蕈字的含义
蕈字的解释
蕈
- 五行:木
- 康熙笔画:18
- 拼音:xùn
- 繁体:蕈
- 笔画:15
- 部首:艹
蕈字寓意
【蕈】蕈 xùn 〔蕈树〕常绿乔木,高十余米。叶侧卵形,结蒴果。为优质木材。 生长在树林里或草地上的某些高等菌类植物,伞状,种类很多,有的可食,有的有毒:毒蝇蕈。香蕈。松蕈。
蕈字解释
【蕈】[①][xùn][《廣韻》慈荏切,上寢,從。]菌类植物。生林木中或草地上,种类很多。可食者如香蕈等,有毒者如毒蝇蕈等。
蕈字诗词来源
【蕈】担头何物带山香,一箩白蕈一箩栗。五代·作者:贯休《深山逢老僧二首 其二》
伊余本是胡为者,采蕈锄茶在穷野。五代·作者:贯休《别杜将军》
乡馔雨馀收白蕈,客樽秋后对红英。北宋·作者:曾巩《送英州苏秘丞》
食蕈由来胜茹芝,十年此味望晴霓。北宋·作者:强至《宋周士以新蕈为惠并示佳句依韵和答》
天下风流笋饼餤,人间济楚蕈馒头。北宋·作者:苏轼《约吴远游与姜君弼吃蕈馒头》
夏休便可车轮去,菌蕈秋肥趁及尝。北宋·作者:释德洪《夏日同安示阿崇诸衲子》
黄耳蕈生斋钵富,白头韭出客盘新。南宋·作者:陆游《野馈》
黄耳蕈生殊自喜,白头韭长复何求。南宋·作者:陆游《对食作》
小瓮秫醅虽未熟,后园楮蕈已堪烹。南宋·作者:陆游《秋思十首 其五》
箭萌蛰藏待时雨,桑蕈菌蠢惊春雷。南宋·作者:陆游《戏咏乡里食物示邻曲》
土膏松暖都渗入,蒸出蕈花团戢戢。南宋·作者:杨万里《蕈子》
笋蕈初萌杞采纤,燃松自煮供亲严。南宋·作者:赵密夫《三脆面》
玉盆清丝缕杨柳,陇西菘蕈江南鲜。元·作者:刘诜《丙辰岁晏无营友人有赋十题者戏效其体 其五 侯邸春盘》
深山菌蕈纷贡数,山泽相逢尽筐筥。元·作者:洪希文《食蕈子》
分渠宰相食万钱,饭有蕈羹多谢天。元·作者:洪希文《食蕈子》
母心欲尝黄耳蕈,儿啼往诉霜楮身。元·作者:佚名《省掾杨善甫孝养其母母冬月欲蕈求之不得忽得之楮木人以为孝感所致》
猪耳蕈供黄粟饭,猫头笋煮红豆糜。元末明初·作者:舒頔《题山中所有》
木蕈作羹流箸滑,溪鱼酿鲊透苞香。明·作者:林弼《和韩南胜二首 其一》
八月蕈花明似雪,嚼来滋味淡还浓。明·作者:徐居正《岑上人言山中四味。求予诗。走书以赠 其三》
秋雨松山落叶深,蕈花蒸出玉森森。明·作者:徐居正《谢籍田金判官饷松蕈》
伊余本是胡为者,采蕈锄茶在穷野。五代·作者:贯休《别杜将军》
乡馔雨馀收白蕈,客樽秋后对红英。北宋·作者:曾巩《送英州苏秘丞》
食蕈由来胜茹芝,十年此味望晴霓。北宋·作者:强至《宋周士以新蕈为惠并示佳句依韵和答》
天下风流笋饼餤,人间济楚蕈馒头。北宋·作者:苏轼《约吴远游与姜君弼吃蕈馒头》
夏休便可车轮去,菌蕈秋肥趁及尝。北宋·作者:释德洪《夏日同安示阿崇诸衲子》
黄耳蕈生斋钵富,白头韭出客盘新。南宋·作者:陆游《野馈》
黄耳蕈生殊自喜,白头韭长复何求。南宋·作者:陆游《对食作》
小瓮秫醅虽未熟,后园楮蕈已堪烹。南宋·作者:陆游《秋思十首 其五》
箭萌蛰藏待时雨,桑蕈菌蠢惊春雷。南宋·作者:陆游《戏咏乡里食物示邻曲》
土膏松暖都渗入,蒸出蕈花团戢戢。南宋·作者:杨万里《蕈子》
笋蕈初萌杞采纤,燃松自煮供亲严。南宋·作者:赵密夫《三脆面》
玉盆清丝缕杨柳,陇西菘蕈江南鲜。元·作者:刘诜《丙辰岁晏无营友人有赋十题者戏效其体 其五 侯邸春盘》
深山菌蕈纷贡数,山泽相逢尽筐筥。元·作者:洪希文《食蕈子》
分渠宰相食万钱,饭有蕈羹多谢天。元·作者:洪希文《食蕈子》
母心欲尝黄耳蕈,儿啼往诉霜楮身。元·作者:佚名《省掾杨善甫孝养其母母冬月欲蕈求之不得忽得之楮木人以为孝感所致》
猪耳蕈供黄粟饭,猫头笋煮红豆糜。元末明初·作者:舒頔《题山中所有》
木蕈作羹流箸滑,溪鱼酿鲊透苞香。明·作者:林弼《和韩南胜二首 其一》
八月蕈花明似雪,嚼来滋味淡还浓。明·作者:徐居正《岑上人言山中四味。求予诗。走书以赠 其三》
秋雨松山落叶深,蕈花蒸出玉森森。明·作者:徐居正《谢籍田金判官饷松蕈》
蕈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蕈】【申集上】【艸字部】 蕈;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057第09【唐韻】慈荏切,尋上聲。菌生木上。 又【玉篇】蕈,地菌也。 又水名。【水經注】洮水又北出門峽,歷求厥川,蕈川水注之。 又【集韻】徐心切,音尋。【陸雲詩】思樂葛藟,薄采其蕈。疾彼攸遠,乃孚惠心。 又通覃。【五經文字】《詩》葛覃,亦作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