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梁现邕名字打分测算

谷梁现邕五行解析

  年柱 月柱 日柱 时柱
公历生日 2025 5 20 21
农历生日 乙巳年 四月 廿三日 亥时
生辰八字 乙巳 辛巳 己丑 乙亥
五行属相 木火 金火 土土 木水
78
谷梁现邕的名字打分测试结果
结合五行、三才五格等综合因素计算的得分。

其他参考建议:

谷梁现邕名字解释

【谷】[①][gǔ][《廣韻》古禄切,入屋,見。](1)山间的水流。(2)泛指江河的支流。(3)山间流水的通道。(4)水流会聚的地方。(5)山间深凹的低地,多有出口与山外相通。(6)古时多以为山中夹道的名称。(7)井中容水之处。(8)中医学名词。常与“谿”并称。指肢体肌肉之间相互接触的缝隙或凹陷部位,为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处所。(9)见“神”。(10)通“穀”。庄稼和粮食的总称。(11)通“鞫”。困穷。引申为困境。(12)姓。(13)“穀”的简化字。[②][yù][《廣韻》余蜀切,入燭,以。]见“2渾”、“吐渾”。[③][lù][《廣韻》盧切,入屋,來。]见“3蠡王”。
【梁】[①][liáng][《廣韻》吕張切,平陽,來。]亦作“樑1”。(1)桥。(2)筑桥,架桥。(3)断水捕鱼的堰。(4)河堤,堤堰。(5)屋。木结构屋架中专指顺着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长木。通常也指檩。(6)泛指横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7)物体或人体上拱起或成弧形的部分。(8)指冠上横脊。封建时代区分官阶的冠饰。(9)见“糲”。(10)古代九州中的州名之一。(11)山名。(12)古地名。春秋时周邑,后入楚。在今河南省临汝县境。(13)古国名。周时诸侯国。(14)古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即魏。魏惠王时迁都大,因称。(15)朝代名。南朝萧衍(武帝)所建。公元502-557年。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16)朝代名。五代朱温(太祖)所建,史称後。公元907-923年。都大,今河南省开封市。(17)通“粱”。(18)通“諒”。(19)通“掠”。(20)姓。
【现】[①][xiàn][《廣韻》胡甸切,去霰,匣。]“1”的繁体字。(1)显露;出。(2)在,眼前。(3)眼前实有的;当时可以拿出的。参见“現境”、“現款”。(4)当即;临时。(5)特指款。(6)实
【邕】[①][yōng][《廣韻》於容切,平鍾,影。](1)城郭四面有水,环抱而成池。(2)古州名。在今广西南宁一带。(3)通“雍”。和睦。(4)通“壅”。堵塞。(5)通“壅”。培土,栽培。

谷梁现邕名字五格解析

繁体:穀

笔画:7

五行:木

繁体:梁

笔画:11

五行:火

繁体:現

笔画:8

五行:水

繁体:邕

笔画:10

五行:木

天格 人格 地格 外格 总格
【18】 【23】 【22】 【17】 【40】
【金】 【火】 【木】 【金】 【水】
【大吉】 【大吉】 【凶】 【半吉】 【凶】
天格18的解析:天格是姓氏格,姓是祖辈流传下来的,其数理对人生的影响较弱。
天格像素
(铁镜重磨)权威显达,博得名利,且养柔德,功成名就。 (大吉)
天格解析
有志竟成的内外吉数,一旦立志必排除万难,博得名利。但自我心过强。
诗曰:有志竟成事皆通,智谋发展有威望,过刚遭难咸柔德,博得名利大成功。

有志竟成的内外吉数。(大吉)
基业:将星、文昌、太极、畜产,财帛,技艺。
家庭:有祖宗荫庇之。心慈口硬,宜守和不可望园满。
健康:心身健全如万年蛇,可望长寿。
含义:铁石心发达运具备,有权力、智谋。志向一立,必破诸难,博得名利。但自我心强,乏包涵力。要戒坚刚,诱发非难。宜养柔德,且惧险勿临,则目的贯彻,功名成就。
人格23的解析:人格数又称主运格,是整个姓名的中心点,影响人一生的命运。
人格象素
(壮丽) 旭日东升,壮丽壮观,权威旺盛,功名荣达。女性不宜此数。 (大吉)
人格解析
旭日东升的发育旺盛数,伟大的领导运,权力旺盛,感情锐利可爱。(女性用则不吉,婚姻不顺)
诗曰:旭日东升势壮当,男属头领女寡向,终至荣达功名显,龙虎添翼声势强。

