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字的含义
蝦字的解释
蝦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15
- 拼音:xiā
- 繁体:蝦
- 笔画:15
- 部首:虫
蝦字寓意
【蝦】蝦 xiā
蝦字解释
【蝦】[①][xiā][《集韻》虚加切,平麻,曉。]“虾1”的繁体字。(1)节肢动物。体表有透明软壳,腹部由多个环节构成,有许多附肢。生活在水中,会跳跃,捕食小虫。种类很多,有对虾、龙虾、青虾等,均可食。(2)像虾一样弯曲。(3)满语对侍卫的称呼。(4)通“霞”。[②][há][《廣韻》胡加切,平麻,匣。]亦作“蛤2”。“虾2”的繁体字。青蛙和蟾蜍的统称。
蝦字诗词来源
【蝦】较斧开林驱虎豹,施罟截港捕鱼虾。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四》
不如侬家任挑达,草屩捞虾富春渚。盛唐·作者:王维《赠吴官》
洞庭春色悲公子,虾菜忘归范蠡船。唐·作者:杜甫《赠韦七赞善》
翠楼春酒虾蟆陵,长安少年皆共矜。唐·作者:皎然《杂曲歌辞 长安少年行》
钑镂银盘盛炒虾,镜湖莼菜乱如麻。唐·作者:顾况《和知章诗》
虾蟆跳过雀儿浴,此纵有鱼何足求。中唐·作者:韩愈《赠侯喜》
暂动还休未可期,虾行蛭渡似皆疑。中唐·作者:韩愈《赠侯喜》
鱼虾遇雨腥盈鼻,蚊蚋和烟痒满身。唐·作者:白居易《臼口阻风十日》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唐·作者:白居易《琵琶行》
劳将素手捲虾须,琼室流光更缀珠。唐·作者:陆畅《帘》
鱼虾舞浪狂鳅鲲,龙蛇胆战登鸿门。中唐·作者:张碧《鸿沟》
红虾青鲫紫芹脆,归去不辞来路长。唐·作者:许浑《沧浪峡》
金色虾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唐·作者:不详《僖宗时童谣》
绣楹夜夜箔虾须,象榻重重簟湘水。唐·作者:无名氏《夏》
堂内月娥横剪波,倚门肠断虾须隔。唐·作者:无名氏《小苏家》
虾蟆蟆,叩头莫语人闻声,扬州虾蚬忽得便。中唐·作者:卢仝《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其二十 客请虾蟆》
独自佳,禅味朝餐不用虾。唐·作者:傅翕《独自诗二十章 其十四》
玉女控拢苍獬豸,山童提挈白虾蟆。中唐·作者:吕岩《七言 其三十》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中唐·作者:吕岩《大云寺茶诗》
不如侬家任挑达,草屩捞虾富春渚。盛唐·作者:王维《赠吴官》
洞庭春色悲公子,虾菜忘归范蠡船。唐·作者:杜甫《赠韦七赞善》
翠楼春酒虾蟆陵,长安少年皆共矜。唐·作者:皎然《杂曲歌辞 长安少年行》
钑镂银盘盛炒虾,镜湖莼菜乱如麻。唐·作者:顾况《和知章诗》
虾蟆跳过雀儿浴,此纵有鱼何足求。中唐·作者:韩愈《赠侯喜》
暂动还休未可期,虾行蛭渡似皆疑。中唐·作者:韩愈《赠侯喜》
鱼虾遇雨腥盈鼻,蚊蚋和烟痒满身。唐·作者:白居易《臼口阻风十日》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唐·作者:白居易《琵琶行》
劳将素手捲虾须,琼室流光更缀珠。唐·作者:陆畅《帘》
鱼虾舞浪狂鳅鲲,龙蛇胆战登鸿门。中唐·作者:张碧《鸿沟》
红虾青鲫紫芹脆,归去不辞来路长。唐·作者:许浑《沧浪峡》
金色虾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唐·作者:不详《僖宗时童谣》
绣楹夜夜箔虾须,象榻重重簟湘水。唐·作者:无名氏《夏》
堂内月娥横剪波,倚门肠断虾须隔。唐·作者:无名氏《小苏家》
虾蟆蟆,叩头莫语人闻声,扬州虾蚬忽得便。中唐·作者:卢仝《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 其二十 客请虾蟆》
独自佳,禅味朝餐不用虾。唐·作者:傅翕《独自诗二十章 其十四》
玉女控拢苍獬豸,山童提挈白虾蟆。中唐·作者:吕岩《七言 其三十》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中唐·作者:吕岩《大云寺茶诗》
蝦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蝦】【申集中】【虫字部】 蝦;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090第15【唐韻】胡加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加切, 音遐。【說文】蝦蟆也。【史記·龜筴傳】月爲 而相佐,見食于蝦蟆。【前漢·武帝紀】元鼎五年秋,鼃蝦蟆鬭。【酉陽雜俎】蝦蟆無腸。 又蝦蟆護,鳥名。【酉陽雜俎】南山下有鳥,名蝦蟆護,多在田中,頭有冠,色蒼足赤,形似鷺。 又車名。【南史·殷琰傳】前右軍杜叔寶等 勸琰同逆,帝遣劉勔西討之,作大蝦蟆車,載土,牛皮蒙之,推以塞塹。 又蝦蛤,獸名。【司馬相如·上林賦】格蝦蛤。見蛤字註。 又【集韻】虛加切,音鰕。蟲名。 又【篇海】與鰕通。【爾雅翼】蝦多鬚,善游而好躍。今閩中五色蝦,長尺餘,具五色。梅蝦,梅雨時有之。蘆蝦,靑色,相傳蘆葦所變。泥蝦,稻花變成,多在泥田中。又蝦姑,狀如蜈蚣,一名管蝦。【洞冥記】有丹蝦,長十丈,鬚長八尺,其鼻如鋸。【張衡·南都賦】駮蝦委蛇。考證:〔【張衡·南都賦】蛟蝦委蛇。〕 謹照原文蛟改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