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祫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1
  • 拼音:xiá
  • 繁体:
  • 笔画:10
  • 部首:

祫字寓意

【祫】 xiá 古代天子或诸侯把远近祖先的神主集合在太庙里进行祭祀。

祫字解释

【祫】[①][xiá][《廣韻》侯夾切,入洽,匣。]古代天子诸侯宗庙祭礼之一。集合远近祖先的神主于太祖庙大合祭。三年丧毕时举行一次,次年禘祭后又举行一次,以后每五年一次。

祫字诗词来源

【祫】大祫休成庆泽新,广庭宣制宠臣邻。北宋·作者:韩琦《祫享加恩押班宣制》
绣祫不当毡毳用,玉关宁为犬羊开。北宋末·作者:周紫芝《追和向苏州舟次京口闻召诸公简朝中知旧》
吴蚕上箔儿女祫,喧嚣众口中有谍。元末明初·作者:王彝《己酉练圻寓舍咏雪》
祧庙有灵归祫祭,议曹无力预官寮。明·作者:李东阳《次青溪岁暮祫享韵》
深杯对酒频烧烛,坐上轻寒透祫衣。明·作者:费宏《再和閒斋韵 其一》
尊酒况逢寒食候,祫衣初试舞雩春。明·作者:王渐逵《初访中洞山八咏 其六》
时呼绿祫过关内,更挟朱唇乞醉乡。明·作者:徐渭《蝇声 其二》
风吹新叶落人间,织女为我裁春祫。明·作者:宗臣《新春二日同助甫过峻伯夜酌共赋洽字》
嗣岁之朝祫祭行,丰年欲向孔皆迎。明末清初·作者:郭之奇《祫祭陪祀四首 其一》
昔日家园春始阑,祫衣爱点丹鳞蜿。明末清初·作者:王夫之《广落花诗三十首 其三十》
家鸡野鹜莫分别,聚讼纷然议禘祫。清·作者:汤右曾《题悔馀芦塘放鸭图同钱石臣用鸭字》
晓牖轻寒侵祫袍,登临纵目兴偏豪。清·作者:弘历《御园深秋 其一》
祫衣喜著单衣换,吟务那侵几务忙。清·作者:弘历《秋澄斋》
祫祭由来重四时,躬亲岁暮企追思。清·作者:弘历《岁暮祫祭太庙礼成述事》
鸿龙运斗促流年,祫祀仍临此吉蠲。清·作者:弘历《岁暮祫祭太庙礼成志感》
衣用祫纱破晨爽,帽垂氂毳却炎饕。清·作者:弘历《幸避暑山庄启跸之作》
迩常躬祭值冬烝,祫祀恒亲奉豆豋。清·作者:弘历《孟冬时享太庙礼成述事》
今年春入祫前日,奏凯行将返大军。清·作者:弘历《戊申春帖子 其三》
轻舆飒爽欲换祫,念有跻攀仆从臣。清·作者:弘历《夏日万寿山》
来孙展函缅劳绩,太室一脉承禘祫。清·作者:弘历《恭瞻太祖皇帝甲胄作歌》

祫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祫】【午集下】【示字部】 祫;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843第05【唐韻】侯夾切【集韻】【韻會】轄夾切【正韻】胡夾切, 音洽。【說文】大合祭先祖親疏遠近也。【公羊傳·文二年】大事者何,大祫也。大祫者何,合祭也。毀廟之主, 於太祖,未毀廟之主,皆升合食於太祖。【禮·王制】天子犆礿,祫禘,祫嘗,祫烝。○按凡合祭曰祫,禘嘗烝皆合祭,故皆言祫。據此則知天子別無祫祭。凡諸經傳所言祫皆指禘、嘗、烝之祭也。但烝、嘗二祭,止太祖及羣廟,而禘則上追太祖所自出,下及毀廟之主,其祫較烝、嘗爲大,故《春秋》於文二年八月之禘,書爲大事,而《公羊》釋之爲大祫也。互詳禘字註。

与祫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祫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祫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