獌字的含义
獌字的解释
獌
- 五行:
- 康熙笔画:15
- 拼音:màn
- 繁体:獌
- 笔画:14
- 部首:犭
獌字寓意
【獌】獌 màn 古书上说的一种狼一类的野兽,像狸。
獌字解释
【獌】[①][màn][《廣韻》莫半切,去换,明。][《廣韻》莫還切,平删,明。][《廣韻》無販切,去願,微。]亦作“1”。亦作“1”。亦作“1”。兽名。似狸,狼属。《尔雅·释兽》:“貙獌似貍。”郝懿行义疏:“貙、獌非二物也。《釋文》引《字林》:'獌,狼屬,一曰貙'是矣。”《说文·犬部》:“獌,狼屬。”段玉裁注:“《釋獸》曰:'貙似貍',郭云:'今貙虎也,大如狗,文似貍。'《釋獸》又曰:'貙似貍。'郭云:'今山民呼貙虎之大者爲貙豻。'按,郭語則二條一物也。”《宋书·谢灵运传》:“山上則猨、、狸、獾、犴、獌、猰。”原注:“獌,似獾而長,狼之屬,一曰貙。”唐柳宗元《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泥沙潛虺蜮,榛莽鬭豺獌。”童宗说注:“﹝獌﹞,狼屬,似狸。”一说虎属。
獌字诗词来源
【獌】没有查到相关诗词
獌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獌】【巳集下】【犬字部】 獌;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717第18【唐韻】舞販切【集韻】無販切, 音萬。【說文】狼屬也。【廣韻】獌狿,獸長百尋。【爾雅·釋獸】貙獌,似貍。【疏】字林云:貙似貍而大,一名獌。【廣韻】或作 。【集韻】通作蟃。 又【廣韻】【集韻】 莫半切,音縵。義同。【廣韻】或作 。【集韻】亦作 。 又【廣韻】母官切【集韻】謨官切, 音瞞。義同。【集韻】或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