,艺才相身乐千锺。

智能超群的成功数。(大吉)
基业:大官、文昌、技艺、进财、学士、田产、财库。
健康:可能健全长寿、先天五行不和者不遇。
含义:富学艺才能,有智谋奇略,忍柔当事,任何难事皆巧于奏大功。为得享福贵荣华的好诱导,充满智满是其特点。(by senlon)
外格13的解析:外格通常指和社会上的关係的融洽程度。其数理对人生的影响较弱。
外格象素
(春日牡丹)才艺多能,智谋奇略,忍柔当事,鸣奏大功。 (大吉)
外格解析
智勇超群的大成功数,充满智慧是其特点。
诗曰:智略超群博学多,善事事路亦忍和,功业成就得富荣,艺才相身乐千锺。

智能超群的成功数。(大吉)
基业:大官、文昌、技艺、进财、学士、田产、财库。
健康:可能健全长寿、先天五行不和者不遇。
含义:富学艺才能,有智谋奇略,忍柔当事,任何难事皆巧于奏大功。为得享福贵荣华的好诱导,充满智满是其特点。(by senlon)
总格29的解析:总格数有称后运格,影响个人中年至晚年的命运。
总格象素
可获得意外成功发展,有名利双收的运气,基础稳固,平静安康,免于种种灾祸,可得幸福长寿。   (吉)
总格解析
有财力,有活动能力,但是不平不足的念头不断,欲望无止境,多失败。(女性用则不吉,婚姻不顺)
诗曰:欲望难足希望大,计谋成功财力来,猜疑妒忌性自改,如龙乘云时运开。

泉舟顺展的大立功数。(半吉)
基业:天官,太极,君臣,天厨,将星,财帛,文昌,深谋,富翁。
家庭;乏祖力,地格为时,有乏子息或不和。
健康:先天五行为金而三才善良者,可望安康,土火者弱病之虑。
含义:智谋优异,奏功受福之格,财力活动力俱备,成就大业之相,但是不足不平的念头不绝,任意行事,欲望无止境多易弄巧成拙,至于妇女,都流于男性,或者造成荒唐猜疑之灾,切要慎戒之。

皇甫信方名字的寓意

  • 拼音:huáng
  • 繁体:
  • 笔画:9
  • 部首:
康熙字典:
【午集中】【白字部】 皇; 康熙笔画:9; 页码:页786第14〔古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胡光切,音黃。【說文】大也。【風俗通】天也。【爾雅·釋天疏】尊而君之,則稱皇天。【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又【湯誥】惟皇上帝。【傳】皇,大。上帝,天也。 又三皇,伏犧,神農,黃帝是也。【尚書·序疏】稱皇者,以皇是美大之名。言大於帝也。【風俗通】三皇道德元泊,有似皇天,故稱曰皇。皇者,中也,光也,弘也。 又有天下者之通稱。【爾雅·釋詁】君也。【白虎通】號也。號之爲皇者,煌煌人莫違也。【書·呂 】皇帝淸問下民。【詩·大雅】皇王維辟。【春秋·繁露】德侔天地者稱皇帝。【蔡邕·獨斷】皇帝,至尊之稱也。上古天子庖犧氏,神農氏稱皇。堯,舜稱帝。夏,殷,周稱王。秦幷以爲號,漢因之不改。【前漢·高帝紀】漢王卽皇帝位,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又尊太公爲太上皇。【註】太上,極尊之稱。天子之父,故號曰皇。不預冶國,故不言帝。【明制】太子稱皇,諸王以下不稱皇,皇族各戚屬宗人府掌之。 又【禮·曲禮】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夫曰皇辟。【註】更設稱號,尊神異于人也。 