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摑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5
  • 拼音:guāi
  • 繁体:
  • 笔画:13
  • 部首:

摑字寓意

【摑】 guāi 见“掴”。

摑字解释

【摑】[①][guó][《廣韻》古獲切,入麥,見。]“掴1”的繁体字。用巴掌拍打;打耳光。

摑字诗词来源

【摑】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中唐·作者:卢仝《示添丁》
朕兆生兮与未生,蓦口掴弓无罪过。五代末·作者:朗上座《葛藤歌》
如今口使谁人掴,纵使掴弓复何责?五代末·作者:朗上座《葛藤歌》
羌夷奔走若奴婢,剺面童子嗔可掴。北宋·作者:黄庶《送李室长庆州宁觐》
生嫌蒿艾昏泪眦,宁强掴搭酸吟腕。北宋·作者:毛滂《出都寄二苏》
素娥于我本无情,任渠惊见掴掌咍。南宋·作者:陈著《中秋月下醉笔》
牧儿旁坐少肋力,掴以指掌麾以肱。宋末元初·作者:方一夔《续憎苍蝇》
解绦脱帽穷碧落,以掌疾掴东西倾。元·作者:袁桷《天鹅曲》
鸣机裂下绷忽解,掴掴一弗声闻廊。元·作者:揭祐民《绣妇行》
拟议不来遭一掴。元末明初·作者:梵琦《渔家傲》
指挥天外凌云鹄,掌掴山东盖世豪。明·作者:金时习《大言》
使君扪腹千卷书,那能血掴黄金鱼。明·作者:王世贞《民兵行》
虬髯主人马上客,手掴中原血华赤。明·作者:王世贞《题十八学士春宴图》
笑他一掴脩罗掌,规取双轮作耳鬟。明末清初·作者:钱谦益《题陈阶六振衣千仞冈小像》
春蚓掴泥涂草圣,角巾栖蝶垫林宗。明末清初·作者:彭孙贻《春郊再和百旃 其二》
扪颈连头疑赘肉,拦腮掴掌认精魂。明末清初·作者:王夫之《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其三十七》
沉沉中夜自一掴,不快而辱生愁嗔。清·作者:黎简《苦热行》
秦王虬髯一尺铁,提槊亲掴中原血。清·作者:邵长蘅《解仲长画十八学士图歌》

摑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摑】【卯集中】【手字部】 摑;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449第22【唐韻】【集韻】【韻會】 古獲切,音幗。批也,打也。亦作 。或作 。 又掌耳也。與 同。 又【正韻】古伯切,音虢。義同。

与摑字同音的字

与摑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摑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