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屠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2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1
  • 部首:

屠字寓意

【屠】 tú 宰杀牲畜,引申为大量残杀:宰。刀。户。夫。杀。戮。城。龙之技(喻高超而不实用的技艺)。 〔苏〕a.古书上说的一种草;b.草庵;c.古代一种酒名。 姓。

屠字解释

【屠】[①][tú][《廣韻》同都切,平模,定。](1)宰杀(牲畜)。(2)指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人。(3)杀,杀戮;毁灭,毁坏。(4)割裂;分裂。(5)通“瘏”。病。(6)用同“荼”。参见“毒”。(7)姓。春秋时有击。见《左传·昭公十六年》。[②][chú][《廣韻》直魚切,平魚,澄。]休,地名。西汉置,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县北。西晋废。北魏复置。隋又废。

屠字诗词来源

【屠】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初唐·作者:卢照邻《长安古意》
帛度两星屠肆前,候星还在帝坐边。唐·作者:王希明《丹元子步天歌 天市垣》
能得来时作眼觅,天津桥侧锦屠苏。唐·作者:阎德隐《三月歌》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盛唐·作者:李白《梁甫吟》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屼当安之。盛唐·作者:李白《梁甫吟》
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盛唐·作者:李白《荅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韩信羞将绛灌比,祢衡耻逐屠沽儿。盛唐·作者:李白《荅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盛唐·作者:王维《夷门歌》
过屠大嚼肯知羞,食店门外强淹留。唐·作者:颜真卿《七言嚵语联句》
屠苏宜在水中石,洄溪一曲自当门。唐·作者:元结《说洄溪招退者》
还丹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唐·作者:顾况《岁日作》
颠倒英雄古来有,封侯却属屠沽儿。唐·作者:戴叔伦《行路难》
白首书窗成钜儒,不知簪组遍屠沽。中唐·作者:权德舆《醉后戏赠苏九翛》
浮屠西来何施为,扰扰四海争奔驰。中唐·作者:韩愈《送僧澄观》
羔羊口在缘何事,闇死屠门无一声。唐·作者:白居易《禽虫十二章 其六》
文王长在苑中猎,何日非熊休卖屠。中唐·作者:元稹《有鸟二十章 其十七》
臣有五贤非此弦,或在拘囚或屠钓。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三 五弦弹》
被郎嗔罚琉璃盏,酒入四肢红玉软。唐·作者:施肩吾《夜宴曲》
等闲对酒呼三达,屠羊杀牛皆自在。中唐·作者:卢仝《杂兴》
万宇灵祥拥帝居,东华元老荐屠苏。唐·作者:陈陶《朝元引四首 其三》

屠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屠】【寅集上】【尸字部】 屠;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303第12【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同都切,音徒。【說文】刳也。从尸者聲。 又【廣韻】殺也,裂也。【周禮·廛人】凡屠者,斂其皮角筋骨,入于玉府。【史記·信陵君傳】臣乃市井鼓刀屠者。又【前漢·高帝紀】今屠沛。 又姓。【拾遺記】軒轅去蚩尤,遷其民善者於鄒屠之地,惡者於有北之鄉,其先以地命族,後分爲鄒氏屠氏。又申屠,複姓。 又【廣韻】直魚切【集韻】【韻會】 如切, 音除。休屠,匈奴王號。休音朽。考證:〔【周禮·地官】凡屠者,斂其皮角筋,入於王府。〕 謹照原文地官改廛人。筋下增骨字。入于王府改于玉府。〔【史記·信陵君傳】臣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 謹照原文市井下改鼓刀屠者。

与屠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屠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