又【宋史·眞宗紀】祥符五年,親祀玉皇於朝元殿。【註】玉皇,天帝聖號。又【鴻苞博蒐】佛一稱覺皇。 又【博雅】美也。【詩·大雅】思皇多士。 又【爾雅·釋言】皇正也。【詩·豳風】四國是皇。 又莊盛也。【儀禮·聘禮】賔入門皇。 又美盛貌。【詩·大雅】穆穆皇皇。 又猶煌煌也。【詩·小雅】皇皇者華。【爾雅·釋言】皇,華也。【疏】草木之華一名皇。 又猶熒熒也。【揚子·太 經】物登明堂,矞矞皇皇。 又猶栖栖也。【禮·檀弓】皇皇如有,望而弗至。 又於皇,歎美辭。【詩·周頌】於皇來牟。【註】於,音烏。 又聿皇,疾貌。【前漢·揚雄·校獵賦】武騎聿皇。 又遹皇,往來貌。【張衡·思 賦】察二紀五緯之綢繆遹皇。 又冠名。上畫羽飾也。【禮·王制】有虞氏皇而祭。 又屏風名。王坐所置也。【周禮·天官】掌次設皇邸。 又舞名。析五采羽,持以舞也。【周禮·地官】舞師掌敎皇舞。帥而舞旱暵之事。【註】皇或爲 。 又鳳皇,靈鳥也。【書·益稷】鳳皇來儀。【傳】雄曰鳳,雌曰皇。皇,通作凰。【集韻】亦作 。 又【爾雅·釋鳥疏】皇,一名黃鳥。俗呼爲黃離留。 又【爾雅·釋草疏】皇,一名守田。似燕麥子,如彫胡米,生廢田中。 又【埤雅】驪馬黃白曰皇。【詩·豳風】皇駁其馬。 又星名。【前漢·天文志】歲星,十月出,名天皇。又國皇星,大而赤。 又餘皇,舟名。【左傳·昭十七年】楚敗吳師,獲其乘舟餘皇。俗作艅艎。 又矞皇,神名。【前漢·司馬相如傳】前長離而後矞皇。【史記】作潏湟。 又冢前闕曰皇。【左傳·莊十九年】葬于絰皇。 又寢門闕曰皇。【左傳·宣十三年】屨及于窒皇。 又室無四壁曰皇。【前漢·胡建傳】列坐堂皇上。【博雅】作堭,非。 又 名。【詩·大雅】夾其皇 。 又山水名。【山海經】皇人之山,皇水出焉。 又地名。【春秋·昭二十二年】劉子單子以王猛居于皇。 又姓。【左傳疏】宋戴公子皇父,其子孫以皇爲氏。又皇甫,複姓。 又【諡法】靖民則法曰皇。 又與遑偟徨 通。【左傳·昭三十二年】不皇啓處。【詩·小雅】作遑。【爾雅·釋訓】作偟,暇也。【前漢·揚雄甘泉賦】溶方皇于西淸。【註】猶仿偟也。一作彷徨。 又【正韻】戸廣切,黃上聲。【禮·少儀】祭祀之美,齊齊皇皇。陸德明讀。 又【正韻】于放切,黃去聲。義同。徐邈讀。 又【集韻】羽兩切,音往。皇皇,祭祀之儀。【禮·少儀註】皇,讀如歸往之往。【疏】謂心所繫往,孝子祭祀,威儀嚴正,必有繼屬,故齊齊皇皇也。【詩·魯頌】烝烝皇皇。【箋】皇皇,當作暀暀。猶往往也。 【說文】本从自,始也。【徐曰】自,從也。故爲始也。今省作白。考證:〔【爾雅·釋天疏】尊而君子,則稱皇天。〕 謹照原文君子改君之。〔【爾雅·釋言】匡正也。〕 謹照原文文義匡改爲皇。〔【前漢·天文志】太歲,十月出,名天皇。〕 謹照原文太歲改歲星。

  • 拼音:
  • 繁体:
  • 笔画:7
  • 部首:
康熙字典:
【午集上】【用字部】 甫; 康熙笔画:7; 页码:页756第02【唐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正韻】斐古切, 音斧。【說文】男子美稱也。【禮·檀弓】臨諸侯畛於鬼神曰:有天王某甫。【疏】某是天子之字,甫是男子美稱也。【儀禮·士冠禮】永受保之,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當。【註】甫是丈夫之美稱。孔子爲尼甫,周大夫有嘉甫,宋大夫有孔甫。【雜記疏】甫,且也。五十以伯仲,是正字。