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取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8
  • 拼音:
  • 繁体:
  • 笔画:8
  • 部首:

取字寓意

【取】 qǔ 拿:索书。款。窃。 选择:选材。景。道。样。 采用:采。听。吸。可精用弘。 得到,招致:获经。偿。悦。 消去:消。缔。

取字解释

【取】[①][qǔ][《廣韻》七庾切,上麌,清。][《廣韻》倉苟切,上厚,清。](1)(捕获到野兽或战俘时)割下左耳。(2)称斩获敌人的首级为。(3)拿。(4)收受;索。(5)容易地征服别国或打败敌军。(6)泛指夺得。(7)捕捉;捉拿。(8)迎接。(9)邀请;召唤。(10)求。(11)招致;遭到。(12)得到。(13)引申为达到目的。(14)采;选拔。(15)听从。(16)任凭。(17)依托,凭借。(18)治理。(19)副词。表示范围,相当于“才”、“僅”。(20)助词。表动态。犹“得”。(21)助词。表动态。犹“着”。(22)妻。后多作“娶”。(23)通“聚”。(24)通“鄒”。春秋诸侯国名,与鲁相邻。(25)姓。宋有淳熙进士希作、应宗。见《正字通》。[②][qū][《集韻》逡須切,平虞,清。](1)通“趨”。趋向。(2)通“趨”。疾走。(3)距离;相隔。(4)见“2慮”。

取字诗词来源

【取】今强取出丧国庐。先秦·作者:无名氏《童谣》
时钓取兮给烹献。汉·作者:无名氏《张公神碑歌》
曾闻远别旧难思,攀折会取赠佳期。东晋·作者:贺循《赋得庭中有奇树诗》
问君可怜六萌车,迎取窈窕西曲娘。魏晋·作者:无名氏《青骢白马》
吉凶尚忌及数术,取与离合实纵横。南齐·作者:王融《回向门诗》
朝日夕月竟何取,投岩赴火空捐生。南齐·作者:王融《回向门诗》
摩顶至足买片言,开胸沥胆取一顾。南梁·作者:吴均《行路难五首 其二》
探揣箱中取刀尺,拂拭机上断流黄。南梁·作者:王筠《行路难》
取我匣中青铜镜,情人为我除白发。南齐·作者:释宝月《行路难》
云雨取施无不洽,廊庙求才多所任。北周·作者:庾信《周五声调曲二十五首 其十四 徵调曲六首》
定取金丹作几服,能令华表得千年。北周·作者:庾信《燕歌行》
共取辰星作心抱,无转无移千万年。陈朝·作者:傅縡《杂曲》
谁能巧笑特窥井,乍取新声学绕梁。陈朝·作者:江总《宛转歌》
意欲垂钩往撩取,恐是蛟龙还复休。隋·作者:杨广《凤艒歌》
打?铜像削取金。隋·作者:无名氏《老君十六变词 其十三》
不用功名喧一世,直取烟霞送百年。唐初·作者:王绩《解六合丞还》
金浆既取玉杯斟,玉酒还用金膏酿。初唐·作者:武则天《游仙篇》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初唐·作者:武则天《杂曲歌辞 如意娘》
别日分明相约束,已取宜家成诫勖。初唐·作者: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荅卢照邻》
不分淹留桑路待,秪应直取桂轮飞。初唐·作者: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取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取】【子集下】【又字部】 取; 康熙笔画:8; 页码:页166第04【唐韻】七庾切【集韻】【韻會】【正韻】此主切, 娶上聲。【說文】捕取也。从又耳。【玉篇】資也,收也。【廣韻】受也。【增韻】索也。【禮·儒行】力行以待取。【史記·魯仲連傳】爲人排難解紛,而無取也。【管子·白心篇】道者,小取焉則小得福,大取焉則大得福。又【韻會】凡克敵不用師徒曰取。又【前漢·王莽傳】考論五經,定取禮。【註】師古曰:取,讀曰娶。又【集韻】【韻會】【正韻】 逡須切,音趨。【集韻】取慮,縣名,在臨淮。又【集韻】雌由切,音秋。【前漢·地理志】 留浚儀。【註】師古曰:取慮,縣名。音秋盧。取又音趨。又【集韻】【韻會】【正韻】 此苟切,音趣。【杜甫·遭田父泥飮詩】今年大作社,拾遺能住否。呌婦開大瓶,盆中爲吾取。感此氣揚揚,須知風化首。又【正韻】索也。【詩·小雅】如酌孔取。【箋】謂度所勝多少。又【六書本義】 通用伸,伸通取。訓索,取轉聲,與娶趣字同。又【古文奇字】朱謀 曰:古文取,疑當从与聲。人與而我取也。

与取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取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