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傖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拼音:cāng
  • 繁体:
  • 笔画:12
  • 部首:

傖字寓意

【傖】 cāng 均见“伧”。

傖字解释

【傖】[①][cāng][《廣韻》助庚切,平庚,崇。][《集韻》千剛切,平唐,清。]“伧1”的繁体字。(1)粗俗;鄙陋。(2)引申指卑劣,下贱。(3)魏晋以来,江东对楚人的蔑称。(4)晋南北朝时,南人对北人或南渡北人的蔑称。(5)泛指粗鄙之人。(6)怯懦。参见“頭”。(7)见“儜”。(8)见“”。[②][chen˙]“伧2”的繁体字。见“寒”。

傖字诗词来源

【傖】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中唐·作者:柳宗元《闻黄鹂》
古来伧父爱吴乡,一上胥台不可忘。唐·作者:皮日休《吴中言情寄鲁望》
唯望旧知怜此意,得为伧鬼也逍遥。唐·作者:皮日休《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
从此受恩知有处,免为伧鬼恨吴天。唐·作者:皮日休《奉送浙东德师侍御罢府西归》
南北风流旧不同,伧吴今日若相通。唐·作者:陆龟蒙《醉中戏赠袭美》
从来酪茗嘲伧鬼,莫枉奴名立异同。北宋·作者:宋庠《新年谢故人惠建茗》
十年缔思轻伧赋,一骨评风压楚谣。北宋·作者:宋祁《览从兄咸剑池编》
风物繁雄古奥区,十年伧父巧论都。北宋·作者:宋祁《成都》
几帙异书藏卧帐,肯容伧客广蒸青。北宋·作者:宋祁《送萧山宰刘寺丞》
京邑风尘初倦客,楚伧涂辙欲妨人。北宋·作者:宋祁《吴感勾归安簿》
伧楚俗移恩诏美,班春聊隐轼前熊。北宋·作者:宋祁《送杨告虞部知池阳》
伧人操兵快如鹘,千百其旅巢深林。北宋·作者:曾巩《湘寇》
鲸鱼浪作伧人鲙,槎客常随贾舶舟。北宋·作者:刘攽《送虞太熙著作知番禺县》
蛮音惯习疑伧语,脾病萦缠带岭岚。北宋·作者:苏轼《过岭寄子由二首 其二》
雪髯霜鬓语伧狞,淡荡园林取次行。北宋·作者:苏轼《三月二十日开园三首 其一》
贞观之德来万邦,浩如沧海吞河江,音容伧狞服奇厖。北宋·作者:苏轼《阎立本《职贡图》》
蛮音惯习疑伧语,脾病萦缠带岭岚。北宋·作者:苏辙《和子瞻过岭》
身到楚伧非屈宋,顾惭疏懒作悲秋。北宋·作者:黄庭坚《秋思》
纷纷伧楚不足数,更甚吴侬来去忙。北宋·作者:刘弇《秋日仪真即事十首 其二》
伧父惭非能赋手,渔郎若个是诗家。北宋·作者:贺铸《乌江泛舟寓目》

傖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傖】【子集中】【人字部】 傖;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13第18【廣韻】助庚切【集韻】【韻會】鋤庚切【正韻】士庚切, 音 。鄙賤之稱也。【晉陽秋】吳人謂中州人謂傖,陸機呼左思爲傖,父宋孝武比擬羣臣,目王玄謨爲老傖。【韓愈詩】無端逐饑傖。 又【集韻】千岡切,音倉。傖囊,亂貌。

与傖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傖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