二十之時曰某甫,是且字。言且爲之立字也。 又【爾雅·釋詁】甫,大也。【詩·小雅】倬彼甫田。傳甫田謂天下田。【箋】甫之言丈夫也。明乎彼太古之時,以丈夫稅田也。 又【玉篇】始也。 又【廣韻】衆也。【博雅】甫甫,衆也。【詩·大雅】魴鱮甫甫。 又【爾雅·釋詁】甫,我也。 又國名。【詩·大雅】維申及甫,維周之翰。【箋】甫甫,侯也。 又地名。【詩·小雅】東有甫草,駕言行狩。【箋】甫草者,甫田之草也。鄭有圃田,今開封府中牟縣西圃田澤是也。【春秋·定十年】冬,齊侯衞侯鄭游速,會于安甫。【穀梁傳·昭二十三年】吳敗頓胡沈蔡 許之師于雞甫。【註】雞甫,楚地。 又山名。【詩·魯頌】徂來之松,新甫之栢。【傳】新甫,山也。 又章甫,冠名。【禮·郊特牲】章甫,殷道也。 又姓。【風俗通】甫侯之後,周甫瑕,明甫轍,甫輊。又皇甫,複姓。宋戴公之子曰皇父,因命族曰皇父。至秦攺爲皇甫。 又【集韻】彼五切,音補。種菜曰圃,或省作甫。考證:〔【釋文】甫之言大也。〕 謹按釋文甫之言大也卽鄭箋,别本已引鄭箋可以不引别本,謹改爲傳甫田謂天下田。

  • 拼音:xìn
  • 繁体:
  • 笔画:9
  • 部首: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字部】 信; 康熙笔画:9; 页码:页105第25〔古文〕 【唐韻】息晉切【集韻】【正韻】思晉切, 音訊。愨也,不疑也,不差爽也。【易·繫辭】人之所助者,信也。【左傳·僖七年】守命共時之謂信。又【爾雅·釋地】大蒙之人信。【註】地氣使然也。 又【左傳·莊三年】一宿爲舍,再宿爲信。【詩·豳風】于女信處。又【周頌】有客信信。【註】四宿也。 又符契曰信。【前漢·平帝紀】漢律,諸乗傳者持尺五木轉信。【註】兩行書繒帛,分持其一。出入關,合之乃得過。或用木爲之。【後漢·竇武傳】取棨信閉諸禁門。【註】棨,有衣戟也。 又古人謂使者曰信。與訊通。【史記·韓世家】 軫說楚王,發信臣,多其車,重其幣。【司馬相如·諭巴蜀檄】故遣信,使曉諭百姓。 又州名。唐置信州,卽今廣信府。 又姓。信陵君無忌之後。又複姓。【何氏姓苑】有信都,信平二氏。 又【集韻】【正韻】 升人切。與申同。【易·繫辭】往者,屈也。來者,信也。【詩·邶風】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又同身。【周禮·春官】侯執信圭,伯執躬圭。【註】信圭,刻人形伸也。躬圭,刻人形屈也。 又叶斯鄰切,音新。【詩·小雅】庶民弗信。叶上親。◎按《正韻》云:韓王信本與淮隂侯同名,嫌誤讀作新。今《敘傳》韓信音新,是信本有平、去兩音,其讀平者亦音,而非叶矣。
诗词来源:
还恐裁缝罢,无达交河。隋末唐初·作者:虞世南《中妇织流黄》
黍稷良非贵,明德惟馨。隋末唐初·作者:褚亮《祭方丘乐章 顺和》
自怜书断,空瞻鸿雁飞。唐初·作者:王绩《在边三首 其一》
汤年旱,山燋金石流?唐初·作者:王绩《山家夏日九首 其二》
芳辰追逸趣,禁苑多奇。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帝京篇十首 其五》
定果熏修真秘密,心莫作等閒看。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缺题赞》
无人高洁,谁为表予心。初唐·作者:骆宾王《在狱咏蝉》
攀折聊将寄,军中音稀。初唐·作者:卢照邻《折杨柳》
