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帜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5
  • 拼音:zhì
  • 繁体:
  • 笔画:8
  • 部首:

帜字寓意

【帜】 (幟) zhì 旗子:旗。独树一(单独打起一面旗号,喻自成一家,亦称“别树一”)。

帜字解释

【帜】[①][zhì][《廣韻》昌志切,去志,昌。][《廣韻》式吏切,去志,書。][《集韻》職吏切,去志,章。]亦作“旘1”。“1”的繁体字。(1)旗。(2)标志。

帜字诗词来源

【帜】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唐·作者: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其二》
碧疏玲珑含春风,银题彩帜邀上客。中唐·作者:韦应物《酒肆行》
天晴红帜当山满,日暮清笳入塞长。中唐·作者:杨巨源《赠张将军》
西江运船立红帜,万棹千帆绕江水。中唐·作者:王建《水运行》
溟池海浦俱喧豗,青帜白旌相次来。唐·作者:温庭筠《昆明池水战词》
关东新破项王归,赤帜悠扬日月旗。晚唐·作者:胡曾《咏史诗 长安》
听得歌声人尽笑,夜头旗帜晓头催。唐末至五代·作者:崔致远《乡乐杂咏五首 其二 月颠》
铁锁寨门扃白日,大张旗帜插青天。五代·作者:王仁裕《句》
南市醉过攒帜队,西楼欢坐列琼筵。宋·作者:薛田《成都书事百韵》
江步挐舟双打桨,酒亭横帜一持螯。北宋·作者:宋祁《张生南归》
文书吏乐轻车府,表帜人知大树军。北宋·作者:宋祁《寄献澶渊太傅》
酒帜亭长离帟罢,浪花风稳暝帆移。北宋·作者:宋祁《送同年孙锡勾簿巢县》
寒塘酒帜能留客,晴坞梅花解笑人。北宋·作者:宋祁《冬日城楼驻望》
鞭笞鬼神各就事,簸弄旗帜翻以舒。北宋·作者:韩维《答崔象之见谢之作》
画船插帜摇秋光,鸣铙传鼓水洋洋。北宋·作者:王安石《送程公辟守洪州》
列帜空遗渭川垒,犒师留得杨隋帐。北宋·作者:徐积《大松》
林泉不作南风竞,旗帜还因对垒新。北宋·作者:李之仪《袭前韵再简少孙四首 其三》
空车辗雷帜推电,千里冥冥甘雨遍。北宋·作者:孔武仲《时雨》
酒帜晓人应惯识,花枝拂帽不须挥。北宋·作者:释道潜《次韵王行甫奉议湖上晚归遇雨》
雷公轰车电操帜,如以墨汁当空湔。北宋·作者:刘弇《元丰辛酉七月九夜大风四十韵》

帜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帜】【寅集中】【巾字部】 幟;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330第13【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昌志切,音熾。【說文】旌旗之屬。【廣韻】旗幟。【字詁】標也。【廣雅】旛也。【史記·高祖紀】旗幟皆赤。【前漢·淮隂侯傳】拔趙幟,樹漢赤幟。【註】索隱曰:幟帛長丈五,廣半幅。 又通作織。【前漢·食貨志】治樓船十丈餘,加旗織於其上。【註】師古曰:織,讀曰幟。 又記也。【後漢·虞詡傳】以采綖縫其裾爲幟。【註】幟,記也。 又【集韻】【韻會】 職吏切,音志。又【廣韻】【集韻】【韻會】 式吏切,音試。義 同。

与帜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帜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