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株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0
  • 拼音:zhū
  • 繁体:
  • 笔画:10
  • 部首:

株字寓意

【株】 zhū 露出地面的树根:守待兔。连。戮。 棵儿,指整个的植物体:植。 量词,指植物:一桃树。

株字解释

【株】[①][zhū][《廣韻》陟輸切,平虞,知。](1)露在地面上的树根、树干或树桩。(2)泛指草木。(3)植根。(4)植。参见“距”、“選”。(5)牵连,连。参见“累”、“戮”。(6)指斗鸡的胜者。(7)量词。犹棵。

株字诗词来源

【株】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南朝宋·作者: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八》
洞庭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一》
日下可怜双象马,两株懒桂久昌昌。南梁·作者:菩提达摩《谶 其一》
月精丽草散秋株。洛阳少妇绝妍姝。南梁·作者:萧纲《采菊篇》
河水冲激根株危,倏忽河中风浪吹。北周·作者:庾信《杨柳歌》
金谷万株连绮甍,梅花密处藏娇莺。陈朝·作者:江总《梅花落》
手种一株松未老,炉烧九转药新成。唐·作者:中寤《赠王仙柯》
七叶仙蓂依月吐,千株御柳拂烟开。唐·作者:苏颋《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䌽缕人胜应制》
妻子欢同五株柳,云山老对一床书。盛唐·作者:李颀《荅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
洛阳城路九春衢,洛阳城外柳千株。唐·作者:阎德隐《三月歌》
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唐·作者:杜甫《题桃树》
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此地无。唐·作者: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白摧朽骨龙虎死。唐·作者:杜甫《戏为双松图歌》
左绵公馆清江濆,海棕一株高入云。唐·作者:杜甫《海棕行》
拨弃潭州百斛酒,芜没潇岸千株菊。唐·作者: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
北园新栽桃李枝,根株未固何转移。盛唐·作者:崔颢《孟门行》
数株溪柳色依依,深巷斜阳暮鸟飞。唐·作者:岑参《草堂村寻罗生不遇》
长松万株绕茅舍,怪石寒泉近岩下。唐·作者:元结《宿洄溪翁宅》
隋家古柳数株在,看取人间万事空。唐·作者:皎然《送辨聪上人还广陵》

株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株】【辰集中】【木字部】 株;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523第11【唐韻】陟輸切【集韻】【類篇】鐘輸切【韻會】追輸切, 音邾。【說文】木根也。徐曰:在土曰根,在土上曰株。【易·困卦】困于株木。【王肅註】謂最處底下也。 又株枸,斷木也。【莊子·達生篇】承蜩者處身若橛株枸。 又幹也。【韓非子·五蠹篇】宋人守株,冀復得兔。 又木身也。【蜀志·諸葛表】成都有桑八百株。 又與誅通。【釋名】罪及餘人曰誅。誅,株也,如株木根枝葉盡落也。 又【類篇】株儒,短柱也。 又株離,亦作侏離,樂名。【史記·樂書】四夷之樂,東方曰 ,南方曰任,西方曰株離,北方曰禁。 又株林,邑名。【詩·陳風】胡爲乎株林。 又【正韻】專於切,音朱。義同。 又【集韻】【類篇】 鱅珠切,音殊。株楰,木名,可爲車輞。 又同駐。【釋名】駐,株也。株木不動也。考證:〔【說文】木根也。徐曰,在土曰根,在土上曰邾。〕 謹照原文邾改株。

与株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株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