旭日东升发育旺盛数。(大吉)
基业:首领、君臣、暗禄、财库、进宅、学士。
家庭;男人园地,女人则零落,人格此数多克夫。
含义:伟大昌隆之运。威势冲天之象,微贱出身,逐渐长大,终至首领。有如凯旋之将,猛虎添翼之势。权力旺盛,致胜事业,功名荣达,大志大业可成。但平常气血强旺,临事恐过度而为憾。然而感情锐利,壮丽可爱,实属贵重的运数。但女性有此则不及此,其理由同于二十一数,妇女凡主运以及他格有此数者,难免转成零落而绣榻悲寒也。
地格22的解析:地格数是前运格和基础运格,代表少年时期。
地格象素
(秋草逢霜)秋草逢霜,困难疾弱,虽出豪杰,人生波折。 (凶)
地格解析
秋草逢霜,徒劳无功,百事不如意,人生多波折。
诗曰:秋草逢霜不如意,不平不满却难依,逆境挫折意志薄,身世凋零心过劳。

秋草逢霜的斗争数。(凶)
基业:远洋、天乙,君臣,将星、劫赌,市财。
健康:常有暗疾,三好四怯或医短命。
含义;百事不如意,志向半途而废,多属懦弱,正职秋草逢霜之象,困难,病弱无气力,陷孤独,逆境不平常,但也有伟人,豪杰有此数者,不过其人生多波折。
外格17的解析:外格通常指和社会上的关係的融洽程度。其数理对人生的影响较弱。
外格象素
(刚强) 权威刚强,突破万难,如能容忍,必获成功。  (半吉)
外格解析
权威刚强,有己无人,以至于与人不和,如避开此短处则为大吉。
诗曰:突破万难权威高,刚性固执如英豪,须事谨慎守和平,可得大功福绵绵。

突破万难的刚柔兼备数。(半吉)
基业:天宫、将星、威武、艺术、文明。
家庭:女性若能教养女德,贤慧者可望园满。
健康:心身健康,可望长寿。
含义:权威刚强,有已无人,以至与人不和,如善于避开此短处,则为大吉。意志坚定,具突破万难的气节是其最大的优点。如过于无理任性,恐反成失败,如果立志勇往向前,必成功而建大业。若陷过刚而变固执,必招厄患,切要警戒。妇女有此数者易流于男性化,如果能涵养女德,存心温和,福禄自然随之。但先天条件弱的妇女,反要用此数为妥。
总格40的解析:总格数有称后运格,影响个人中年至晚年的命运。
总格象素
成功运被极度压抑,不能有所伸张,因不满之结果,易患脑疾、肺病,甚至有自杀之可能。   (凶)
总格解析
富智能威力,但含不逊之心,缺乏威望,宜平和保守。
诗曰:谨慎保安勿自骄,智谋胆略又显晓,批难变转冒险处,刑场遭难孤独悲。

谨慎治安的豪胆迈进数。(凶)
基业:将星,文昌,学士,豪杰,胆量,凶灾,祸厄,劫财
家庭:亲情远淡,兄弟分离。
健康;凶病,胃病外伤,三才善良者可弥补。
含义:富智谋,有心机,然含不逊之心,乏声望,易受诽谤功击,外于浮沉协凶的歧路上,好危险投资,依其他运关系,有酿刑伤罪。犯病者有陷病弱,独短命者,有爱动反招失败,故为进而招祸。

