檚字的含义
檚字的解释
檚
- 五行:
- 康熙笔画:17
- 拼音:chǔ
- 繁体:檚
- 笔画:17
- 部首:木
檚字寓意
【檚】檚 chǔ 古同“楚”。
檚字解释
【檚】[①][chǔ][《廣韻》創舉切,上語,初。][《廣韻》瘡據切,去御,初。]亦作“椘1”。亦作“檚1”。(1)木名。又名牡荆。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干坚劲,可做杖。(2)泛指丛莽。(3)古代的刑杖或督责生徒的小杖。(4)拷打。(5)痛苦。(6)酸痛、疼痛。(7)齐整;清晰。(8)鲜艳,华丽。(9)伧俗,粗俗。(10)谓粗糙。参见“楚鞋”、“楚服”。(11)丛生。参见“楚木”。(12)古国名。芈姓。始祖鬻熊。西周时立国于荆山一带,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周人称为荆蛮。后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王城)。春秋战国时国势强盛,疆域由湖北、湖南扩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为五霸七雄之一。战国末,渐弱,屡败于秦,迁都陈(今河南淮阳),又迁寿春(今安徽寿县)。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参阅《史记·楚世家》。(13)古国名。秦楚之际,自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至汉六年(公元前201年),八年之间,先陈胜起兵于蕲,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自号楚王;后襄彊、景驹及熊心(即怀王)亦自号楚王;汉元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汉六年国除。参阅《文献通考·封建六》。(14)古国名。五代时十国之一。马殷开创。马殷据今湖南之地,受後梁封为楚王,都长沙,疆域曾达广西东部。后为南唐所灭。历六主、四十五年(公元907--951年)。参阅《新五代史·楚世家》。(15)姓。春秋晋有楚隆。见《左传·哀公二十年》。宋有楚建中。见《宋史》本传。
檚字诗词来源
【檚】楚荆骸骨遭掘发。鞭辱腐尸耻难雪。先秦·作者:无名氏《穷劫曲》
声传海内威远邦。称霸穆桓齐楚庄。先秦·作者:无名氏《河梁歌》
牛兮努力食细草,大臣在尔侧,吾当与尔适楚国。春秋卫国·作者:宁戚《饭牛歌》
吴刀楚制为佩袆。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舞歌词四首 其一》
荆王流叹楚妃泣。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舞歌词四首 其三》
楚桂胡盐芼芳卉。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九 需雅》
掩抑摧藏张女弹,殷勤促柱楚明光。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一》
阳阿奏兮激楚流。南梁·作者:萧统《歌》
三王楚楚尽琳琅。未若济南备圆方。南北朝·作者:无名氏《时人为安丰中山济南三王语》
本持纤腰惑楚宫,暂回舞袖惊吴市。陈朝·作者:江总《新入姬人应令诗》
金樽送曲韩娥起,玉柱调弦楚妃叹。陈朝·作者:江总《宛转歌》
非关曾入楚王宫,直为相思腰转细。隋末唐初·作者:蔡瑰《夏日闺怨》
燕赵蛾眉旧倾国,楚宫腰细本传名。初唐·作者:杨师道《阙题》
避灾朝穿晋帝屋,逃乱夜入楚王城。唐初·作者:李峤《宝剑篇》
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初唐·作者: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
楚水澶溪征战事,吴塞乌江辛苦地。初唐·作者:乔知之《羸骏篇》
汉女弹弦怨离别,楚王兴歌苦征战;初唐·作者:刘希夷《死马赋》
欲向楼中萦楚练,还来机上裂齐纨。初唐·作者:刘希夷《捣衣篇》
倾国倾城汉武帝,为云为雨楚襄王。初唐·作者:刘希夷《公子行》
声传海内威远邦。称霸穆桓齐楚庄。先秦·作者:无名氏《河梁歌》
牛兮努力食细草,大臣在尔侧,吾当与尔适楚国。春秋卫国·作者:宁戚《饭牛歌》
吴刀楚制为佩袆。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舞歌词四首 其一》
荆王流叹楚妃泣。南朝宋·作者:鲍照《代白纻舞歌词四首 其三》
楚桂胡盐芼芳卉。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九 需雅》
掩抑摧藏张女弹,殷勤促柱楚明光。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一》
阳阿奏兮激楚流。南梁·作者:萧统《歌》
三王楚楚尽琳琅。未若济南备圆方。南北朝·作者:无名氏《时人为安丰中山济南三王语》
本持纤腰惑楚宫,暂回舞袖惊吴市。陈朝·作者:江总《新入姬人应令诗》
金樽送曲韩娥起,玉柱调弦楚妃叹。陈朝·作者:江总《宛转歌》
非关曾入楚王宫,直为相思腰转细。隋末唐初·作者:蔡瑰《夏日闺怨》
燕赵蛾眉旧倾国,楚宫腰细本传名。初唐·作者:杨师道《阙题》
避灾朝穿晋帝屋,逃乱夜入楚王城。唐初·作者:李峤《宝剑篇》
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初唐·作者: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
楚水澶溪征战事,吴塞乌江辛苦地。初唐·作者:乔知之《羸骏篇》
汉女弹弦怨离别,楚王兴歌苦征战;初唐·作者:刘希夷《死马赋》
欲向楼中萦楚练,还来机上裂齐纨。初唐·作者:刘希夷《捣衣篇》
倾国倾城汉武帝,为云为雨楚襄王。初唐·作者:刘希夷《公子行》
檚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檚】【辰集中】【木字部】 檚;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557第09【篇海】創祖切,音楚。檟檚也。【正字通】俗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