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切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4
  • 拼音:qiè
  • 繁体:
  • 笔画:4
  • 部首:

切字寓意

【切】 qiē 用刀从上往下用力:菜。除。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在业务、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长处,纠正缺点,如“琢磨”)。 qiè 密合,贴近:当(d刵g )。肤(身)。己。亲。 紧急:急。迫。 实在:忌。恳。 旧时汉语标音的一种方法,用两个字,取上一字的声母与下一字的韵母拼成一个音。亦称“反”。

切字解释

【切】[①][qiē][《廣韻》千結,入屑,清。](1)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2)割;截断。(3)加工珠宝骨器的工艺名称。(4)指学行上磋相正。(5)几何学上称直线与圆周、圆周与圆周或平面与球于一点相接为。[②][qiè][《廣韻》千結,入屑,清。](1)摩擦;接触。(2)靠近;贴近。(3)严酷;苛刻;使严酷。(4)契合;确。(5)指击中。(6)急;急迫。(7)激烈。(8)谴责;批评。(9)恳率直。(10)深;深。(11)要领;重要。(12)务必;一定。(13)脉,中医诊病方法之一。(14)汉语传统注音方法。参见“2音”。(15)同“竊”。犹言私下。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16)同“竊”。盗取。参见“2命”。(17)忧伤悲凄貌。(18)门槛;阶石。

切字诗词来源

【切】忡切剥兮年法荣。兰茝亡兮丧芝英。汉·作者:无名氏《李翊夫人碑叹》
蹶巨石兮以湮填,开切促兮导曲机,推六泷兮弱其势。东汉·作者:郭苍《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碑铭》
阳平张楼头如箱。见人切齿剧虎狼。魏晋·作者:无名氏《临水人为张楼谣》
日暮耿耿不能寐。秋风切切四面来。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五》
横笛短箫凄复切,谁知柏梁声不绝。陈朝·作者:江总《梅花落》
出塞能全仲叔策,安亲更切老莱心。唐初·作者:刘方平《寄严八判官》
秋风四起声切切,边心一听泪霏霏。初唐·作者:刘希夷《独鹤篇》
支遁爱山情谩切,昙摩泛海路空长。初唐·作者:沈佺期《红楼院应制》
白雁远传苏武札,银鲈细切季鹰羞。初唐·作者:陈元光《候夜行师七唱 其五》
九皋独唳方清切,五里惊群俄断绝。初唐·作者:武三思《仙鹤篇》
疏龙磴道切昭回,建凤旗门绕帝台。唐·作者:苏颋《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䌽缕人胜应制》
二八三五闺心切,褰帘捲幔迎春节。盛唐·作者:王琚《美女篇》
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盛唐·作者:李颀《少室雪晴送王宁》
铜雀苍苍对古馗,清风切切有馀悲。唐·作者:张鼎《古铜雀台歌》
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唐·作者:杜甫《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
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唐·作者: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其二》

切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切】【子集下】【刀字部】 切; 康熙笔画:4; 页码:页136第09【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千結切,音竊。【說文】刌也。从刀,七聲。【廣韻】割也,刻也。【爾雅·釋器】骨謂之切。【註】治骨器。【禮·內則】聶而切之爲膾。又迫也,急也。【禮·禮器疏】祭祀之事,必以積漸敬愼,不敢偪切也。又愨實也。【後漢·馮衍傳】明君不惡切愨之言。又【揚雄·長楊賦】請略舉凡,而客自覽其切。【註】師古曰:切,要也。又【史記·扁鵲傳】不待切脈。【註】切,按也。又【韻會】譏切也,剴切也。又【韻會】反切。一音展轉相呼謂之反,亦作翻,以子呼母,以母呼子也。切謂一韻之字相摩以成聲謂之切。又【前漢·外戚傳】切皆銅沓,冒黃金塗。【註】師古曰:切,門限也。音千結反。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七計切,音砌。衆也。又一切,大凡也。【前漢·平帝紀】一切滿秩如眞。【註】師古曰:一切者,權時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齊,不顧長短縱橫,故言一切。又【韻補】砌或作切。【張衡·西京賦】設切厓隒。李善註:古字通。又叶音刺,與刺通。【儀禮註】采時世之詩爲樂歌,所以通情相風切也。

与切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切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