蝠字的含义
蝠字的解释
蝠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15
- 拼音:fú
- 繁体:蝠
- 笔画:15
- 部首:虫
蝠字寓意
【蝠】蝠 fú 〔蝙蝠〕见“ 蝙”。
蝠字解释
【蝠】[①][fú][《廣韻》方六切,入屋,非。](1)见“蝙蝠”。(2)用同“蝮”。参见“蝠蛇”。
蝠字诗词来源
【蝠】当有岩前白蝙蝠,迎君日暮双来飞。盛唐·作者:李颀《送王道士还山》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中唐·作者:韩愈《山石》
千年鼠化白蝙蝠,黑洞深藏避网罗。唐·作者:白居易《山中五绝句 洞中蝙蝠》
真珠帘断蝙蝠飞,燕子巢空萤火入。中唐·作者:元稹《月暗》
有鸟有鸟众蝙蝠,长伴佳人占华屋。中唐·作者:元稹《有鸟二十章 其九》
斗鼠上堂蝙蝠出,玉琴时动倚窗弦。唐·作者:李商隐《夜半》
黄昏飞尽白蝙蝠,茶火数星山寂然。唐·作者:李郢《题惠山》
鵁鶄夜警池塘冷,蝙蝠昼飞楼阁空。唐末·作者:吴融《无题》
蝙蝠亦能知日月,凤鸾那肯啄腥臊。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骄侈》
相从继烛何须问,蝙蝠飞时日正晨。北宋·作者:苏轼《至济南,李公择以诗相迎,次其韵二首 其二》
土人顿顿食藷芋,荐以薰鼠烧蝙蝠。北宋·作者:苏轼《闻子由瘦》
屈伸久已效熊虎,倒挂渐拟同蝙蝠。北宋·作者:苏辙《子瞻闻瘦以诗见寄次韵》
二十二年看仙飞,一朝化作蝙蝠去。北宋·作者:黄庭坚《长短星歌》
蝙蝠倒悬徒颉顽,猕猴徐步漫趑趄。宋·作者:晁说之《洪泽守闸和二十二弟韵》
醉归半路飞蝙蝠,馀兴中宵伴蚯蚓。北宋·作者:唐庚《受代有日呈谭勉翁谢与权》
往来一气何须问,蝙蝠飞时日正晨。宋·作者:邓肃《送春》
下马敲门扁蝠飞,乱鸦啼晚客还归。宋·作者:胡寅《同单令游延明寺》
一任檐牙沸蝙蝠,忍将明镜照狐狸。南宋·作者:李石《秋夜待月》
飞残蝙蝠灯留壁,啼尽栖鸦日到窗。南宋·作者:罗时用《留蓝溪驿》
花木禅房都不见,但馀蝙蝠昼群飞。南宋·作者:范成大《乌戍密印寺》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中唐·作者:韩愈《山石》
千年鼠化白蝙蝠,黑洞深藏避网罗。唐·作者:白居易《山中五绝句 洞中蝙蝠》
真珠帘断蝙蝠飞,燕子巢空萤火入。中唐·作者:元稹《月暗》
有鸟有鸟众蝙蝠,长伴佳人占华屋。中唐·作者:元稹《有鸟二十章 其九》
斗鼠上堂蝙蝠出,玉琴时动倚窗弦。唐·作者:李商隐《夜半》
黄昏飞尽白蝙蝠,茶火数星山寂然。唐·作者:李郢《题惠山》
鵁鶄夜警池塘冷,蝙蝠昼飞楼阁空。唐末·作者:吴融《无题》
蝙蝠亦能知日月,凤鸾那肯啄腥臊。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骄侈》
相从继烛何须问,蝙蝠飞时日正晨。北宋·作者:苏轼《至济南,李公择以诗相迎,次其韵二首 其二》
土人顿顿食藷芋,荐以薰鼠烧蝙蝠。北宋·作者:苏轼《闻子由瘦》
屈伸久已效熊虎,倒挂渐拟同蝙蝠。北宋·作者:苏辙《子瞻闻瘦以诗见寄次韵》
二十二年看仙飞,一朝化作蝙蝠去。北宋·作者:黄庭坚《长短星歌》
蝙蝠倒悬徒颉顽,猕猴徐步漫趑趄。宋·作者:晁说之《洪泽守闸和二十二弟韵》
醉归半路飞蝙蝠,馀兴中宵伴蚯蚓。北宋·作者:唐庚《受代有日呈谭勉翁谢与权》
往来一气何须问,蝙蝠飞时日正晨。宋·作者:邓肃《送春》
下马敲门扁蝠飞,乱鸦啼晚客还归。宋·作者:胡寅《同单令游延明寺》
一任檐牙沸蝙蝠,忍将明镜照狐狸。南宋·作者:李石《秋夜待月》
飞残蝙蝠灯留壁,啼尽栖鸦日到窗。南宋·作者:罗时用《留蓝溪驿》
花木禅房都不见,但馀蝙蝠昼群飞。南宋·作者:范成大《乌戍密印寺》
蝠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蝠】【申集中】【虫字部】 蝠;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090第05【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方六切,音福。【爾雅·釋鳥】蝙蝠,服翼。詳蝙字註。 又與蝮通。【後漢·崔琦傳·外戚箴】蝠蛇其心,縱毒不辜。【註】卽蝎蝠也。 又【唐韻古音】方墨切。【陳思王·蝙蝠賦】吁何姦氣,生兹蝙蝠。形殊性詭,每變常式。行不由足,飛不假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