蹻字的含义
蹻字的解释
蹻
- 五行:火
- 康熙笔画:19
- 拼音:jué
- 繁体:蹻
- 笔画:19
- 部首:足
蹻字寓意
【蹻】蹻 qiāo 同“跷”。
蹻字解释
【蹻】[①][qiāo]亦作“勪1”。同“蹺1”。[②][jiǎo][《廣韻》居夭切,上小,見。]亦作“勪2”。(1)高傲不屈。(2)壮健;勇武。[③][jué][《廣韻》居勺切,入藥,見。]亦作“勪3”。(1)屐、鞋。古代多指草鞋。(2)不稳定貌。
蹻字诗词来源
【蹻】我亦平行蹋??,神完骨蹻脚不掉。中唐·作者:韩愈《记梦》
上阳宫女偏蹻捷,争得楼前第一筹。唐末宋初·作者:宋白《宫词 其三十一》
祥风拂袂来幽谷,志士乘蹻朝玉宸。北宋·作者:王钦若《送张无梦归天台山》
共羡乘蹻归洞宫,他日骑龙却来否。北宋·作者:初炜《送张无梦归天台山 其二》
事国爱君精未已,此生疏蹻负丘园。北宋·作者:宋祁《官舍二首 其一》
赤米白盐充野馔,蕉衫芒蹻见山僧。北宋·作者:文彦博《再到积庆坟庄即事偶成 其二》
真人自有龙蹻术,可笑长生事战争。北宋·作者:张俞《句 其六》
当年二邑弦歌洽,所幸诸生簦蹻随。北宋·作者:苏颂《次韵和丹阳裴如晦学士寄示与蔡子直陈述古唱酬五篇 其四》
樵蹻踏云归旧径,渔蓑背雨向前溪。北宋·作者:王安石《次韵平甫村墅春日》
恶人沮服善者起,昔时蹻蹠今骞回。北宋·作者:王安石《寄赠胡先生》
红梅零落雪霜洗,苍雁蹭蹬狐狸蹻。北宋·作者:郭祥正《送余秘校》
孝子寻亲不辞远,草蹻负米离番川。北宋·作者:郭祥正《怡轩吟赠番阳张孝子》
芒蹻随僧践黄叶,晓光消雪堕长松。北宋·作者:苏辙《再游庐山三首 其三》
赤髭白足可怜生,蹑蹻担囊壮此行。北宋·作者:陈师道《送伦化主》
带江黄帜有蹻蹠,举国白头无绛何。北宋·作者:李廌《和二兄书事三首 其一》
他时依倚就声价,疏蹻何由不离释。宋·作者:郑刚中《寄姚文发》
曲筇芒蹻见衰年。宋·作者:陈三聘《浣溪沙 其六》
蹻符飞行戏元洲,下睨浊世悲蜉蝣。南宋·作者:范成大《玉华楼夜醮》
按蹻有时聊戏剧,居心无物转虚明。南宋·作者:朱熹《次秀野杂诗韵 导引》
上阳宫女偏蹻捷,争得楼前第一筹。唐末宋初·作者:宋白《宫词 其三十一》
祥风拂袂来幽谷,志士乘蹻朝玉宸。北宋·作者:王钦若《送张无梦归天台山》
共羡乘蹻归洞宫,他日骑龙却来否。北宋·作者:初炜《送张无梦归天台山 其二》
事国爱君精未已,此生疏蹻负丘园。北宋·作者:宋祁《官舍二首 其一》
赤米白盐充野馔,蕉衫芒蹻见山僧。北宋·作者:文彦博《再到积庆坟庄即事偶成 其二》
真人自有龙蹻术,可笑长生事战争。北宋·作者:张俞《句 其六》
当年二邑弦歌洽,所幸诸生簦蹻随。北宋·作者:苏颂《次韵和丹阳裴如晦学士寄示与蔡子直陈述古唱酬五篇 其四》
樵蹻踏云归旧径,渔蓑背雨向前溪。北宋·作者:王安石《次韵平甫村墅春日》
恶人沮服善者起,昔时蹻蹠今骞回。北宋·作者:王安石《寄赠胡先生》
红梅零落雪霜洗,苍雁蹭蹬狐狸蹻。北宋·作者:郭祥正《送余秘校》
孝子寻亲不辞远,草蹻负米离番川。北宋·作者:郭祥正《怡轩吟赠番阳张孝子》
芒蹻随僧践黄叶,晓光消雪堕长松。北宋·作者:苏辙《再游庐山三首 其三》
赤髭白足可怜生,蹑蹻担囊壮此行。北宋·作者:陈师道《送伦化主》
带江黄帜有蹻蹠,举国白头无绛何。北宋·作者:李廌《和二兄书事三首 其一》
他时依倚就声价,疏蹻何由不离释。宋·作者:郑刚中《寄姚文发》
曲筇芒蹻见衰年。宋·作者:陈三聘《浣溪沙 其六》
蹻符飞行戏元洲,下睨浊世悲蜉蝣。南宋·作者:范成大《玉华楼夜醮》
按蹻有时聊戏剧,居心无物转虚明。南宋·作者:朱熹《次秀野杂诗韵 导引》
蹻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蹻】【酉集中】【足字部】 蹻;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234第07【唐韻】去遙切【集韻】【正韻】丘祅切, 同蹺。【說文】舉足行高也。【前漢·高帝紀】可蹻足待也。【註】文穎曰:蹻,猶翹也。 又【廣韻】巨嬌切【集韻】【韻會】渠嬌切, 音喬。又【廣韻】其虐切【集韻】【韻會】極虐切, 音噱。義 同。 又【廣韻】居夭切【集韻】【韻會】舉夭切, 音矯。【詩·周頌】蹻蹻王之造。【傳】蹻蹻,武貌。又【魯頌】其馬蹻蹻。【傳】言彊盛也。 又【廣韻】居灼切【集韻】【韻會】訖約切, 音脚。走蹻蹻貌。 又【爾雅·釋言】蹻蹻,憍也。【註】小人得志,憍蹇之貌。【詩·大雅】小子蹻蹻。【傳】驕貌。 又【戰國策】贏縢履蹻。【註】蹻,屐也。【史記·虞卿傳】躡蹻擔簦。【註】蹻,草履也。【前漢·王褒傳】離蔬釋蹻而烹膏粱。【註】應劭曰:木蹻也。臣瓚曰:以繩爲之也。師古曰:蹻卽今之鞋耳。【類篇】山行所乗,以鐵如錐,施之履下。 又【呂氏春秋】蹻然不固。【註】蹻,讀乗蹻之蹻,謂其流行疾速,不堅固也。 又【集韻】迄却切,音謔。【揚子·方言】杜、蹻,歰也。趙曰:杜山之東西或曰蹻。【註】 蹻,燥歰貌。 又【集韻】拘玉切,音挶。義同。檋或作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