陘字的含义
陘字的解释
陘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15
- 拼音:xíng
- 繁体:陘
- 笔画:9
- 部首:阝
陘字寓意
【陘】陘 xíng 见“陉”。
陘字解释
【陘】[①][xíng][《廣韻》户經切,平青,匣。]亦作“1”。“陉1”的繁体字。(1)山脉中断的地方。(2)山坡,斜坡。(3)灶边突出部分。(4)地名。春秋楚地。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南。(5)地名。春秋周地。在今河南省沁阳县西北。(6)地名。春秋吴地。(7)地名。战国韩地。在今山西省曲沃县境。(8)姓。见《万姓统谱·青韵》。[②][jìng][《集韻》古定切,去徑,見。]同“徑1”。“陉2”的繁体字。狭窄的通道。
陘字诗词来源
【陘】君不见汉家边将在边庭,白羽三千出井陉。中唐·作者:卢纶《冬日登城楼有怀因赠程腾》
井陉昨日双旗入,萧相无言泪湿襟。中唐·作者:杨巨源《圣恩洗雪镇州寄献裴相公》
自古陉山多吉宅,国侨裴令继芳尘。北宋·作者:文彦博《中书令鲁国宣靖鲁公挽词 其一》
荒祠尚枕陉间道,涧水空传哽咽声。北宋·作者:韩琦《过井陉淮侯庙》
盘互长干有绝陉,并包佳丽入江亭。北宋·作者:王安石《雨花台》
全闽形势属临汀,赣岭连疆似井陉。北宋·作者:蒋之奇《苍玉洞》
井陉酣战我已悭,赤帜忽立无由还。北宋·作者:晁补之《复用前韵答唐公唐公有一日纸贵传都城之句且讼其不知我也并呈鲁直成季明略》
晚云携雨入陉山,月到西湖万象閒。北宋·作者:邹浩《月下怀同盟 其三》
不使清风委平地,斯人今日在陉山。北宋·作者:邹浩《次韵述之》
西陉雁度霜前塞,滹水樵争日暮桥。宋·作者:姚孝锡《题滕奉使祠》
何日往来同井陉,清谈清坐到天明。宋·作者:吴说《酬次李辰甫所寄三首 其二》
马声萧萧阵堂堂,直跨井陉登太行。南宋·作者:陆游《观运粮图》
灶陉十日九不炀,岂办甘脆陈壶觞。南宋·作者:朱熹《寿母生朝 其一》
虚憍徒恃井陉归,空壁争趋汉鼓旗。南宋·作者:赵蕃《次王照邻韵二首 其二》
全闽形势数临汀,赣岭连疆似井陉。南宋·作者:宋思远《汀州》
后车趣驾开井陉,唱筹仍复催连营。南宋·作者:岳珂《太行道》
烧香台边聊倚策,炼丹灶上方绝陉。南宋·作者:岳珂《天申万寿宫》
关雎泽竭自师陉,直到瓜丘烬六经。宋末元初·作者:陈普《咏史 其一 齐桓公》
紫陉仙人今渊云,骑风御气七尺身。金·作者:密璹《送王生西游》
并州豪杰知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金末元初·作者: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 其二》
井陉昨日双旗入,萧相无言泪湿襟。中唐·作者:杨巨源《圣恩洗雪镇州寄献裴相公》
自古陉山多吉宅,国侨裴令继芳尘。北宋·作者:文彦博《中书令鲁国宣靖鲁公挽词 其一》
荒祠尚枕陉间道,涧水空传哽咽声。北宋·作者:韩琦《过井陉淮侯庙》
盘互长干有绝陉,并包佳丽入江亭。北宋·作者:王安石《雨花台》
全闽形势属临汀,赣岭连疆似井陉。北宋·作者:蒋之奇《苍玉洞》
井陉酣战我已悭,赤帜忽立无由还。北宋·作者:晁补之《复用前韵答唐公唐公有一日纸贵传都城之句且讼其不知我也并呈鲁直成季明略》
晚云携雨入陉山,月到西湖万象閒。北宋·作者:邹浩《月下怀同盟 其三》
不使清风委平地,斯人今日在陉山。北宋·作者:邹浩《次韵述之》
西陉雁度霜前塞,滹水樵争日暮桥。宋·作者:姚孝锡《题滕奉使祠》
何日往来同井陉,清谈清坐到天明。宋·作者:吴说《酬次李辰甫所寄三首 其二》
马声萧萧阵堂堂,直跨井陉登太行。南宋·作者:陆游《观运粮图》
灶陉十日九不炀,岂办甘脆陈壶觞。南宋·作者:朱熹《寿母生朝 其一》
虚憍徒恃井陉归,空壁争趋汉鼓旗。南宋·作者:赵蕃《次王照邻韵二首 其二》
全闽形势数临汀,赣岭连疆似井陉。南宋·作者:宋思远《汀州》
后车趣驾开井陉,唱筹仍复催连营。南宋·作者:岳珂《太行道》
烧香台边聊倚策,炼丹灶上方绝陉。南宋·作者:岳珂《天申万寿宫》
关雎泽竭自师陉,直到瓜丘烬六经。宋末元初·作者:陈普《咏史 其一 齐桓公》
紫陉仙人今渊云,骑风御气七尺身。金·作者:密璹《送王生西游》
并州豪杰知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金末元初·作者: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 其二》
陘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陘】【戌集中】【阜字部】 陘;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351第06【唐韻】戸經切【集韻】【韻會】乎經切【正韻】奚經切, 音形。【說文】山絕坎也。【玉篇】限也。【爾雅·釋山】山絕陘。【疏】謂山形連延中忽斷絕者,名陘。 又【廣韻】陘,阪也。 又地名。【春秋·僖四年】遂伐楚,次于陘。【註】楚地名,潁川召陵縣南有陘亭。又【左傳·隱十一年】與鄭人陘。又【春秋·僖二十二年】及邾人戰于升陘。【註】魯地。又【左傳·成二年】晉師從齊師,入自丘輿,擊馬陘。【註】齊邑。【戰國策】秦攻韓,圍陘。【註】在絳州曲沃縣西北,汾水之旁。 又山名。【戰國策】楚魏戰於陘山。【註】括地志,在鄭州縣西南。【史記·秦始皇紀】王翦將上地下井陘。【註】山名,在常山,今爲縣。【前漢·地理志】常山郡井陘。【註】井陘山在南。 又【禮·月令·其祀竈註】東面設主於竈陘。【疏】竈陘,謂竈邊承器之物,以土爲之。 又姓。【字彙】晉大夫,以邑爲氏。 又【集韻】吉定切,音徑。【左傳·襄十六年】孟孺子速遂塞海陘而還。【註】海陘,魯隘道也。【釋文】陘,音 。徐音古定反。 【篇海】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