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字的含义
至字的解释
至
- 五行:火
- 康熙笔画:6
- 拼音:zhì
- 繁体:至
- 笔画:6
- 部首:至
至字寓意
【至】至 zhì 到:至此。自始至终。从古至今。至于。以至。甚至。 极、最:至少。至亲。至交(最相好的朋友)。至诚。至高无上。至理名言。
至字解释
【至】[①][zhì][《廣韻》脂利切,去至,章。]“實2”的被通假字。(1)到;达到。(2)来;去。(3)古代卜辞的一种。(4)施行;通行。(5)古代以冬至、夏至为二至,亦统称“至”。(6)大。(7)深。(8)界限。参见“四至”。(9)达到极点。(10)多以形容事物的尽善尽美。犹言最好的,最高超的,最正确的,最诚挚的,最微妙的,等等。参见“至駿”、“至德”、“至理”、“至情”、“至機”。(11)犹至道。道家多以指最玄妙精深的道理。(12)犹至人。(13)准则。(14)得当;恰当。(15)善;善于。(16)亲近。《诗·小雅·蓼莪》:“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马瑞辰通释:“《説文》:'親,至也。'又曰:'寴,至也。'靡至,猶云靡親耳。”《礼记·坊记》:“昏禮:壻親迎,見於舅姑,舅姑承子以授壻。恐事之違也。以此坊民,婦猶有不至者。”郑玄注:“不至,不親夫以孝舅姑也。”一说,至,归。见朱熹《诗集传》。(17)真挚;诚挚。(18)周备;周到。(19)遍;普遍。(20)充分,充足。(21)过分。(22)众多。(23)副词。极;最。(24)副词。止;仅。(25)副词。一定;必。(26)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犹竟。(27)连词。提出突出事例,表示达到某种程度。犹甚至,竟至。(28)连词。表示另提一事。(29)连词。承接上文,表示下文是上文引出的结果。犹以至,以至于。(30)通“志”。想念,念及。(31)通“志”。意志;心意。(32)通“制”。制度。(33)通“致”。给予;加给。(34)通“致”。表达。参见“至敬”。(35)通“致”。得到;求得。(36)通“致”。致使;引起。(37)通“質”。一说通“實”。实质;真实。(38)通“質”。谓充当人质。(39)通“窒”。阻塞。(40)中医术语。指脉搏跳动。《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一呼脈四動以上曰死。脈絶不至曰死。”亦用为表示脉搏次数的量词。《难经·十四难》:“一呼六至,一吸六至,爲死脈也。”亦指脉搏增多的现象。《难经·第十四难》:“脈有損至,何謂也?”徐灵胎经释:“少曰損,多曰至。”
至字诗词来源
【至】杞之至兮感动城。陟四极兮升天庭。汉·作者:无名氏《李翊夫人碑叹》
八九年间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汉·作者:无名氏《建安初荆州童谣》
民得就农边境息,诛君吊民昭至德。孙吴·作者:韦昭《吴鼓吹曲十二曲 其六 克皖城》
城东马子莫咙哅。比至来年缠汝鬉。魏晋·作者:无名氏《惠帝元康中京洛童谣二首 其二》
邺中女子莫千妖。前至三月抱胡腰。魏晋·作者:无名氏《惠帝时洛阳童谣》
洛中大鼠长尺二。若不早去天狗至。魏晋·作者:无名氏《怀帝永嘉初童谣》
东造扶桑游紫庭,西至昆仑戏曾城。魏晋·作者: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三首 其二》
当期何所至穷桑。心知和乐悦未央。十六国·作者:王嘉《皇娥歌》
人生不得恒称意。惆怅徙倚至夜半。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八》
君不见春鸟初至时。百草含青俱作花。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十七》
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十七》
龙精初见大火中,朱光北至圭景同。南朝宋·作者:谢庄《宋明堂歌九首 其五 歌赤帝》
况乃御天流至德。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三》
备味斯飨惟至圣。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五》
以斯至德被无垠。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六》
蔬膳菲食化始至。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二》
美人不见紫锦衾。黄泉应至何所禁。南梁·作者:江淹《歌》
至德无垠愧违弼,燮赞京河岂微物。南梁·作者:萧衍《清暑殿效柏梁体》
精诚必至霜尘下,意气所感金石离。南齐·作者:王融《努力门诗》
