臷字的含义
臷字的解释
臷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拼音:dié
- 繁体:臷
- 笔画:12
- 部首:至
臷字寓意
【臷】臷 dié 古同“耋”。 更替。 古同“迭”,经常;累次。 臷 zhí 古国名。
臷字解释
【臷】[①][dié][《集韻》徒結切,入屑,定。](1)通“耋”。老。(2)通“驖”。赤黑色的马。[②][zhí][《集韻》直質切,入質,澄。]见“臷2國”。
臷字诗词来源
【臷】没有查到相关诗词
臷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臷】【未集下】【至字部】 臷;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002第01【集韻】徒結切【正韻】杜結切, 田入聲。與耊通。【增韻】年之至也。【前漢·孔光傳】犬馬齒臷。 又與迭通。【詩·邶風】日居月諸,胡迭而微。【韓詩】作臷。 又【集韻】直質切,音秩。國名。【山海經】三苗在赤水東,臷國在其東。一曰臷國在三毛東。【又】有臷民之國。【註】郭曰:爲人黃色。 又【集韻】他計切,音替。義同。 又與替同。【周成雜字】苓臷,與零替同。 又與鐵同。【前漢·地理志】及車轔,四臷,小戎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