人幽在长,萤出向昭阳。唐初·作者:刘方平《班婕妤》
十旬无破块,九土康哉。唐初·作者:李峤《雨》
缁衣久擅美,祖德悠哉。唐初·作者:李峤《诗》
岭上行人绝,关中音稀。初唐·作者:宋之问《江行见鸬鹚》
良时同此,岁晚迹难双。唐初·作者:陈子昂《群公集毕氏林亭》
人生固有命,天道无言。唐初·作者:陈子昂《宴胡楚真禁所》
荡子戍辽东,连年不通。武周·作者:郑遂初《别离怨》
咿嚘不可,以此败怀王。唐·作者:张说《过怀王墓》
岩突金银台,登攀美哉!唐·作者:韦元旦《五言奉和姚元崇相公过楼岩寺诗》
那堪音断,流涕望阳关。初唐·作者:崔湜《折杨柳》
玉关芳断,兰闺锦字新。初唐·作者:刘允济《怨情》
荷叶生幽渚,芳华在兹。唐·作者:张九龄《饯济阴梁明府各探一物得荷叶》

  • 拼音:fāng
  • 繁体:
  • 笔画:4
  • 部首:
康熙字典:
【卯集下】【方字部】 方; 康熙笔画:4; 页码:页481第03〔古文〕 【唐韻】府良切【集韻】【韻會】分房切, 音芳。【說文】倂船也。象兩舟省總頭形。或从水作汸。【詩·周南】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傳】方,泭也。【釋文】小筏曰泭。【爾雅·釋水】大夫方舟。【註】倂兩船。【史記·酈食其傳】方船而下。【註】謂 船也。 又【易·坤卦】六二直方大。【註】地體安靜,是其方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圜者中規,方者中矩。【淮南子·天文訓】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 又【易·觀卦】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疏】省視萬方。【詩·大雅】監觀四方。【周禮·天官·冢宰】辨方正位。【註】別四方。【釋文】視日景,以別東西南北四方,使有分別也。【禮·內則】敎之數與方名。【註】方名,如東西也。 又【易·未濟】君子以愼辨物居方。【疏】各居其方,皆得安其所。【詩·大雅】萬邦之方,下民之王。【箋】方,猶嚮也。【疏】諸言方者,皆謂居在他所,人嚮望之,故云:方,猶嚮也。 又道也。【易·恆卦】君子以立不易方。【註】方,猶道也。【禮·樂記】樂行而民鄕方。【註】方,猶道也。又【易·復卦】后不省方。【註】方,猶事。【疏】不省視其方事也。 又術也,法也。【易·繫辭】方以類聚。【疏】方謂法術性行。【左傳·昭二十九年】官修其方。【註】方,法術。 又放也。【書·堯典】方命圯族。【釋文】方,放也。 又有之也。【詩·召南】維鵲有巢,維鳩方之。【傳】方,有之也。 又今也。【詩·秦風】方何爲期。【箋】方今以何時爲還期。【莊子·天地篇】方且本身而異形。【註】凡言方且者,言方將有所爲也。 又穀始生未實也。【詩·小雅】旣方旣皁。【箋】方,房也。謂孚甲始生而未合時也。 又倂也。【儀禮·鄕射禮】不方足。【註】方,猶倂也。 又旁出也。【儀禮·大射禮】左右曰方。【註】方,旁出也。 又板也。【儀禮·聘禮】不及百名,書於方。【註】方,板也。【禮·中庸】布在方策。【註】方,板也。策, 也。 又常也。【禮·檀弓】左右就養無方。【註】方,猶常也。 又文也。【禮·樂記】變成方謂之音。【註】方,猶文章也。 又義之宜也。【左傳·隱三年】臣聞愛子,敎之以義方。又【閔二年】授方任能。