不学衡山南岭桂,至今千载犹未知。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一》
八九年间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汉·作者:无名氏《建安初荆州童谣》
民得就农边境息,诛君吊民昭至德。孙吴·作者:韦昭《吴鼓吹曲十二曲 其六 克皖城》
城东马子莫咙哅。比至来年缠汝鬉。魏晋·作者:无名氏《惠帝元康中京洛童谣二首 其二》
邺中女子莫千妖。前至三月抱胡腰。魏晋·作者:无名氏《惠帝时洛阳童谣》
洛中大鼠长尺二。若不早去天狗至。魏晋·作者:无名氏《怀帝永嘉初童谣》
东造扶桑游紫庭,西至昆仑戏曾城。魏晋·作者: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三首 其二》
当期何所至穷桑。心知和乐悦未央。十六国·作者:王嘉《皇娥歌》
人生不得恒称意。惆怅徙倚至夜半。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八》
君不见春鸟初至时。百草含青俱作花。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十七》
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十七》
龙精初见大火中,朱光北至圭景同。南朝宋·作者:谢庄《宋明堂歌九首 其五 歌赤帝》
况乃御天流至德。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三》
备味斯飨惟至圣。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五》
以斯至德被无垠。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六》
蔬膳菲食化始至。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二》
美人不见紫锦衾。黄泉应至何所禁。南梁·作者:江淹《歌》
至德无垠愧违弼,燮赞京河岂微物。南梁·作者:萧衍《清暑殿效柏梁体》
精诚必至霜尘下,意气所感金石离。南齐·作者:王融《努力门诗》
不学衡山南岭桂,至今千载犹未知。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一》
至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至】【未集下】【至字部】 至; 康熙笔画:6; 页码:页1001第11〔古文〕 【唐韻】【集韻】【韻會】脂利切【正韻】支義切, 音摯。【說文】飛鳥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猶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來也。【玉篇】來也。【詩·小雅】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禮·樂記】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註】至,來也。 又【玉篇】達也,由此達彼也。【書·無逸】自朝至于日中昃。【詩·小雅】我征徂西,至于艽野。 又極也。【易·坤卦】至哉坤元。【註】至謂至極也。又【繫辭】易其至矣乎。【莊子·逍遙遊】故曰:至人無己。【註】至極之人。 又善也。【禮·坊記】以此坊民婦猶有不至者。【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覆之而角至。【註】至,猶善也。 又大也。 又【易·復卦】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后不省方。【註】冬至,隂之復也。夏至,陽之復也。【正字通】夏至曰日長至,是日晝漏刻五十九,夜四十一,先此漏刻尚五十八。日之長于是而極,故曰日長至,至取極至之義。呂覽十二紀:仲夏月,日長至是也。冬至亦曰日長至,是日晝漏刻四十一,夜五十九,過此晝漏卽四十二刻。日之長,於是而始,故亦曰日長至。至取來至之義。禮郊特牲曰:郊之祭,迎長日之至是也。然呂覽於仲冬則又曰日短至。黃震曰:世俗多誤冬至爲長至,不知乃短至也。據此說,短至宜爲冬至,亦謂之日長至者,陽之始長也,扶陽抑隂之義也。 又至掌,蟲名。【爾雅·釋蟲】蛭蝚至掌。【亢倉子·臣道篇】至人忘情。 又【集韻】【韻會】 徒結切,音咥。單至,輕發貌。【列子·力命篇】墨杘單至。 又【韻補】叶職日切,音窒。【詩·豳風】鸛鳴于垤,婦歎于室。灑埽穹窒,我征聿至。 又叶章移切,音支。【梁武帝擬古詩】日期久不歸,鄕國曠音輝。音輝空結遲,半寢覺如至。叶上期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