谷梁现邕名字的寓意

  • 拼音:
  • 繁体:
  • 笔画:7
  • 部首:
康熙字典:
【酉集中】【谷字部】 谷; 康熙笔画:7; 页码:页1189第01【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古祿切,音穀。【說文】泉出通川爲谷。从水半見,出於口。【韻會】兩山閒流水之道也。【爾雅·釋水】水注谿曰谷。【疏】謂山谷中水註入 谿也。【易·井卦】井谷射鮒。【註】谿谷出水,從上注下。【公羊傳·僖三年】桓公曰:無障谷。【註】水注川曰谿,注谿曰谷。【禮·祭法】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財用也。【老子·道德經】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又谷水。【管子·度地篇】山之溝一有水一無水者,命曰谷水。 又暘谷,日所出處。昧谷。日所入處。【書·堯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 又【集韻】窮也。【詩·大雅】進退維谷。【疏】谷謂山谷,墜谷,是窮困之義。 又【廣韻】養也。【老子·道德經】谷神不死。 又【爾雅·釋天】東風謂之谷風。【詩·邶風】習習谷風。【詩詁】風出谷中也。【疏】谷之言穀。穀,生也。生長之風也。【前漢·王莽傳】其夕穀風迅疾。【師古曰】卽谷風。 又【韻會】竹溝曰谷。【前漢·律歷志】黃帝使伶倫取竹之解谷。【註】解,脫也。谷,溝也。取竹之無谷節者,一說解谷,昆侖之北谷名也。 又壑谷,窟室也。【左傳·襄三十年】鄭伯有爲窟室夜飮,朝者曰:公焉在,其人曰:吾公在壑谷。【註】地室也。 又人足內踝前後一寸陷中,曰然谷穴。【奇經考】隂蹻之脈,起于跟中足少陽然谷穴之後。 又地名。【春秋·定十年】公會齊侯于夾谷。【杜註】卽祝其也。 又郡縣名。【前漢·地理志】上谷郡,秦置。【魏書·地形志】谷陽縣,屬 留郡。 又山名。【山海經】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國。 又姓。漢有谷永。又複姓。金有夾谷謝奴。【金·國語姓氏解】夾谷曰仝。 又【廣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 音欲。義與《說文》《爾雅》同。 又姓。北魏有谷渾氏。又吐谷渾氏。【金壷字考】音突浴魂。 又【廣韻】【集韻】【韻會】 盧谷切,音鹿。【史記·匈奴傳】置左右谷蠡王。【註】谷蠡,音鹿離。 又叶乞約切,音却。【史記·龜筴傳】有介之蟲,置之谿谷。收牧人民,爲之城郭。 又叶魚律切,音聿。【易林】鹿畏人匿,俱入深谷。命短不長,爲虎所得。 【音學五書】山谷之谷,雖有穀、欲二音,其實欲乃正音。《易》井谷,陸德明一音浴,《書》暘谷,一音欲,《左傳》南谷中,一音欲,《史記·樊噲傳》橫谷,《正義》音欲,《貨殖·傳》谷量牛馬,索隱音欲,苦縣《老子銘》書谷神作浴神是也。轉平聲則音臾,上聲則音與,去聲則音裕。今人讀谷爲穀而加山作峪,乃音裕,非。考證:〔【公羊傳·僖三年】桓公曰,無障谷。【註】水注川曰溪,注溪曰谷。〕 謹照原文溪改谿。〔【左傳·襄三十年】鄭伯爲窟室夜飮,朝者曰,公安在,其人曰,吾公在壑谷。【註】地室也。〕 謹照原文鄭伯下增有字。安在改焉在。

  • 拼音:liáng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 梁;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528第01〔古文〕 渿【唐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 音良。【說文】水橋也。【禮·月令】孟冬謹關梁。【詩·大雅】造舟爲梁。【爾雅·釋地】梁莫大于溴梁。 又石絕水爲梁。【詩·衞風】在彼淇梁。【禮·王制】獺祭魚,然後虞人入澤梁。 又魚梁,水堰也。堰水爲關空,承之以笱,以捕魚。梁之曲者曰罶。【詩·齊風】敝笱在梁。【小雅】胡逝我梁。 又【爾雅·釋地】隄謂之梁。又屋脊柱曰棟,負棟曰梁。【爾雅·釋宮】楣謂之梁。 又冠梁,冠上橫脊也。【漢大官令】冠兩梁。 又陸梁。【揚雄·甘泉賦】帶干將而秉玉戚兮,飛蒙茸而走陸梁。【註】陸梁,亂走貌。 又跳梁。【莊子·逍遙遊】貍狌東西跳梁,中于機辟。 又彊梁。【金人銘】彊梁者不得其死。【後漢·禮儀志】神名,能食鬼。 又大梁,西方之宿。【爾雅·釋天】大梁,昴也。 又州名。【書·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 又國名。周平王封少子康于夏陽,是謂梁伯。 又大梁,地名。【史記】魏惠王徙治大梁。 又山名。【詩·大雅】奕奕梁山。 又呂梁,水名。【莊子·達生篇】孔子觀于呂梁。 又都梁,香草名,澤蘭也。【荆州記】都梁山下生蘭草,因以爲名。 又姓。【廣韻】出安定、天水、河南三望。周梁鱣,漢梁鴻。複姓,梁丘、梁由。考證:〔【詩·小雅】敝笱在梁。【又】胡逝我梁。〕 謹照原文小雅改齊風。又字改小雅。〔【爾雅·釋天】大梁,昴星。〕 謹照原文昴星改昴也。〔【晉語】魏惠王徙都大梁。〕 謹按晉語無徒都大梁之文,今照史記魏世家將晉語改爲史記。都字改爲治字。

