镞字的含义
镞字的解释
镞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19
- 拼音:zú
- 繁体:鏃
- 笔画:16
- 部首:钅
镞字寓意
【镞】镞 (鏃) zú 箭头:箭镞。 形容箭的锋利轻捷:“所为贵镞矢者,为其应声而至”。
镞字解释
【镞】[①][zú][《廣韻》作木切,入屋,精。]亦作“鉃2”。“镞1”的繁体字。(1)箭头。(2)借指箭。(3)轻捷锋利。参见“鏃矢”。(4)雕刻。参见“鏃鏤”。(5)通“簇”。参见“鏃鏃”。[②][chuò][《集韻》測角切,入覺,初。]“镞2”的繁体字。一种小型锄。亦指一种锄法。
镞字诗词来源
【镞】仍将玉指调金镞,汉北巴东谁不闻。唐·作者:岑参《冀国夫人歌辞七首 其六》
彤弓金镞当者谁,鸣鞭飞控流星驰。唐·作者:独孤及《和李尚书画射虎图歌》
只恨汉家多苦战,徒遗金镞满长城。中唐·作者:刘长卿《疲兵篇》
岘亭西南路多曲,栎林深深石镞镞。中唐·作者:王建《荆门行》
远立不敢污箭镞,闻死还来分虎肉。中唐·作者:王建《射虎行》
冲人决起百馀尺,红翎白镞相倾斜。中唐·作者:韩愈《雉带箭》
星旗羽镞强者尊,黑风白雨东西屯。中唐·作者:张碧《鸿沟》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中唐·作者:李贺《黄家洞》
访古汍澜收断镞,折锋赤璺曾刲肉。中唐·作者:李贺《长平箭头歌》
只知击起穿雕镞,不解容和射鹄功。唐·作者:章孝标《咏弓》
捷书皆应睿谋期,十万曾无一镞遗。唐·作者:杜牧《今皇帝陛下一诏徵兵不日功集河湟诸郡次第归降臣获睹圣功辄献歌咏》
青山遗庙与僧邻,断镞残碑锁暗尘。唐·作者:李商隐《晋元帝庙》
若到长平战场地,为求遗镞辟魔邪。唐·作者:薛能《送人归上党》
战骨沙中金镞在,贺筵花畔玉盘新。唐末·作者:罗邺《边将》
亦留仙诀在人间,齧镞终言药非道。五代·作者:贯休《了仙谣》
弩台雨坏逢金镞,香径泥销露玉钗。唐·作者:皮日休《馆娃宫怀古》
闻道虎疮仍带镞,吼来和痛亦横行。唐末·作者: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其十四》
十年磨镞事锋铓,始逐朱旗入战场。唐·作者:李山甫《下第献所知三首 其三》
金镞有苔人拾得,芦花无主鸟衔将。唐末·作者:吴融《彭门用兵后经汴路三首 其二》
彤弓金镞当者谁,鸣鞭飞控流星驰。唐·作者:独孤及《和李尚书画射虎图歌》
只恨汉家多苦战,徒遗金镞满长城。中唐·作者:刘长卿《疲兵篇》
岘亭西南路多曲,栎林深深石镞镞。中唐·作者:王建《荆门行》
远立不敢污箭镞,闻死还来分虎肉。中唐·作者:王建《射虎行》
冲人决起百馀尺,红翎白镞相倾斜。中唐·作者:韩愈《雉带箭》
星旗羽镞强者尊,黑风白雨东西屯。中唐·作者:张碧《鸿沟》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中唐·作者:李贺《黄家洞》
访古汍澜收断镞,折锋赤璺曾刲肉。中唐·作者:李贺《长平箭头歌》
只知击起穿雕镞,不解容和射鹄功。唐·作者:章孝标《咏弓》
捷书皆应睿谋期,十万曾无一镞遗。唐·作者:杜牧《今皇帝陛下一诏徵兵不日功集河湟诸郡次第归降臣获睹圣功辄献歌咏》
青山遗庙与僧邻,断镞残碑锁暗尘。唐·作者:李商隐《晋元帝庙》
若到长平战场地,为求遗镞辟魔邪。唐·作者:薛能《送人归上党》
战骨沙中金镞在,贺筵花畔玉盘新。唐末·作者:罗邺《边将》
亦留仙诀在人间,齧镞终言药非道。五代·作者:贯休《了仙谣》
弩台雨坏逢金镞,香径泥销露玉钗。唐·作者:皮日休《馆娃宫怀古》
闻道虎疮仍带镞,吼来和痛亦横行。唐末·作者: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其十四》
十年磨镞事锋铓,始逐朱旗入战场。唐·作者:李山甫《下第献所知三首 其三》
金镞有苔人拾得,芦花无主鸟衔将。唐末·作者:吴融《彭门用兵后经汴路三首 其二》
镞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镞】【戌集上】【金字部】 鏃;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328第06【唐韻】【集韻】【韻會】 作木切,音 。【說文】利也。【玉篇】箭鏃也。【書·禹貢·礪砥砮丹傳】砮石中矢鏃。【釋文】鏃,子木反。【賈誼·過秦論】秦無亡矢遺鏃之費。【集韻】或作鉃。 又【集韻】【正韻】 千木切,音蔟。又【集韻】側角切,音捉。又千 切,音湊。義 同。 又【集韻】昨木切,音族。與銼同。 又【集韻】測角切,音娕。鋤也。諺曰:欲得穀,馬耳鏃。賈思勰說:或作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