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枳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9
  • 拼音:zhǐ
  • 繁体:
  • 笔画:9
  • 部首:

枳字寓意

【枳】 zhī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多刺,果实黄绿色,味酸不可食,可入药(亦称“枸橘”):实(中药称“”、“构橼”等的近成熟的果实)。壳(中药称“”、“枸橼”等的成熟的果实)。

枳字解释

【枳】[①][zhǐ][《廣韻》諸氏切,上紙,章。][《廣韻》居帋切,上紙,見。](1)木名。也称枸橘、臭橘。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木似橘而小,茎上有刺,春生白花,至秋成实,果小,味酸苦不能食,可入药。成条种植可作篱笆。(2)藩蔽,护卫。《逸周书·小开》:“德維大人,大人維公,公维卿,卿維大夫,大夫維士。”孔晁注:“章懷注《後漢書》引此……注云:'者,言上下相維,遞爲藩蔽也。'”一说,相当于“則”。参阅杨树达《词诠》卷五。(3)谓阻塞。参见“道”。(4)古地名。战国楚有邑。汉置县,属巴郡。即今四川涪陵县。(5)通“疻”。伤害。[②][zhī][《集韻》章移切,平支,章。](1)通“胑”。肢体。(2)通“枝”。歧出。参见“2首蛇”。

枳字诗词来源

【枳】后王不敢论圭组,土偶人前枳树秋。中唐·作者:窦常《商山祠堂即事》
惧同枳棘愁迁徙,每抱馨香委照临。唐·作者:李绅《新楼诗二十首 其十二 橘园》
业桂半空摧枳棘,曲池平尽隔烟霞。唐·作者:李绅《毗陵东山》
霜寒橡栗留山鼠,月冷菰蒲散水禽。唐·作者:许浑《与张道士同访李隐君不遇》
若交尽乞人人与,采尽商山枳壳花。唐·作者:朱庆馀《商州王中丞留吃枳壳》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中唐·作者:雍陶《城西访友人别墅》
闻说小斋多野意,枳花阴里麝香眠。中唐·作者:雍陶《寄襄阳章孝标》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唐·作者:李郢《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满岸秋风吹枳橘,绕陂烟雨种菰蒋。唐末至五代·作者:韦庄《赠渔翁》
个侬居处近诛茅,枳棘篱兼用荻梢。唐末·作者:韩偓《赠渔者》
此地三年偶寄家,枳篱茅厂共桑麻。唐末·作者:韩偓《南安寓止》
久栖枳棘方思替,谩带貂蝉不是真。北宋·作者:王禹偁《赠商洛庞主簿》
君栖枳棘官将满,我住蓬蒿岁正穷。北宋·作者:林逋《寄呈张元礼》
枳落莎渠急夜虫,翛然平子四愁中。北宋·作者:刘筠《小园秋夕》
滥迹搢绅同北枳,草仪封禅待南鹣。北宋·作者:杨亿《答李光丞》
倾座仙风冠颍奇,枳鸾移调位犹卑。北宋·作者:宋祁《送保定张员外》
归路青袍杂䌽裳,何言县枳滞鸾翔。北宋·作者:宋祁《送胡宿同年主合肥簿》
莫辞县枳淹鸾翮,密启天官伫荐才。北宋·作者:宋祁《送同年张孝孙勾簿颍阴》
肯共桑榆悲日晚,宁同枳橘过江移。北宋·作者:宋祁《树柳》
媚柯攒仄倚春晖,封植宁同北枳移。北宋·作者:宋祁《和晏尚书海棠》

枳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枳】【辰集中】【木字部】 枳; 康熙笔画:9; 页码:页517第07【唐韻】【廣韻】【類篇】【韻會】【正韻】 諸氏切,音紙。木名。枳也。【說文】木似橘。【徐曰】卽藥家枳殼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橘踰淮而北爲枳。又木高多刺,可爲籬落。【張衡·西京賦】楷枳落突棘藩。 又【博雅】枳,股也。 又【小爾雅】枳,害也。【孔叢子· 論】率過以小罪謂之枳。 又與軹通。地名。一在巴郡,一在魏地。 又【集韻】頸爾切【韻會】居紙切, 音 。義同。 又【集韻】舉綺切【韻會】居矣切, 音已。枳椇。又一名白石李。 又【集韻】章移切,音支。【爾雅·釋蟲】枳首蛇,歧蛇也。 又翹移切,音岐。義同。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橘踰淮而化爲枳。〕 謹照原文化改北。

与枳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枳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