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植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拼音:zhí
  • 繁体:
  • 笔画:12
  • 部首:

植字寓意

【植】 zhí 栽种:种。培。栽树。 树立:立。志(立志)。 戮住,竖起:耳。 生物的一大类,谷类、花草、树木等的统称:物。被。保。 古代军中监督工事的将官:“华元为,巡功。

植字解释

【植】[①][zhí][《廣韻》常職切,入職,禪。][《廣韻》直吏切,去志,澄。](1)户。门外闭时用以加锁的中立直木。(2)木柱。(3)引申为支柱,根本。(4)特指筑城墙两端所竖的木柱。(5)特指悬挂蚕箔的柱子。(6)棱角。(7)直。与横、曲、歪斜相对。(8)刚强。(9)物;草木。(10)种;栽种。(11)插。(12)生长。(13)树立;建立。(14)直立。(15)拄,倚扶。《论语·微子》:“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其杖而芸。”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倚也。”一说为立。朱熹集注:“,立之也。”(16)扶。(17)行列。(18)主持者。监督工事的将领。(19)心志。(20)置。放置;设置。(21)通“殖”。瘠弱。(22)姓。明有以进;清有敏槐。

植字诗词来源

【植】黎人耕植于义圃,君子翱翔于礼园。北周·作者:庾信《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九》
罚有三星植键上,两咸夹罚似房状。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四 东方七宿》
文章曹植波澜阔,服食刘安德业尊。唐·作者: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古槐衰柳宁足论,还对罘罳列行植。盛唐·作者:皇甫冉《同韩给事观毕给事画松石》
欲知别后相思处,愿植琼枝向柏台。唐·作者:钱起《送严维尉河南》
童稚候门烹雀舌,黎老植杖盼菊松。中唐·作者:阳城《谒赠何国子监司籍坚》
孤根独弃惭山木,弱质无成状水萍。中唐·作者:严维《书情献相公》
云翻浪卷不可识,鸟兽成形花倒植。中唐·作者:卢纶《萧常侍瘿柏亭歌》
行人未去植庭梅,别来三见庭花开。中唐·作者:孟郊《望远曲》
又似宫娃逞妆饰,终当一使移花根,还比蒲桃天上植。中唐·作者:孟郊《和蔷薇花歌》
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中唐·作者:刘禹锡《伤桃源薛道士》
翠条盈尺怜孤秀,植向西窗待月轩。唐·作者:李绅《别双温树》
故山手种空怀想,温室心知不敢言。唐·作者:李绅《别双温树》
红萼紫房皆手植,苍头碧玉尽家生。唐·作者:白居易《南园试小乐》
何年植向仙坛上,早晚移栽到梵家。唐·作者:白居易《紫阳花》
植物之中竹难写,故今虽画无似者。唐·作者:白居易《画竹歌》
一树衰残委泥土,双枝荣耀植天庭。唐·作者:白居易《杂曲歌辞 其三 杨柳枝》
动植飞沈皆遂性,皇泽如春无不被。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昆明春 思王泽之广被也》
几年封植爱芳丛,韶艳朱颜竟不同。中唐·作者:柳宗元《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
越溪老僧头削雪,曾云手植当庭月。中唐·作者:张碧《荅友人新栽松》

植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植】【辰集中】【木字部】 植;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536第10【唐韻】常職切【集韻】【韻會】【正韻】丞職切, 音殖。【說文】戸植也。【爾雅·釋宮】植謂之傳,傳謂之突。【疏】植謂戸之維持鏁者也,植木爲之。又名傳。亦名突。 又【玉篇】根生之屬曰植。【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會之法,辨五地之物生。一山林,其植物宜皁物。二川澤,其植物宜膏物。三丘陵,其植物宜覈物。四墳衍,其植物宜莢物。五原隰,其植物宜叢物。【註】謂櫟、楊、柳、李、梅、王棘、萑葦之屬。 又樹立也。【左傳·襄三十年】鄭子產曰: 亡國也,其君弱植。【正義】草木爲植,物植爲樹,君志弱不樹立也。【周禮·地官】大田獵則萊山田之野,植虞旗于中。 又【集韻】【類篇】 逐力切,音直。立也。【詩·商頌】植我鼗鼓。 又【唐韻】【集韻】【韻會】 直吏切,音緻。【博雅】槌也。 又【韻會】種也。 又懸蠶薄柱。【禮·月令】季春具曲植。 又枝榦之屬曰植。【周禮·大司馬】大役與慮事,屬其植。【註】植築城楨也。 又將領主帥監作者謂之植。【左傳·宣二年】宋華元爲植巡功。 又倚也。【論語】植其杖而芸。 又通置。【書·金縢】植璧秉珪。 又【集韻】時吏切,音侍。【賈誼·弔屈原文】方正倒植。 又【正韻】直意切。義同。考證:〔【爾雅·釋宮】植謂之傅,傅謂之突。【疏】植謂戸之維持鏁者也,植木爲之。又名傅。亦名突。〕 謹照原文三傅字 改爲傳字。〔【左傳·襄三十一年】子產曰。〕 謹照原文三十一年改三十年。子產上增鄭字。

与植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植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