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字的含义
刍字的解释
刍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10
- 拼音:chú
- 繁体:芻
- 笔画:5
- 部首:刀
刍字寓意
【刍】刍 (芻) chú 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刍秣(饲养牛马的草料)。反刍。 割草:刍荛(割草称“刍”,打柴称“荛”。指割草打柴的人。后常用作向人陈述意见的谦辞)。刍言(常用来谦称自己的言论)。刍议(同“刍言”)。 草把:刍灵(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马)。
刍字解释
【刍】[①][chú][《廣韻》測隅切,平虞,初。]亦作“蒭1”。“刍1”的繁体字。(1)割草;刈割。(2)饲草。(3)以草喂牲口。(4)指吃草的牲口。参见“芻豢”。(5)草秆;草把。(6)卑微;浅陋。
刍字诗词来源
【刍】烝民乃粒有牲刍。南梁·作者:沈约《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十一》
阴下六乌刍藁营,营南十六天苑形。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四 西方七宿》
为君酤酒满眼酤,与奴白饭马青刍。唐·作者: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中唐·作者:刘禹锡《汉寿城春望》
生刍一束酒一杯,故人故人歆此来。中唐·作者:刘禹锡《祭韩吏部文附诗》
刍狗无由学圣贤,空持感激终昏旦。唐·作者:李绅《南梁行》
一瓮香醪新插刍,双鬟小妓薄能讴。唐·作者:白居易《尝酒听歌招客》
老惭退马沾刍秣,高喜归鸿脱弋罗。唐·作者:白居易《赠诸少年》
投君之文甚荒芜,数篇价直一束刍。唐·作者:白居易《偶以拙诗数首寄呈裴少尹侍郎蒙以盛制四篇一时酬和重投长句美而谢之》
秣以瑶刍锁以金,故乡迢遰君门深。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驯犀 感为政之难终也》
骠乐骠乐徒喧喧,不如闻此刍荛言。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骠国乐 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
人人共恶难回跋,潜遣飞龙减刍秣。中唐·作者:元稹《望云骓马歌》
万束刍茭供旦暮,千钟菽粟长牵漕。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十二 阴山道》
碧蹄骏马衔刍细,红粉佳人挈榼香。唐·作者:施肩吾《夏日过从叔幽居》
好去苾刍云水畔,何山松柏不青青。唐·作者:李章武《赠成都僧》
厩中高桁排蹇蹄,饱食青刍饮白水。中唐·作者:李贺《吕将军歌》
大白东西飞正狂,新刍石冻杂梅香。唐·作者:段成式《怯酒赠周繇》
白薝卜花露滴滴,红苾刍草香濛濛。五代·作者:贯休《再游东林寺作五首 其五》
天观万物如刍狗,有覆无心更望伊。五代·作者:居遁《偈颂并序 其六十五》
教疏兔镂金弦乱,自拥龙刍紫汞肥。唐·作者:陆龟蒙《奉和袭美题达上人药圃二首 其二》
阴下六乌刍藁营,营南十六天苑形。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四 西方七宿》
为君酤酒满眼酤,与奴白饭马青刍。唐·作者: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中唐·作者:刘禹锡《汉寿城春望》
生刍一束酒一杯,故人故人歆此来。中唐·作者:刘禹锡《祭韩吏部文附诗》
刍狗无由学圣贤,空持感激终昏旦。唐·作者:李绅《南梁行》
一瓮香醪新插刍,双鬟小妓薄能讴。唐·作者:白居易《尝酒听歌招客》
老惭退马沾刍秣,高喜归鸿脱弋罗。唐·作者:白居易《赠诸少年》
投君之文甚荒芜,数篇价直一束刍。唐·作者:白居易《偶以拙诗数首寄呈裴少尹侍郎蒙以盛制四篇一时酬和重投长句美而谢之》
秣以瑶刍锁以金,故乡迢遰君门深。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驯犀 感为政之难终也》
骠乐骠乐徒喧喧,不如闻此刍荛言。唐·作者:白居易《新乐府 骠国乐 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
人人共恶难回跋,潜遣飞龙减刍秣。中唐·作者:元稹《望云骓马歌》
万束刍茭供旦暮,千钟菽粟长牵漕。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十二 阴山道》
碧蹄骏马衔刍细,红粉佳人挈榼香。唐·作者:施肩吾《夏日过从叔幽居》
好去苾刍云水畔,何山松柏不青青。唐·作者:李章武《赠成都僧》
厩中高桁排蹇蹄,饱食青刍饮白水。中唐·作者:李贺《吕将军歌》
大白东西飞正狂,新刍石冻杂梅香。唐·作者:段成式《怯酒赠周繇》
白薝卜花露滴滴,红苾刍草香濛濛。五代·作者:贯休《再游东林寺作五首 其五》
天观万物如刍狗,有覆无心更望伊。五代·作者:居遁《偈颂并序 其六十五》
教疏兔镂金弦乱,自拥龙刍紫汞肥。唐·作者:陆龟蒙《奉和袭美题达上人药圃二首 其二》
刍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刍】【申集上】【艸字部】 芻;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137第02【唐韻】側愚切【正韻】楚徂切, 音初。【說文】刈草也。【詩·大雅】詢于芻蕘。【疏】芻者飼牛馬之草。【孟子】猶芻豢之悅我口。【趙註】草食曰芻。【韻會】羊曰芻,犬曰豢,皆以所食得名。 又【禮·祭統】士執芻。【註】藁也。【詩·小雅】生芻一束。【箋】苽草刈取以用曰芻,故曰生芻。 又草名。【小雅】終朝采綠。【箋】綠,王芻也。 又梵語謂僧曰苾芻。 又芻尼。【許彥周詩話】嘗作七夕詩,押潘尼字,難于屬和,後讀《藏經》,有呼喜鵲爲芻尼。 又姓。見【何氏姓苑】。 又【集韻】葘尤切,音鄒。【韓愈·駑驥詩】力小若易制,價微良易酬。渴飮一斗水,饑食一束芻。 【六書正譌】芻象包束草之形,俗作蒭,非。【干祿字書】通作 、 。 字原从艸从口从丑作。考證:〔【孟子】猶芻豢之悅我口。【趙註】草牲曰芻。〕 謹照原文牲改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