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蘧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23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9
  • 部首:

蘧字寓意

【蘧】 qú 惊喜的样子:然。。 古同“蕖”,芙蕖,荷花。 〔麦〕即“瞿麦”。 〔庐〕古代称旅舍。 姓。

蘧字解释

【蘧】[①][qú][《廣韻》其俱切,平虞,羣。][《廣韻》强魚切,平魚,羣。](1)麦。即瞿麦。石竹科。多年生草本。叶对生,狭披针形。夏季开花,花淡红或白色。可栽培供观赏,全草入药。(2)惊喜貌。参见“然”。(3)见“”。(4)见“蒢”。(5)通“蕖”。(6)姓。春秋时卫有伯玉。见《论语·宪问》。

蘧字诗词来源

【蘧】自禀道情龆龀异,不同蘧玉学知非。中唐·作者:杨巨源《和令狐郎中》
从来行乐近来希,蘧瑗知言与我违。唐·作者:薛能《和友人寄怀》
醉罢浊醪邻客散,一番清梦又蘧蘧。唐·作者:吕从庆《春日书怀》
喜愠子文何颖悟,卷藏蘧瑗甚分明。唐末至五代·作者:徐夤《读史》
年纪少他蘧伯玉,幸因多难早知非。唐末·作者:李咸用《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其八》
赖有古人踪迹在,只应蘧宁是吾师。北宋·作者:王禹偁《公退言怀》
不务功名师捭阖,独将仁义守蘧庐。北宋·作者:穆脩《汝阴偶书呈一二知己》
方当蘧子知非日,已过茅君得道年。北宋·作者:滕宗谅《游茅山》
年来想见琼枝色,久梦蘧蘧到竹林。北宋·作者:胡宿《次韵徐爽见寄》
拙似潘生难济用,老于蘧瑗转知非。北宋·作者:宋庠《求志》
他夜梦魂知不远,蘧蘧长绕越禽枝。北宋·作者:宋祁《送长兄游随阳》
素书有恨随鸿远,蘧梦无成伴蝶归。北宋·作者:宋祁《冬夜饮散怅然有感》
夷吾畏事将成吃,蘧瑗增年转悟非。北宋·作者:宋祁《病告作寄武平湖内翰》
神交自爱蘧蘧适,怪事非论咄咄狂。北宋·作者:宋祁《直舍》
莫执斧斤过栎社,懒施几席向蘧庐。北宋·作者:张方平《送郭诚思归华下》
还元当复定金锁,过宿宁更怀蘧庐。北宋·作者:张方平《读混元经》

蘧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蘧】【申集上】【艸字部】 蘧; 康熙笔画:23; 页码:页1069第40〔古文〕 【唐韻】强魚切【集韻】權俱切【韻會】求於切, 音渠。蘧麥也。【爾雅註】卽瞿麥。 又【爾雅·釋草】出隧,蘧蔬。【註】蘧蔬,似土菌,生菰草中。 又地名。【後漢·郡國志】齊國西安有蘧丘里,古渠丘。 又亭名。【水經注】長垣縣有蘧亭。 又姓。【通志·氏族略】衞大夫蘧瑗之後,漢有大行令蘧正。 又【集韻】臼許切,音巨。草名。 又其遽切,音詎。有形貌。【莊子·齊物論】昔莊周夢爲蝴蝶,俄而覺,則蘧蘧然周也。【韻會】蘧蘧,自得貌。讀平聲。【集韻】讀去聲,字亦或作據。

与蘧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蘧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