【註】方百事之宜也。 又比方也。【論語】子貢方人。【何晏註】比方人也。 又【博雅】方,大也,正也。 又祭名。【詩·小雅】以社以方。【傳】迎四方氣於郊也。 又地名。【詩·小雅】侵鎬及方。【註】鎬,方,皆北方地名。 又姓。【詩·小雅】方叔涖止。【傳】方叔,卿士也。 又官名。【周禮·夏官·司馬】職方氏,土方氏,懷方氏,合方氏,訓方氏,形方氏。【前漢·朱雲傳註】尚方,少府之屬官也,作供御器物。 又醫方。【史記·扁鵲傳】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前漢·郊祀志】少君者,故深澤侯人主方。【註】侯家人主方藥也。 又【廣韻】【集韻】 符方切,音房。方與,縣名。【前漢·高帝紀】沛公攻胡陵方與。【註】音房預,屬山陽郡。 又【集韻】蒲光切,音旁。彷或作方。【前漢·揚雄傳】方皇於西淸。【註】方皇,猶彷徨也。 又文紡切。蝄或作方。【周禮·夏官·方相氏】敺方良。【註】方良,罔兩也。木石之怪夔罔兩。【張衡·東京賦】腦方良。【註】方良,草澤之神也。○按《說文》作蝄蜽。 又【集韻】甫兩切,音倣。效也。 又【韻補】叶膚容切【道藏·左夫人歌】騰躍雲景轅,浮觀霞上空。霄軿縱橫舞,紫蓋記靈方。
诗词来源:
稼穑良所重,复悦丰年。隋末唐初·作者:虞世南《发营逢雨应诏》
言是东骑,来寻南陌车。隋末唐初·作者:褚亮《咏花烛》
山川万里隔,劳七尺身。隋末唐初·作者:法琳《辞诀友人诗》
颓龄一已驻,验大椿秋。隋末唐初·作者:慧净《与英才言聚赋得升天行》
终藉叔孙礼,知皇帝尊。隋末唐初·作者:魏徵《赋西汉》
周文定策,秦帝即焚书。唐初·作者:王绩《独坐》
日落西山暮,知天下空。唐初·作者:王绩《咏怀》
世人无所识,谁知寸心?唐初·作者:王绩《读《真隐传》见披裘公及汉滨老父因题四韵》
固阳阴正密,侍族□和。唐初·作者:王绩《同蔡学士君知咏云》
忽见黄花吐,知素节回。唐初·作者:王绩《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
百年随分了,未羡陟壶。唐初·作者:王绩《独坐》
知物华处,偏在上林春。隋末唐初·作者:许敬宗《五言侍宴延庆殿集同赋得花间鸟一首应诏》
崇朝浃宇,宸盼俯凝旒。隋末唐初·作者:许敬宗《奉和咏雨应诏》
累日投分,兹夕谅无归。隋末唐初·作者:许敬宗《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赋一字得归》
沧池流稍洁,仙掌露漙。初唐·作者:杨师道《初秋夜坐应诏》
讵知拥彗,逢子敬惟桑。唐初·作者:崔善为《荅王无功冬夜载酒乡馆》
韦编断仍续,缥帙舒还卷。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帝京篇十首 其二》
去兹郑卫声,雅音可悦。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帝京篇十首 其四》
岂必汾河曲,为欢宴所。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帝京篇十首 其六》
结浪冰初镜,在径菊丛。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秋暮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