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學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6
  • 拼音:xué
  • 繁体:
  • 笔画:16
  • 部首:

學字寓意

【學】 xué 见“学”。

學字解释

【學】[①][xué][《廣韻》胡覺切,入覺,匣。]亦作“斈1”。“学1”的繁体字。(1)学习。(2)学习的人。(3)效法,模仿。(4)描画;书写。(5)如,象。(6)学校。(7)学科。(8)学问。(9)学说。(10)学派。(11)注释阐述。(12)述说,诉说。(13)通“鷽”。参见“鳩”。(14)通“礐”。参见“”。[②][xiào][《集韻》後教切,去效,匣。]同“斆1”。亦作“斈2”。“学2”的繁体字。教导。

學字诗词来源

【學】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秦·作者:阙名《巴谣歌》
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西汉·作者:丁令威《丁令威歌》
博学多识与凡殊,时将昏暮白日午。西汉·作者:刘向《七言》
学士来者有声名。不过孔氏那得成。汉·作者:无名氏《时人为孔氏兄弟语》
人当勤学得主簿。谁使为之陶明府。魏晋·作者:无名氏《宣城民为陶汪歌》
白璧规心学明月,珊瑚映面作风花。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一》
不学衡山南岭桂,至今千载犹未知。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一》
复闻梁王好学问,轻弃剑客如埃尘。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二》
学行可师贺德基,文质彬彬贺德仁。南北朝·作者:无名氏《时人为贺氏兄弟语》
燕赵佳人本自多,辽东少妇学春歌。南梁·作者:萧绎《燕歌行》
浮桥有月支抱马,上苑有乌孙学琴。北周·作者:庾信《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九》
蒲桃一杯千日醉,无事九转学神仙。北周·作者:庾信《燕歌行》
不学箫史还楼上,会逐姮娥戏月中。陈朝·作者:江总《姬人怨服散篇》
谁能巧笑特窥井,乍取新声学绕梁。陈朝·作者:江总《宛转歌》
当学织女嫁牵牛,莫作姮娥叛夫婿。南北朝末隋初·作者:薛道衡《豫章行 其二》
传语后学须精勤。莫贪秽辱丧子身。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二》
死生各异令人悲。何不学道世欲衰。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八》
轩皇尚自亲平寇,嬴政徒劳爱学仙。隋·作者:李衍《过白卫岭和韩昭》
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亸袖太憨生。隋末唐初·作者:虞世南《应诏嘲司花女》

學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學】【寅集上】【子字部】 學;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280第28【唐韻】胡覺切【集韻】【韻會】【正韻】轄覺切, 音鷽。【說文】覺悟也,本作斆,篆作學。【增韻】受敎傳業曰學。朱子曰:學之爲言效也。【詩·周頌】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書·說命】王人求多聞,時惟建事。學于古訓,乃有獲。【禮·學記】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 又學校,庠序總名。【禮·王制】天子命之敎,然後爲學。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頖宮。 又姓。見【姓苑】。 又叶許旣切,音戲。【前漢·匡張孔馬敘傳】樂安裒裒,古之文學。叶下司,司音細。 又叶後敎切,音效。【傅毅·廸志詩】訓我嘉務,惠我博學。叶上誥。 【正字通】與斆別。○按《書·說命》惟斆學半。學與斆別。諸家泥經傳,斆或作學,合學斆爲一,非。今斆音效,而學校字但作學,互詳攴部斆字註。

与學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學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