  • 拼音:xiàn
  • 繁体:
  • 笔画:8
  • 部首:
康熙字典:
【午集上】【玉字部】 現;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728第21【集韻】【正韻】 形甸切,音見。【集韻】玉光。 又【正韻】顯也,露也。【抱朴子至理卷】或形現往來。 又【集韻】胡典切,音蜆。石之次玉者。
诗词来源:
秦朝朗圣人星,远表吾师德至灵。隋末唐初·作者:李世民《赞姚秦三藏罗什法师诗》
皇心满尘界,佛迹虚空。唐·作者:赵彦昭《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
鳞鳞碧玉色,寂寂如来。唐·作者:浑惟明《谒圣容》
碧落千山万仞,藤萝相接次连溪。唐·作者:寒山《诗三百三首 其一百九十四》
空王初受逞神功,四钵须臾一重。唐·作者:陆龟蒙《奉和袭美开元寺佛钵诗》
人中林下,名自有闲忙。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夏日西霞寺书怀寄张逸人》
慧日流光重抱戴,瑞云频绕五花成。唐末·作者:张瑜《感应诗五十六字》
旋机体骨,何用更沉吟。五代·作者:道怤《悟玄颂》
万法泯时全体,三乘分处假安名。五代·作者:常察《尘异》
笔端尽寰区事,堪把长悬在户庭。五代·作者:伍乔《观华夷图》
金雀每从云里,异香多向夜深闻。后周·作者:释延寿《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 其一》
尽冥心境界,资持全固道根株。后周·作者:释延寿《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 其三》
罗汉攀枝呈梵相,岩僧倚树真形。后周·作者:释延寿《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 其四》
入内讲经千佛,跏趺对御六龙寒。南宋·作者:郑起《次照晦岩韵》
机关俱寂默,始知明鉴照昏蒙。北宋·作者:赵炅《缘识 其四十一》
法境常清五十里,妙莲今几千重。北宋·作者:王化基《送僧归护国寺 其二》
清凉解洗枝头露,变能飞钵底龙。北宋·作者:王化基《送僧归护国寺 其二》
略于歌舞地,聊宰官身。北宋·作者:文彦博《昨夜饮散未眠偶成拙颂录呈武功寺丞若犹未弃无惜开示》
居守意勤当应,不须祇到虎溪还。北宋·作者:文彦博《留守端明尚书远示赠阇梨渐师诗依韵和成》
片帆云里,知是贡賨船。北宋·作者:陶弼《五溪》

  • 拼音:yōng
  • 繁体:
  • 笔画:10
  • 部首: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字部】 邕;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1268第06【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於容切,音雍。【說文】邑四方有水,自邕城池者是也。 又【集韻】竭塞也。與壅同。【前漢·王莽傳】邕河水不流。 又【正韻】和也。與雍同。【晉書·桑虞傳】閨門邕穆。 又【韻會】州名。秦桂林郡,唐置邕州。 【正字通】邕雍雝壅,古俱通用。
诗词来源:
会葬知元伯,看碑识蔡。唐·作者:张说《李工部挽歌三首 其二》
农桑子云业,书籍蔡家。唐·作者:耿湋《题杨著别业》
炭火湖滢,山晴紫竹凉。五代·作者:贯休《赠景和尚院》
唐李监应留后迹,汉蔡想是前身。北宋·作者:陈抟《喜英公大师挂锡太华》
散为郎吏同元稹,羞见都人看李。北宋·作者:王禹偁《阙下言怀上执政 其二》
药石好携灵运句,素筠留得蔡书。北宋·作者:李虚己《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其三》
韡韡棣开无并萼,雁去破初行。北宋·作者:邵雍《伤二舍弟无疾而化 其一》
管已闻图像祭,广源无复纳降旗。北宋·作者:沈辽《复作过商翁墓 其三》
旋剔苍苔辨陈迹,李词翰亦依稀。北宋·作者:郭祥正《石室后游》
君胜宜为夫子后,林宗不愧蔡碑。北宋·作者:苏轼《孔长源挽词二首 其一》
自愧非王粲,人惊得蔡。北宋·作者:华镇《挽兖守程大卿四首 其三》
南亭障久消兵,莫厌扁舟万里行。北宋·作者:张耒《送丁宣德赴州佥判》
表表今词伯,古德人。宋·作者:汪藻《河中使君莫少卿挽诗二首 其一》
檐间噪乌鹊,窗下集渠。北宋·作者:李彭《喜得京师书信》
满眼西风空溅泪,何心忍读蔡碑。宋·作者:沈与求《曾逢原挽词 其二》
会同白句吟披锦,冷笑文卖得钱。北宋·作者:欧阳澈《和前韵勉子贤学诗》
错倒蔡屣,初无匡鼎诗。北宋·作者:董颖《呈泽中明府》
险韵旧联韩子句,直词今称蔡铭。南宋·作者:陈渊《邓季明挽词三首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