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字的含义
拿字的解释
拿
- 五行:火
- 康熙笔画:10
- 拼音:ná
- 繁体:拿
- 笔画:10
- 部首:手
拿字寓意
【拿】拿 ná 用手取,握在手里:拿笔。拿枪。 掌握,把握:拿主意。拿权。拿手。 挟(xi )制:拿捏(故意刁难人,要挟人)。拿大(自以为比别人强,看不起人,摆架子)。 侵蚀,侵害:让药水拿白了。 逮捕,捉:拿获。擒拿。拿问。 攻下,占领:一定要把敌人的碉堡拿下来。 介绍,引出对象,相当于“把”:我拿你当亲人看待。 介词,引出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用”:拿笔来写。
拿字解释
【拿】[①][ná](1)用手取;握在手里。(2)用强力取。(3)逮捕;捉拿。(4)把握;掌握。(5)捉摸。(6)制服;刁难。(7)拔,抬。指把脚从地面提起。(8)矜持;装模作样。参见“拿大”、“拿班”。(9)决定。(10)摆,显示。(11)擒拿。拳术的一种。(12)方言。买。(13)介词。把。(14)介词。用。(15)介词。对;跟。
拿字诗词来源
【拿】万骑躨跜以攫拿。东汉·作者:李尤《辟雍赋 其四》
群落妻拿凄泣声,俄然戎丑万交横。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一》
古藤池水盘树根,左攫右拿龙虎蹲。盛唐·作者:李颀《爱敬寺古藤歌》
八分一字直百金,蛟龙盘拿肉屈强。唐·作者: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
尝闻烧尾便拿空,只过天门更一重。唐·作者:张仲谋《题搔口》
拿天攫地数千尺,恐作云雨归维嵩。唐·作者:庄南杰《古松歌》
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拿虎螭。中唐·作者:韩愈《岣嵝山》
走章驰檄在得贤,燕雀纷拿要鹰隼。中唐·作者:韩愈《赠崔立之评事》
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拿。中唐·作者:韩愈《李花二首 其二》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中唐·作者:李贺《致酒行》
烧丹未得不死药,拿舟海上寻神仙。中唐·作者:李贺《白虎行》
揭手便拈金碗舞,上皇惊笑悖拿儿。唐·作者:张祜《悖拿儿舞》
拿如拿延好伏侍婆罗门。早晚却见父娘面。唐·作者:敦煌曲子《失调名 其十一 须大拿太子度男女十一首》
太平天子驻云车,龙炉勃郁双蟠拿。唐·作者:温庭筠《郭处士击瓯歌》
盘疑虎伏形难写,展认龙拿势未回。唐·作者:崔橹《过南城县麻姑山 其一》
见织短篷裁小楫,拿烟闲弄个渔舟。唐·作者:陆龟蒙《正月十五惜春寄袭美》
琼镌狒?绕觥舞,金蹙辟邪拿拨鸣。唐末·作者:林宽《曲江》
骏如健鹘鹗与雕,拿云猎野翻重霄。唐·作者:僧鸾《赠李粲秀才》
蟠拿对月吸深杯,月府清虚玉兔吼。晚唐·作者:唐彦谦《叙别》
群落妻拿凄泣声,俄然戎丑万交横。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一》
古藤池水盘树根,左攫右拿龙虎蹲。盛唐·作者:李颀《爱敬寺古藤歌》
八分一字直百金,蛟龙盘拿肉屈强。唐·作者: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
尝闻烧尾便拿空,只过天门更一重。唐·作者:张仲谋《题搔口》
拿天攫地数千尺,恐作云雨归维嵩。唐·作者:庄南杰《古松歌》
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拿虎螭。中唐·作者:韩愈《岣嵝山》
走章驰檄在得贤,燕雀纷拿要鹰隼。中唐·作者:韩愈《赠崔立之评事》
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拿。中唐·作者:韩愈《李花二首 其二》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中唐·作者:李贺《致酒行》
烧丹未得不死药,拿舟海上寻神仙。中唐·作者:李贺《白虎行》
揭手便拈金碗舞,上皇惊笑悖拿儿。唐·作者:张祜《悖拿儿舞》
拿如拿延好伏侍婆罗门。早晚却见父娘面。唐·作者:敦煌曲子《失调名 其十一 须大拿太子度男女十一首》
太平天子驻云车,龙炉勃郁双蟠拿。唐·作者:温庭筠《郭处士击瓯歌》
盘疑虎伏形难写,展认龙拿势未回。唐·作者:崔橹《过南城县麻姑山 其一》
见织短篷裁小楫,拿烟闲弄个渔舟。唐·作者:陆龟蒙《正月十五惜春寄袭美》
琼镌狒?绕觥舞,金蹙辟邪拿拨鸣。唐末·作者:林宽《曲江》
骏如健鹘鹗与雕,拿云猎野翻重霄。唐·作者:僧鸾《赠李粲秀才》
蟠拿对月吸深杯,月府清虚玉兔吼。晚唐·作者:唐彦谦《叙别》
拿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拿】【卯集中】【手字部】 拿;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429第01俗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