鞓字的含义
鞓字的解释
鞓
- 五行:
- 康熙笔画:16
- 拼音:tīng
- 繁体:鞓
- 笔画:16
- 部首:革
鞓字寓意
【鞓】鞓 tīng 皮腰带:“金鱼公子夹衫长,密装腰鞓割玉方。
鞓字解释
【鞓】[①][tīng][《廣韻》他丁切,平青,透。](1)皮革腰带的带身。(2)皮制腰带。(3)泛指带子。(4)谓人或物体的杆状部分。
鞓字诗词来源
【鞓】金鱼公子夹衫长,密装腰鞓割玉方。中唐·作者:李贺《酬荅二首 其一》
白首归来玉堂署,君王殿后见鞓红。北宋·作者:欧阳修《禁中见鞓红牡丹》
鞓红鹤翎岂不美,敛色如避新来姬。北宋·作者:欧阳修《洛阳牡丹图》
姚黄魏红腰带鞓,泼墨齐头藏绿叶。北宋·作者:欧阳修《谢观文王尚书惠西京牡丹》
一朵鞓红折寺园,忽惊寒律动春暄。北宋·作者:陈襄《次韵柯弟太博见示超化牡丹 其二》
自笑眼花红绿眩,还将白首对鞓红。北宋·作者:苏轼《常州太平寺观牡丹》
一朵淡黄微拂掠,鞓红魏紫不须看。北宋·作者:苏轼《游太平寺净土院,观牡丹中有淡黄一朵,特奇,为作小诗》
浩歌驰下腰带鞓,醉舞崩崖一挥手。北宋·作者:苏轼《送杨杰,并叙》
春波如天涨平湖,鞓红照坐香生肤。北宋·作者:苏轼《送宋构朝散知彭州迎侍二亲》
一缕蝉联通鸟道,万鞓层叠挂民畴。北宋·作者:刘弇《宿泗洲院》
不见鞓红去年面,可怜孤负玉风流。北宋末·作者:周紫芝《闻真如牡丹盛开偶忆去岁看花之会二首 其二》
鞓红檀点玉版白,细叶次第舒幽房。宋·作者:李纲《志宏以牡丹酴醾见遗戏呼牡丹为道州长且许时饷酴醾作二诗以报之 其一 牡丹》
不令老眼看鞓红,岂是青春不负公。宋·作者:曾几《曾宏甫见过因问讯鞓红花则云已落矣惊呼之馀戏成三首 其二》
照眼酴醾正及时,鞓红相映似相知。宋·作者:王之道《和秦寿之春晚偶成八绝 其二》
擎玉花头取次妍,鞓红从此不论钱。南宋·作者:张扩《次韵谢李簿送白牡丹》
急诏凤池归去客,紫宸殿后看鞓红。南宋·作者:释道举《丹丘道中寄钱大资二首 其一》
花品向来谁第一,似挼玉蕊间鞓红。南宋·作者:韩元吉《次韵余寺正瑞香花》
水纹靴皱风初紧,花色鞓红露未乾。南宋·作者:陆游《潺湲阁小立》
腰带鞓前秋万顷,香炉峰下水交流。南宋·作者:陆游《读仙书作》
洗头盆上云生壁,腰带鞓前月满川。南宋·作者:陆游《梦华山》
白首归来玉堂署,君王殿后见鞓红。北宋·作者:欧阳修《禁中见鞓红牡丹》
鞓红鹤翎岂不美,敛色如避新来姬。北宋·作者:欧阳修《洛阳牡丹图》
姚黄魏红腰带鞓,泼墨齐头藏绿叶。北宋·作者:欧阳修《谢观文王尚书惠西京牡丹》
一朵鞓红折寺园,忽惊寒律动春暄。北宋·作者:陈襄《次韵柯弟太博见示超化牡丹 其二》
自笑眼花红绿眩,还将白首对鞓红。北宋·作者:苏轼《常州太平寺观牡丹》
一朵淡黄微拂掠,鞓红魏紫不须看。北宋·作者:苏轼《游太平寺净土院,观牡丹中有淡黄一朵,特奇,为作小诗》
浩歌驰下腰带鞓,醉舞崩崖一挥手。北宋·作者:苏轼《送杨杰,并叙》
春波如天涨平湖,鞓红照坐香生肤。北宋·作者:苏轼《送宋构朝散知彭州迎侍二亲》
一缕蝉联通鸟道,万鞓层叠挂民畴。北宋·作者:刘弇《宿泗洲院》
不见鞓红去年面,可怜孤负玉风流。北宋末·作者:周紫芝《闻真如牡丹盛开偶忆去岁看花之会二首 其二》
鞓红檀点玉版白,细叶次第舒幽房。宋·作者:李纲《志宏以牡丹酴醾见遗戏呼牡丹为道州长且许时饷酴醾作二诗以报之 其一 牡丹》
不令老眼看鞓红,岂是青春不负公。宋·作者:曾几《曾宏甫见过因问讯鞓红花则云已落矣惊呼之馀戏成三首 其二》
照眼酴醾正及时,鞓红相映似相知。宋·作者:王之道《和秦寿之春晚偶成八绝 其二》
擎玉花头取次妍,鞓红从此不论钱。南宋·作者:张扩《次韵谢李簿送白牡丹》
急诏凤池归去客,紫宸殿后看鞓红。南宋·作者:释道举《丹丘道中寄钱大资二首 其一》
花品向来谁第一,似挼玉蕊间鞓红。南宋·作者:韩元吉《次韵余寺正瑞香花》
水纹靴皱风初紧,花色鞓红露未乾。南宋·作者:陆游《潺湲阁小立》
腰带鞓前秋万顷,香炉峰下水交流。南宋·作者:陆游《读仙书作》
洗头盆上云生壁,腰带鞓前月满川。南宋·作者:陆游《梦华山》
鞓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鞓】【戌集中】【革字部】 鞓;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387第31【玉篇】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