葳字的含义
葳字的解释
葳
- 五行:木
- 康熙笔画:15
- 拼音:wēi
- 繁体:葳
- 笔画:12
- 部首:艹
葳字寓意
【葳】葳 wēi 〔葳蕤〕草木茂盛,枝叶纷披下垂的样子,如“兰叶春葳葳,桂华秋皎洁”。 〔葳瓠〕用独木做成的船。
葳字解释
【葳】[①][wēi][《廣韻》於非切,平微,影。]见“葳蕤”。
葳字诗词来源
【葳】秦家女儿爱芳菲,画眉相伴采葳蕤。盛唐·作者:储光羲《蔷薇》
迎娘歌喉玉䆗窱,蛮儿舞带金葳蕤。盛唐·作者:杨玉环《句》
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唐·作者:韩翃《江南曲》
红缕葳蕤紫茸软,蝶飞参差花宛转。中唐·作者:王建《织锦曲》
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中唐·作者:刘禹锡《阿娇怨》
青门大道属车尘,共待葳蕤翠华举。中唐·作者:刘禹锡《平齐行二首 其二》
葳蕤半露芙蓉色,窈窕将期环佩身。唐·作者:鲍溶《杂歌谣辞 李夫人歌》
葳蕤散绶轻风里,若衔若垂何可拟。唐·作者:李德裕《咏吐绶鸡》
迎娘歌喉玉?窱,蛮儿舞带金葳蕤。唐·作者:郑嵎《津阳门诗》
须信隔帘看刺史,锦章朱绂已葳蕤。晚唐·作者:黄滔《赠旌德吕明府》
是叶葳蕤霜照夜,此花烂熳火烧秋。续唐至宋初·作者:刘兼《木芙蓉》
碧梧翠竹光葳蕤,轩户相望化日迟。唐末宋初·作者:赵普《王氏孝义歌》
天姥山深摇锡杖,野芳春翠共葳蕤。北宋·作者:林逋《送文光师游天台》
八龙焜耀长生箓,五采葳蕤续命丝。北宋·作者:夏竦《御阁端午帖子 其十二》
精衷励翼符神贶,藻卫葳蕤率礼经。北宋·作者:夏竦《奉和御制迎圣像中路获金龙送还茅山》
葳蕤草木时为瑞,奇秀江山代产贤。宋·作者:薛田《成都书事百韵》
早霜新菊谩葳蕤,寇过人家空酒卮。北宋·作者:余靖《谢伯恭重阳惠酒》
翠色凌寒岂易衰,柔条堪结更葳蕤。北宋·作者:梅尧臣《和刁太博新墅十题 其九 绵桧》
矢身受责甘如荠,沃然华实相葳蕤。北宋·作者:蔡襄《四贤一不肖诗 范希文》
绣衣虎士扶脩旗,皂旄绛幅纷葳蕤。北宋·作者:韩维《奉同冲卿元日雪霁朝会称觞》
迎娘歌喉玉䆗窱,蛮儿舞带金葳蕤。盛唐·作者:杨玉环《句》
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唐·作者:韩翃《江南曲》
红缕葳蕤紫茸软,蝶飞参差花宛转。中唐·作者:王建《织锦曲》
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中唐·作者:刘禹锡《阿娇怨》
青门大道属车尘,共待葳蕤翠华举。中唐·作者:刘禹锡《平齐行二首 其二》
葳蕤半露芙蓉色,窈窕将期环佩身。唐·作者:鲍溶《杂歌谣辞 李夫人歌》
葳蕤散绶轻风里,若衔若垂何可拟。唐·作者:李德裕《咏吐绶鸡》
迎娘歌喉玉?窱,蛮儿舞带金葳蕤。唐·作者:郑嵎《津阳门诗》
须信隔帘看刺史,锦章朱绂已葳蕤。晚唐·作者:黄滔《赠旌德吕明府》
是叶葳蕤霜照夜,此花烂熳火烧秋。续唐至宋初·作者:刘兼《木芙蓉》
碧梧翠竹光葳蕤,轩户相望化日迟。唐末宋初·作者:赵普《王氏孝义歌》
天姥山深摇锡杖,野芳春翠共葳蕤。北宋·作者:林逋《送文光师游天台》
八龙焜耀长生箓,五采葳蕤续命丝。北宋·作者:夏竦《御阁端午帖子 其十二》
精衷励翼符神贶,藻卫葳蕤率礼经。北宋·作者:夏竦《奉和御制迎圣像中路获金龙送还茅山》
葳蕤草木时为瑞,奇秀江山代产贤。宋·作者:薛田《成都书事百韵》
早霜新菊谩葳蕤,寇过人家空酒卮。北宋·作者:余靖《谢伯恭重阳惠酒》
翠色凌寒岂易衰,柔条堪结更葳蕤。北宋·作者:梅尧臣《和刁太博新墅十题 其九 绵桧》
矢身受责甘如荠,沃然华实相葳蕤。北宋·作者:蔡襄《四贤一不肖诗 范希文》
绣衣虎士扶脩旗,皂旄绛幅纷葳蕤。北宋·作者:韩维《奉同冲卿元日雪霁朝会称觞》
葳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葳】【申集上】【艸字部】 葳;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046第18【唐韻】【集韻】【韻會】 於非切,音威。【玉篇】葳蕤也。【東方朔·七諫】上葳蕤而防露兮。【註】葳蕤,盛貌。 又草名。【述異記】葳蕤草,一名麗草。又呼爲女草,江浙呼爲娃草。 又【博雅】茈葳,蘧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