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字的含义
祗字的解释
祗
- 五行:木
- 康熙笔画:10
- 拼音:zhī
- 繁体:祗
- 笔画:9
- 部首:礻
祗字寓意
【祗】祗 zhī 敬,恭敬:祗回。祗仰。祗奉。祗承。祗候。祗应。
祗字解释
【祗】[①][zhī][《廣韻》旨夷切,平脂,章。](1)敬。(2)同“祇2”。适;恰;正。(3)同“祇2”。只;仅。(4)通“振”。显扬。(5)用同“祇1”。
祗字诗词来源
【祗】鲜矣民生忽如浮,何为多念只自愁。西晋·作者:傅玄《拟四愁诗四首 其三》
清歌徐舞降只神,四座欢乐胡可陈。魏晋·作者: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三首 其一》
男儿千凶饱人手。老女不嫁只生口。南北朝·作者:无名氏《捉搦歌 其一》
白杨树头金鸡鸣。秪有阿舅无外甥。南北朝·作者:无名氏《周初童谣》
只应私将琥珀枕,暝暝来上珊瑚床。陈朝·作者:徐陵《杂曲》
鸟藏日暗行人息,空栖只影长相忆。陈朝·作者:岑之敬《乌栖曲》
秪愁芳夜促。兰膏无那煎。陈朝·作者:陈叔宝《听筝诗》
乌啼汉没天应曙,只持怀抱送郎去。陈朝·作者:陈叔宝《乌栖曲三首 其三》
风花一去杳不归,秪为无双惜舞衣。陈朝·作者:江总《东飞伯劳歌》
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南北朝末隋初·作者:薛道衡《豫章行 其二》
不畏官军十万众,只怕荣公第六郎。隋·作者:无名氏《长白山歌》
思之念之立僧秪。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一》
杯至定知悬怪晚,饮尽祇应速唱看。唐初·作者:王绩《过程处士饮率尔成咏》
云霄只尺别松关,禅室空留碧嶂间。唐初·作者:辨才《赴召》
只为前生作用愚,致使今生头角异。初唐·作者:李元礼《诫杀生文》
只知合眼恣无明,不悟幽冥毫发记。初唐·作者:李元礼《诫杀生文》
莫怪常有千行泪,只为阳台一片云。初唐·作者:骆宾王《忆蜀地佳人》
舞蝶临阶秪自舞,啼鸟逢人亦助啼。初唐·作者: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荅卢照邻》
自言少小慕幽玄,只言容易得神仙。初唐·作者: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只将羞涩当风流,持此相怜保终始。初唐·作者: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清歌徐舞降只神,四座欢乐胡可陈。魏晋·作者: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三首 其一》
男儿千凶饱人手。老女不嫁只生口。南北朝·作者:无名氏《捉搦歌 其一》
白杨树头金鸡鸣。秪有阿舅无外甥。南北朝·作者:无名氏《周初童谣》
只应私将琥珀枕,暝暝来上珊瑚床。陈朝·作者:徐陵《杂曲》
鸟藏日暗行人息,空栖只影长相忆。陈朝·作者:岑之敬《乌栖曲》
秪愁芳夜促。兰膏无那煎。陈朝·作者:陈叔宝《听筝诗》
乌啼汉没天应曙,只持怀抱送郎去。陈朝·作者:陈叔宝《乌栖曲三首 其三》
风花一去杳不归,秪为无双惜舞衣。陈朝·作者:江总《东飞伯劳歌》
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南北朝末隋初·作者:薛道衡《豫章行 其二》
不畏官军十万众,只怕荣公第六郎。隋·作者:无名氏《长白山歌》
思之念之立僧秪。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一》
杯至定知悬怪晚,饮尽祇应速唱看。唐初·作者:王绩《过程处士饮率尔成咏》
云霄只尺别松关,禅室空留碧嶂间。唐初·作者:辨才《赴召》
只为前生作用愚,致使今生头角异。初唐·作者:李元礼《诫杀生文》
只知合眼恣无明,不悟幽冥毫发记。初唐·作者:李元礼《诫杀生文》
莫怪常有千行泪,只为阳台一片云。初唐·作者:骆宾王《忆蜀地佳人》
舞蝶临阶秪自舞,啼鸟逢人亦助啼。初唐·作者: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荅卢照邻》
自言少小慕幽玄,只言容易得神仙。初唐·作者: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只将羞涩当风流,持此相怜保终始。初唐·作者: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祗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祗】【午集下】【示字部】 祗;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841第20〔古文〕祬【廣韻】旨夷切。【集韻】【韻會】烝夷切【正韻】旨而切, 音脂。【爾雅·釋詁】敬也。【書·大禹謨】祗承于帝。【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德敎國子,中和祗庸孝友。 【正譌】从示,氐聲。見神示則敬。會意。【正字通】與祇通。郝敬曰:祗从氏下一,韻書別出,其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