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屈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8
  • 拼音:
  • 繁体:
  • 笔画:8
  • 部首:

屈字寓意

【屈】 qū 使弯曲,与“伸”相对:曲(q )。折。膝。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一指。卑躬膝。 低头,降服:服。从。威武不。 冤枉,叫人不痛快:冤。委辱。才。就(受委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驾。己待人。 理亏:心(亏心,昧心)。理词穷。 姓。

屈字解释

【屈】[①][qū][《廣韻》區勿切,入物,溪。][《廣韻》九勿切,入物,見。](1)弯曲。(2)使服;服,折节。(3)辱;委;冤枉。(4)压抑;抑。(5)理亏。(6)缠绕。(7)集中。(8)交错陈设。(9)敬词。犹言请。(10)断绝。(11)方言。救治。(12)量词。(13)姓。亦特指原。(14)古地名。一在今山西乡宁北,盛产良马。一在今山西吉县,春秋时晋公子夷吾的采邑。[②][jué][《集韻》渠勿切,入迄,羣。](1)短。(2)竭尽,穷尽。(3)见“2奇”。(4)通“倔”。参见“2强”。(5)通“崛”。参见“2起”。[③][què][《集韻》丘月切,入月,溪。]通“闕1”。

屈字诗词来源

【屈】啮妃女唇甘如饴。迫窘诘屈几穷哉。西汉·作者:刘彻《柏梁诗》
织成屏风金屈膝,牛唇玉面灯前出。南梁·作者:萧纲《乌栖曲四首 其四》
屈轶无佞人可指,獬豸无繁刑可触。北周·作者:庾信《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十五》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初唐·作者:卢照邻《长安古意》
伸屈妙运参帝功,一鼓絪缊油云从。初唐·作者:陈元光《云龙》
屈身延士礼优异,四方英俊如云翔。初唐·作者:岑羲《黄金台》
屈曲屏风绕象床,萎蕤翠帐缀香囊。盛唐·作者:王琚《美女篇》
山中别有神仙地,屈曲幽深碧涧垂。唐·作者:杨敬述《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双双横于库楼上,库楼十星屈曲明。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其一 东方七宿》
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盛唐·作者:高适《别韦参军》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盛唐·作者:李白《江上吟》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盛唐·作者:李白《杂曲歌辞 其三 行路难三首》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盛唐·作者:王维《送杨少府贬郴州》
天时人事有兴灭,智穷计屈心摧折。唐·作者:冯待徵《虞姬怨》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唐·作者:杜甫《戏为六绝句 其五》
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唐·作者:杜甫《醉时歌》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白摧朽骨龙虎死。唐·作者:杜甫《戏为双松图歌》
大鱼伤损皆垂头,屈强泥沙有时立。唐·作者:杜甫《又观打鱼》
若道土无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唐·作者:杜甫《最能行》
八分一字直百金,蛟龙盘拿肉屈强。唐·作者: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

屈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屈】【寅集上】【尸字部】 屈; 康熙笔画:8; 页码:页301第07〔古文〕 【廣韻】區勿切【集韻】【韻會】【正韻】曲勿切, 音詘。【說文】無 也。从 出聲。又曲也,請也。又【增韻】鬱也,軋也。【正字通】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易·繫辭】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孟子】威武不能屈。 又作絀。【荀子·非相篇】緩急羸絀。【註】猶屈伸也。 又通作詘。【史記·晏嬰傳】詘於不知已,而信於知己。 又【集韻】【韻會】【正韻】 渠勿切,音掘。竭也,盡也。【前漢·食貨志】賈誼曰:用之無度,則物力必屈。與詘絀 通。 又與倔通。倔彊,梗戾貌。【史記·陸賈傳】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彊於此。【師古曰】不柔服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 九勿切,音 。地名。晉公子夷吾所居,出良馬。在今河東縣。【左傳·僖二年】屈產之乗。 又姓。楚公族屈原,楚大夫屈宜申。又屈侯,複姓。 又大屈,弓名。【左傳·昭七年】楚靈王享公於新臺,好以大屈,旣而悔,公反之。 又【廣韻】九月切【集韻】【類篇】丘月切, 音闕。【歐陽修·程文 墓銘】不學而剛,有摧必折。毅毅程公,其剛不屈。 又與絀通。【禮·玉藻】君命屈狄。【註】狄,翟也。后夫人之服,刻雉爲五采,子男之妻,受王后之命者,刻繒不畫,故曰屈狄。【周禮】作闕翟。 又叶居詣切,音計。【曹植·王陵贊】從漢有功,少文任氣。高后封呂,直而不屈。

与屈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屈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