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槀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4
  • 拼音:gǎo
  • 繁体:
  • 笔画:14
  • 部首:

槀字寓意

【槀】 gǎo 同“槁”。

槀字解释

【槀】[①][gǎo]同“槁1”。[②][kào]同“槁2”。[③][kǎo]同“槁3”。[④][gǎo][《廣韻》古老切,上晧,見。](1)草。通“稾”。(2)引申为草率,简略。参见“4殯”、“4葬”。(3)见“4本”。(4)箭干。(5)姓。金有氏。见《金史·隐逸传·宋可》。

槀字诗词来源

【槀】槁项同枯木,丹心等死灰。唐初·作者:王绩《北山》
去岁左迁夜郎道,琉璃砚水长枯槁。盛唐·作者:李白《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
少年努力纵谈笑,看我形容已枯槁。唐·作者:杜甫《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年少纷如陌上尘,不见吾瓢尽枯槁。唐·作者:皎然《荅韦山人隐起龙文药瓢歌》
每叹二疏不足道,复言四皓常枯槁。唐·作者:卢象《紫阳真人歌》
看郎强健能几时,年过六十还枯槁。中唐·作者:陈羽《古意》
芳处亦将枯槁同,应缘遭化未施功。唐·作者:施肩吾《早春游曲江》
筋骨坚强返枯槁,截舌人间不须道。唐·作者:无名氏《汉祖天师口诀》
一似路傍相逢着,须臾不免槁分离。唐·作者:敦煌曲子《失调名 其七 须大拿太子度男女十一首》
临樽只解醉醺酣,对镜方知渐枯槁。唐·作者:成都醉道士《示胡二郎歌》
耳闻争战还倾覆,眼见妍华成枯槁。中唐·作者:吕岩《赠刘方处士》
但令心似莲花洁,何必身将槁木齐。五代·作者: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 其十九》
真貌枯槁言朴略,衲衣烂黑烧岳痕。五代·作者:贯休《经旷禅师院》
高峰枯槁骨偏峭,野树扶疏叶未摧。唐·作者:李山甫《山中病后作》
一榻蠹鱼今槁死,千年别鹤旧经游。唐·作者:欧阳董《读书台》
万株枯槁怨亡隋,似吊吴台各自垂。五代至宋初·作者:孙光宪《杂曲歌辞 其四 杨柳枝》
容颜枯槁元非病,亭沼消疏不是贫。后周·作者:释延寿《山居诗 其十一》
但愿甘霖慰枯槁,岂知衰朽得神怜。北宋·作者:王挺之《至道初元六月不雨为民冒暑乞灵龙湫投辞未竟云气已作雷雨继之》
阶前槁叶惊寒雨,天际孤鸿答迥砧。北宋·作者:杨亿《直夜》
永夜潜思槁木身,蓬仙门馆渐经旬。北宋·作者:释重显《辞于秘丞》

槀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槀】【辰集中】【木字部】 槀;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545第16【唐韻】【集韻】【韻會】 苦浩切,音考。【說文】枯木。一作槁。【易·說卦】離爲火,其于木也爲科上槁。【註】草木空中者,必枯槁也。 又乾魚謂之槀。【禮·曲禮】槀魚曰商祭。【註】槀,乾也。與《周禮》辨魚物爲鱻薧之薧同。 又【集韻】口到切,音靠。義同。 又【唐韻】古老切,音縞。槀本,藥名也。【荀子·大略篇】蘭茝藁本。 又枯槀之槀,亦讀作縞。【禮·樂記】止如槀木。 又積也。【左傳·哀三年】富父槐去表之槀,道還公宮。 又與藁通。【馬融·長笛賦】持箭槀而莖立。【註】箭、槀,二竹名。藁字原从竹,作竹下槀。考證:〔【禮·曲禮】祭槀魚曰商。〕 謹照原文改槀魚曰商祭。

与槀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槀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槀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