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兔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8
  • 拼音:
  • 繁体:
  • 笔画:8
  • 部首:

兔字寓意

【兔】 tù 哺乳动物,耳长,尾短,上唇中间裂开,后肢较长,跑得快:子。脱(迅速地逃走)。毫笔。起鹘落(“鹘”,打猎用的猛禽。子才起来而鹘已经扑下去,喻动作敏捷。亦喻作书画或写文章下笔迅捷)。 古称娈童(指被当作女性玩弄的美貌男子)。

兔字解释

【兔】[①][tù][《廣韻》湯故切,去暮,透。]亦作“兎1”。亦作“莵1”。(1)动物名。通称子。头部略似鼠,耳长,上唇中部裂豁,尾短而上翘,前肢较后肢短,能跑善跃。有野生,亦有家饲。肉可食,毛可以纺织,毛皮可以制衣物。(2)捕。(3)即伏。古代车上钩连车厢底板与车轴的部件,形如伏,简称。(4)传说中的月中玉。亦指月亮。(5)制笔的毫。借指毛笔。(6)詈词。[②][chān][《集韻》初銜切,平銜,初。]亦作“兎2”。辰星的别名。

兔字诗词来源

【兔】枇杷橘栗桃李梅。走狗逐兔张罘罳。西汉·作者:刘彻《柏梁诗》
兔影脉脉照金铺,虬水滴滴泻玉壶。陈朝·作者:江总《内殿赋新诗》
羊车讵畏青门闭,兔月今宵照后庭。初唐·作者:杨师道《阙题》
抱膝当窗看夕兔,侧耳空房听晓鸡。初唐·作者: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荅卢照邻》
南山幂幂兔丝花,北陵青青女萝树。初唐·作者:乔知之《和李侍郎古意》
九重见日闭鸳鸯,三泉今夕开狐兔。初唐·作者:宋之问《北邙古墓》
绛河里,碧烟上,双花伏兔画屏风,四子盘龙擎斗帐。初唐·作者:沈佺期《七夕曝衣篇》
文章犹入管弦新,帷座空销狐兔尘。唐·作者:张鼎《邺城引》
君不见楚王台上红颜子,今日皆成狐兔尘。唐·作者:王翰《春女行》
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捎意气归。盛唐·作者:王昌龄《观猎》
阳乌黯黯映山平,阴兔微微光渐生。盛唐·作者:崔希逸《燕支行营 其二》
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盛唐·作者:高适《别韦参军》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盛唐·作者:李白《草书歌行》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盛唐·作者:李白《把酒问月》
鹏碍九天须却避,兔藏三穴莫深忧。唐·作者:杜甫《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罗者久取竟未能得王以为毛骨有异他鹰恐腊后春生鶱飞避暖劲翮思秋之甚眇不可见请余赋诗 其一》
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唐·作者:杜甫《忆昔二首 其二》
草中狐兔尽何益,天子不在咸阳宫。唐·作者:杜甫《冬狩行》
杉鸡竹兔不自惜,溪虎野羊俱辟易。唐·作者:杜甫《王兵马使二角鹰》
当时置酒延枚叟,肯料平台狐兔走。唐·作者:岑参《梁园歌送河南王说判官》
骑将猎向南山口,城南狐兔不复有。唐·作者:岑参《卫节度赤骠马歌》

兔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兔】【子集下】【儿字部】 兔; 康熙笔画:8; 页码:页125第06【唐韻】湯故切【集韻】【韻會】【正韻】土故切, 吐去聲。【說文】獸名。象踞後其尾。【禮·曲禮】兔曰明視。【韻會】歐陽氏曰:兔从免字加一點。俗作兎,非。陸佃云:兔,吐也。明月之精,視月而生,故曰明視。咀嚼者九竅而胎生,獨兔八竅五月而吐子。【王充·論衡】兔舐毫而孕,及其生子,從口而出。又【正韻】亦作菟。【前漢·賈誼傳】搏畜菟。【嚴延年傳】韓盧取菟。

与兔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兔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