恂字的含义
恂字的解释
恂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10
- 拼音:xún
- 繁体:恂
- 笔画:9
- 部首:忄
恂字寓意
【恂】恂 xún 相信:“且恂士师之言可也”。 畅通:恂达。 〔恂恂〕a.担心的样子,如“吾恂恂而起,视其缶”;b.谦恭谨慎的样子,如“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c.同“循循”。 恐惧,惶急:恂惧。
恂字解释
【恂】[①][xún][《廣韻》相倫切,平諄,心。]亦作“悛2”。(1)信,相信。(2)的确,确实。(3)温恭貌。参见“恂恂”。(4)恐惧貌。参见“恂慄”、“恂懼”。(5)畅达。参见“恂達”。[②][shùn][《集韻》輸潤切,去稕,書。](1)急遽。(2)眨眼。参见“恂2目”。
恂字诗词来源
【恂】湘西不得归关羽,河内犹宜借寇恂。唐·作者:杜甫《奉寄章十侍御》
凤凰衔诏与何人,善政多才宠寇恂。唐·作者:钱起《送张员外出牧岳州》
暂来此地非多日,明主那容借寇恂。唐·作者:方干《睦州吕郎中郡中环溪亭》
先生居前三子后,恂恂如在汾河湄。北宋·作者:石介《乙亥冬富春先生以老儒醇师居我东齐济北张泂明远楚丘李缊仲渊皆服道就义与介同执弟子之礼北面受其业因作百八十二言相勉》
雍人欲把寇恂借,益部已叹廉公迟。北宋·作者:黄庶《送杨侍读自长安之蜀》
囷仓穰穰逢康岁,闾里恂恂有古风。北宋·作者:曾巩《郡斋即事二首 其一》
行止恂恂众所褒,东南佳誉映时髦。北宋·作者:曾巩《酬柳国博》
期年定有周堪诏,父老无劳借寇恂。北宋·作者:刘攽《送光禄吕卿知怀州》
儿童共喜重迎伋,父老相欢许借恂。北宋·作者:朱长文《次韵公权喜太守再留》
使君爱物能如此,闾巷当时合借恂。北宋·作者:彭汝砺《丰湖 其二》
地僻借恂恨无由,高文摛秀春华抽。北宋·作者:舒亶《粹老使君前被召约往它山谒善政侯祠既不果以书见抵谓可叹惜并示广德湖新记因成长句奉寄》
江干千骑送朱轮,父老无缘借寇恂。北宋·作者:释道潜《程公辟给事罢会稽道过钱塘因以诗见赠 其二》
孰知简易归刘向,谁使循良作寇恂。北宋·作者:陈师道《寄亳州何郎中二首 其二》
自愧卑飞徒衮衮,过蒙高义最恂恂。北宋·作者:冯山《和李献甫见寄》
白头破褐恂阇黎,硬白高谈岂易知。宋·作者:晁说之《答恂阇黎乞浆》
定知当宁思龚遂,政恐攀舆借寇恂。宋·作者:洪炎《福州程使君止戈堂二首 其二》
凤凰衔诏与何人,善政多才宠寇恂。唐·作者:钱起《送张员外出牧岳州》
暂来此地非多日,明主那容借寇恂。唐·作者:方干《睦州吕郎中郡中环溪亭》
先生居前三子后,恂恂如在汾河湄。北宋·作者:石介《乙亥冬富春先生以老儒醇师居我东齐济北张泂明远楚丘李缊仲渊皆服道就义与介同执弟子之礼北面受其业因作百八十二言相勉》
雍人欲把寇恂借,益部已叹廉公迟。北宋·作者:黄庶《送杨侍读自长安之蜀》
囷仓穰穰逢康岁,闾里恂恂有古风。北宋·作者:曾巩《郡斋即事二首 其一》
行止恂恂众所褒,东南佳誉映时髦。北宋·作者:曾巩《酬柳国博》
期年定有周堪诏,父老无劳借寇恂。北宋·作者:刘攽《送光禄吕卿知怀州》
儿童共喜重迎伋,父老相欢许借恂。北宋·作者:朱长文《次韵公权喜太守再留》
使君爱物能如此,闾巷当时合借恂。北宋·作者:彭汝砺《丰湖 其二》
地僻借恂恨无由,高文摛秀春华抽。北宋·作者:舒亶《粹老使君前被召约往它山谒善政侯祠既不果以书见抵谓可叹惜并示广德湖新记因成长句奉寄》
江干千骑送朱轮,父老无缘借寇恂。北宋·作者:释道潜《程公辟给事罢会稽道过钱塘因以诗见赠 其二》
孰知简易归刘向,谁使循良作寇恂。北宋·作者:陈师道《寄亳州何郎中二首 其二》
自愧卑飞徒衮衮,过蒙高义最恂恂。北宋·作者:冯山《和李献甫见寄》
白头破褐恂阇黎,硬白高谈岂易知。宋·作者:晁说之《答恂阇黎乞浆》
定知当宁思龚遂,政恐攀舆借寇恂。宋·作者:洪炎《福州程使君止戈堂二首 其二》
恂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恂】【卯集上】【心字部】 恂;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383第18【唐韻】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須倫切, 音荀。【說文】信心也。从心旬聲。【書·立政】廸知忱恂。【傳】恂,信也。 又樂也,慄也。【增韻】嚴謹貌。又溫恭貌。 又信實之貌。【後漢·召馴傳】德行恂恂召伯春。 又通作悛。【前漢·李廣傳】恂恂如鄙人。【史記】作悛悛。 亦通作洵。【詩·鄭風】泃美且都。古作恂。 又【集韻】松倫切,音旬。恂恂,善誘也。【莊子·徐無鬼】恂然棄而走。郭象讀。 又【五音集韻】聳尹切,音筍。嚴慄也。 又【集韻】【類篇】【韻會】【正韻】 須閏切,音峻。【大學】恂,慄也。鄭氏讀。 又【集韻】輸閏切,音瞬。恂然,遽也。【列子·黃帝篇】怵然有恂日之志。【何承天·纂文】吳人呼瞬目爲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