穎字的含义
穎字的解释
穎
- 五行:木
- 康熙笔画:16
- 拼音:yǐng
- 繁体:穎
- 笔画:16
- 部首:禾
穎字寓意
【穎】穎 yǐng 见“颖”。
穎字解释
【穎】[①][yǐng][《廣韻》餘頃切,上静,以。]“颖1”的繁体字。亦作“頴1”。(1)禾尾;带芒的谷穗。(2)物之尖端。(3)毛笔头上尖锐的锋毫。(4)指用笔书写。(5)嫩芽;芽尖。(6)比喻才智出众。(7)指才智出众者。(8)形容声音高。(9)指刀把末端的圆镮。即刀镮。(10)圆木枕。因睡久则歪,容易警觉,故也称警枕。
穎字诗词来源
【穎】迭颖弄芳秋气落,丛柯耸翠露华清。五代·作者:李建勋《谢赐待诏御苑》
喜愠子文何颖悟,卷藏蘧瑗甚分明。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读史》
不识囊中颖脱锥,功成方信有英奇。唐末·作者:周昙《春秋战国门 毛遂》
翰苑重求李谪仙,词锋颖利胜龙泉。后唐至宋初·作者:范质《贺李昉》
玉邑东南第一峰,铦锥颖脱乱山中。北宋·作者:李堪《玉田八景 其六 文笔夕照》
因读退之毛颖传,可怜今日不中书。北宋·作者:林逋《予顷得宛陵葛生所茹笔十馀筒其中复得精妙者二三焉每用之如麾百胜之师横行于纸墨间所向无不如意惜其日久且弊作诗二篇以录其功 其一》
自可增封齐北里,岂将同颖比繁禧。北宋·作者:夏竦《闰六月眉州奏禾生九穗》
摇风秀色交卿霭,垂颖馀光近帝星。北宋·作者:夏竦《奉和御制内苑嘉谷》
表状屡言同颖穗,敕书频奖并生莲。宋·作者:薛田《成都书事百韵》
何时与公去颖尾,湖水漫漫如玻瓈。北宋·作者:梅尧臣《依韵和永叔见寄》
毛氏颖出中山中,衣白兔褐求文公。北宋·作者:梅尧臣《重赋白兔》
文公尝为颖作传,使颖名字存无穷。北宋·作者:梅尧臣《重赋白兔》
用之补履亦何益,颖脱未如锥处囊。北宋·作者:梅尧臣《送寿州司理张元舆》
嗔条怒颖真堪愧,莫染衣尘更远游。北宋·作者:欧阳修《送赵山人归旧山》
书云诏下吁俊乂,父兄命颖之京都。北宋·作者:赵抃《送周颖之京师》
前庭树古圭曾剪,近垄禾新颖未同。北宋·作者:韩琦《晋祠》
春风吹袂踰嵩岭,秋雨随轩过颖亭。北宋·作者:韩维《赠昌言太中》
献书又谒蓬莱宫,新斸豪曹试锋颖。北宋·作者:曾巩《送叔延判官》
麦芒秧颖错杂出,高垄大泽填黄青。北宋·作者:曾巩《初夏有感》
喜愠子文何颖悟,卷藏蘧瑗甚分明。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读史》
不识囊中颖脱锥,功成方信有英奇。唐末·作者:周昙《春秋战国门 毛遂》
翰苑重求李谪仙,词锋颖利胜龙泉。后唐至宋初·作者:范质《贺李昉》
玉邑东南第一峰,铦锥颖脱乱山中。北宋·作者:李堪《玉田八景 其六 文笔夕照》
因读退之毛颖传,可怜今日不中书。北宋·作者:林逋《予顷得宛陵葛生所茹笔十馀筒其中复得精妙者二三焉每用之如麾百胜之师横行于纸墨间所向无不如意惜其日久且弊作诗二篇以录其功 其一》
自可增封齐北里,岂将同颖比繁禧。北宋·作者:夏竦《闰六月眉州奏禾生九穗》
摇风秀色交卿霭,垂颖馀光近帝星。北宋·作者:夏竦《奉和御制内苑嘉谷》
表状屡言同颖穗,敕书频奖并生莲。宋·作者:薛田《成都书事百韵》
何时与公去颖尾,湖水漫漫如玻瓈。北宋·作者:梅尧臣《依韵和永叔见寄》
毛氏颖出中山中,衣白兔褐求文公。北宋·作者:梅尧臣《重赋白兔》
文公尝为颖作传,使颖名字存无穷。北宋·作者:梅尧臣《重赋白兔》
用之补履亦何益,颖脱未如锥处囊。北宋·作者:梅尧臣《送寿州司理张元舆》
嗔条怒颖真堪愧,莫染衣尘更远游。北宋·作者:欧阳修《送赵山人归旧山》
书云诏下吁俊乂,父兄命颖之京都。北宋·作者:赵抃《送周颖之京师》
前庭树古圭曾剪,近垄禾新颖未同。北宋·作者:韩琦《晋祠》
春风吹袂踰嵩岭,秋雨随轩过颖亭。北宋·作者:韩维《赠昌言太中》
献书又谒蓬莱宫,新斸豪曹试锋颖。北宋·作者:曾巩《送叔延判官》
麦芒秧颖错杂出,高垄大泽填黄青。北宋·作者:曾巩《初夏有感》
穎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穎】【午集下】【禾字部】 穎;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859第25【唐韻】餘頃切【集韻】【韻會】【正韻】庾頃切, 音潁。【玉篇】禾末也。【詩·大雅】實穎實栗。【傳】穎,垂穎也。【疏】穎是禾穗之挺,言其穗重而穎垂也。【書序】唐叔得禾,異畝同穎。【傳】穎,穗也。禾各生一莖,而合爲一穗。 又鐶也。【禮·少儀】刀卻刃授穎。 又錐鋩也。【史記·平原君傳】如錐之處囊中,乃穎脫而出。 又警枕也。【禮·少議】穎杖琴瑟。【註】穎,警枕也。【疏】穎是穎發之義,故爲警枕。【釋文】穎,京領反。 又【韻會】筆頭也。韓愈有毛穎傳。 又【正字通】士才能拔類者亦曰穎。【陸機·文賦】拔尤取穎。 又姓。【左傳·隱元年】穎考叔爲潁谷封人。後遂以爲氏。【急就篇】亦作潁。○按穎當依《說文》隷禾部,《字彙》《正字通》譌入頁部,今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