遅字的含义
遅字的解释
遅
- 五行:
- 康熙笔画:16
- 拼音:chí
- 繁体:遅
- 笔画:12
- 部首:辶
遅字寓意
【遅】遅 chí 古同“迟”。
遅字解释
【遅】[①][chí][《廣韻》直尼切,平脂,澄。]“迟1”的繁体字。亦作“赿1”。亦作“迡1”。亦作“遅1”。亦作“遟1”。(1)徐行。(2)缓慢。(3)晚。(4)久。(5)迟钝。(6)迟疑,犹豫。(7)迟留;逗留。(8)废置;停滞;不通畅。(9)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指脉搏缓慢,一呼一吸的时间内跳三下,即每分钟跳六十次以下的脉搏。(10)通“犀”。参见“遲利”。(11)通“治”。芟除。(12)姓。汉有迟昭平。见《汉书·王莽传下》。[②][zhì][《廣韻》直利切,去至,澄。]“迟2”的繁体字。亦作“遟2”。(1)等待。(2)比及,等到。(3)想望,希望。(4)接待,招待。(5)副词。乃。
遅字诗词来源
【遅】女工织兮不敢迟。弱于罗兮轻霏霏。先秦·作者:无名氏《采葛妇歌》
彼君子兮来何迟。西汉·作者:司马相如《歌》
非君之念思为谁。别日何早会何迟。西晋·作者:陆机《燕歌行》
念此迟暮独无欢。南梁·作者:张率《白纻歌九首 其五》
愁来夜迟犹叹息。抚枕思君终反仄。南梁·作者:张率《白纻歌九首 其八》
风光迟舞出青蘋。兰条翠鸟鸣发春。南梁·作者:萧子显《燕歌行》
三日五匹未言迟,衫长腕弱绕轻丝。南北朝·作者:萧诠《赋得婀娜当轩织诗》
如何此日嗟迟暮,悲来还作白头吟。隋末至初唐·作者:陈子良《于塞北春日思归》
朝云旭日照青楼,迟晖丽色满皇州。初唐·作者: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初唐·作者:杜审言《渡湘江》
调丝独弹声未移,感君行坐星岁迟。初唐·作者:乔知之《和李侍郎古意》
下嵩山兮多所思,携佳人兮步迟迟。初唐·作者:宋之问《下山歌》
气欲断绝先挑眼,既得速罢即须迟。唐·作者:张鷟《诗一首》
如何年少忽迟暮,坐见明月与白露。初唐·作者:吴少微《古意》
长袖迟回意绪多,清商缓转目腾波。唐·作者:张说《城南亭作》
会待安边报明主,作颂封山也未迟。唐·作者:张说《巡边在河北作》
已趁群真入紫微,故乡回首尚迟迟。唐·作者:何仙姑《有道士自罗浮之增城口占三绝寄家 其三》
天游龙辇驻城闉,上苑迟光晚更新。初唐·作者:卢藏用《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彼君子兮来何迟。西汉·作者:司马相如《歌》
非君之念思为谁。别日何早会何迟。西晋·作者:陆机《燕歌行》
念此迟暮独无欢。南梁·作者:张率《白纻歌九首 其五》
愁来夜迟犹叹息。抚枕思君终反仄。南梁·作者:张率《白纻歌九首 其八》
风光迟舞出青蘋。兰条翠鸟鸣发春。南梁·作者:萧子显《燕歌行》
三日五匹未言迟,衫长腕弱绕轻丝。南北朝·作者:萧诠《赋得婀娜当轩织诗》
如何此日嗟迟暮,悲来还作白头吟。隋末至初唐·作者:陈子良《于塞北春日思归》
朝云旭日照青楼,迟晖丽色满皇州。初唐·作者: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初唐·作者:杜审言《渡湘江》
调丝独弹声未移,感君行坐星岁迟。初唐·作者:乔知之《和李侍郎古意》
下嵩山兮多所思,携佳人兮步迟迟。初唐·作者:宋之问《下山歌》
气欲断绝先挑眼,既得速罢即须迟。唐·作者:张鷟《诗一首》
如何年少忽迟暮,坐见明月与白露。初唐·作者:吴少微《古意》
长袖迟回意绪多,清商缓转目腾波。唐·作者:张说《城南亭作》
会待安边报明主,作颂封山也未迟。唐·作者:张说《巡边在河北作》
已趁群真入紫微,故乡回首尚迟迟。唐·作者:何仙姑《有道士自罗浮之增城口占三绝寄家 其三》
天游龙辇驻城闉,上苑迟光晚更新。初唐·作者:卢藏用《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遅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遅】【酉集下】【辵字部】 遅;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261第05同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