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苁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0
  • 拼音:cōng
  • 繁体:
  • 笔画:7
  • 部首:

苁字寓意

【苁】 (蓯) cōng 〔蓉〕寄生植物“草蓉”和“肉蓉”的统称。草蓉亦称“列当”;肉蓉茎和叶黄褐色,茎可入药。

苁字解释

【苁】[①][cōng][《集韻》七恭切,平鐘,清。]“1”的繁体字。(1)见“蓯蓉”。(2)通“舼”。小艇。(3)通“摐”。参见“衝蓯”。

苁字诗词来源

【苁】驺兵不管晨炊绝,呵叫苁笼意气粗。北宋·作者:蔡襄《吴屯驿晓起》
高柳茏苁暝晚烟,拍堤秋水远连天。北宋·作者:邹浩《中秋日泛湖杂诗 其一》
老子当归兴已浓,令君何事寄苁蓉。南宋·作者:王十朋《丁惠安赠肉苁蓉》
囊中粟捲苁蓉叶,盘里蔬堆芍药芽。元·作者:陈孚《夜宿滦河觜儿》
一枕清风闻格磔,半瓶香雪浸苁蓉。元末明初·作者:王逢《园馆杂书二首 其二》
掖垣一树独开迟,嫩叶茏苁抱香萼。元末明初·作者:杨基《千叶桃花(并序)》
世传东国草苁蓉,补益房中最有功。元末明初·作者:成石璘《得苁蓉草。奉呈骑牛子戏书》
古木茏苁高倚天,皮皴干老知几年。明·作者:唐文凤《格山隐居八景诗八章为休阳胡希永赋 其一 古木春风》
茏苁翠玉巧相连,疑送春盘入夜筵。明·作者:吴宽《次韵施焕伯自制菜灯见送》
满地茏苁走白石,四壁纷纭行紫烟。明·作者:宗臣《寒夜偶过吴峻伯读其山中诸篇分得天字》
山气茏苁晓出云,一溪流水望中分。明·作者:洪恩《祗树庵三首 其三》
去年稚节更碨砢,南枝北干皆茏苁。明末清初·作者:张萱《漳流竹隐歌为沈司马伯含赋赠忆堂老人》
苜蓿难逢大宛种,苁蓉屡湿边庭瘴。明末清初·作者:顾景星《题内府所藏唐人百马卷子》
广陵王庙郁葱苁,中有水仙娇女宫。清·作者:全祖望《再叠双湖竹枝词 其二》
渐似叠山加倍苁,青烟紫雾生嵔?。清·作者:刘大观《藩署赏菊,赠朱虚舟方伯》
解识簪组场中味,乃是巃苁大丈夫。清·作者:刘大观《题莫青友少司空《采芝图》》
蜗牛庐畔落帆斜,山翠茏苁涌浪花。清·作者:石钧《焦山》
钓人泊艇芦花外,鱼尾苁苁酒亦清。清·作者:熊士鹏《渡华严湖》
云旗摇飏泖水东,簳山山色长苁茏。清·作者:林则徐《寄悼书田先生》

苁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苁】【申集上】【艸字部】 苁;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1022第07【玉篇】與從同。註詳彳部八畫。(蓯)【唐韻】作孔切【集韻】祖動切, 音總。菶蓯,草貌。又【韻會】草名。【爾雅·釋草】須葑蓯。 又【廣韻】草貌。 又【集韻】七恭切,音鏦。【類篇】肉蓯蓉,藥名。 又荀勇切,音竦。 蓯,相入貌。【史記·司馬相如傳】騷擾 蓯。

与苁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苁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