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柚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9
  • 拼音:yóu
  • 繁体:
  • 笔画:9
  • 部首:

柚字寓意

【柚】 yòu 常绿乔木,果实称“子,皮粗而厚,色黄,肉白或粉红色,多汁,味酸甜,亦称“文旦”。 yóu 〔木〕落叶乔木,木材暗褐色,坚硬耐腐蚀,适于制造船舰、车辆等,亦供建筑用。

柚字解释

【柚】[①][yòu][《廣韻》余救切,去宥,以。]木名。常绿乔木,叶大而阔,花白色,果实大,圆形或扁圆形,皮厚,果味甜酸。产于我国南部地区。亦指其果实,又名文旦,通称子。[②][yóu][《集韻》夷周切,平尤,以。](1)见“2梧”。(2)见“2木”。[③][zhú][zhóu][《廣韻》直六切,入屋,澄。]筘。织机的主要部件。

柚字诗词来源

【柚】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盛唐·作者:王昌龄《送魏二》
彭蠡湖边香橘柚,浔阳郭外暗枫杉。中唐·作者:刘长卿《送孙逸归庐山》
秋风门外旌旗动,晓露庭中橘柚香。中唐·作者:刘禹锡《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荅命同作》
鹧鸪惊鸣绕篱落,橘柚垂芳照窗户。中唐·作者:刘禹锡《龙阳县歌》
蒹葭淅沥含秋雾,橘柚玲珑透夕阳。中唐·作者:柳宗元《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
羽盖晴翻橘柚香,玉笙夜送芙蓉醉。唐·作者:鲍溶《姑苏宫行》
潮生水郭蒹葭响,雨过山城橘柚疏。唐·作者:许浑《赠萧兵曹先辈》
虽同橘柚依南土,终愧魁罡近北辰。唐·作者:陈陶《寄兵部任畹郎中》
病起乍尝新橘柚,秋深初换旧衣裳。唐末·作者:韩偓《秋深闲兴》
满野旌旗皆勋色,千株橘柚尽含芳。吴越·作者:钱镠《九日同群僚登高》
杉萝寺里寻秋早,橘柚洲边度日晡。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怀体休上人》
橘柚远惭登贡籍,盐梅应合共和羹。五代·作者:梁嵩《殿试荔枝诗》
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五代至宋初·作者:孙光宪《浣溪沙 其一》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五代至宋初·作者: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槛前波浪潇湘阔,雨后汀洲橘柚香。北宋·作者:王禹偁《送董谏议之任湘潭》
杉松自宿千年鹤,橘柚堪轻万户侯。北宋·作者:王禹偁《听罗评事话太湖洞庭之景因赋十韵》
不使菰蒲侵黍稷,将令橘柚变桑麻。北宋·作者:魏野《寄淮南制置使薛户部》
一辞左掖鸳鸾侣,两见南州橘柚垂。北宋·作者:杨亿《次韵和润州刘度支见寄之什》
楼台满眼潇湘色,道路迎风橘柚香。宋·作者:孙冕《送新知永州陈秘丞瞻赴任》
两岸早霜红橘柚,半汀残雨老蒹葭。北宋·作者:夏竦《江城秋思》

柚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柚】【辰集中】【木字部】 柚; 康熙笔画:9; 页码:页519第12【唐韻】【集韻】【韻會】余救切【正韻】爰救切, 音右。【說文】與 同,條也。【書·禹貢】厥包橘柚。【傳】小曰橘,大曰柚。【爾雅·釋木】柚條。【註】似橙而酢。【呂覽·本味篇】果之美者,有雲夢之柚。【埤雅】卽《詩·秦風》有條者是也。 又【玉篇】羊宙切,音茂。義同。 又【唐韻】【正韻】直六切【集韻】佇六切【韻會】仲六切, 音逐。杼柚,織具也。杼受經,柚受緯。通作軸。 又【集韻】夷周切,音由。橙屬。 又柚梧,竹名。考證:〔【書·禹貢】厥包橘柚。【傳】大曰橘,小曰柚。〕 謹照原文改小曰橘,大曰柚。

与柚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柚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