镝字的含义
镝字的解释
镝
- 五行:金
- 康熙笔画:19
- 拼音:dí
- 繁体:鏑
- 笔画:16
- 部首:钅
镝字寓意
【镝】镝 (鏑) dí 箭头,亦指箭:锋镝。鸣镝。
镝字解释
【镝】[①][dí][《廣韻》都歷切,入錫,端。]“镝1”的繁体字。箭头;箭。[②][dī]“镝2”的繁体字。金属元素。符号Dy。是稀土元素之一。
镝字诗词来源
【镝】玄漠云平初合阵,西山月出闻鸣镝。唐·作者:李昂《从军行》
一斋三请纪行诗,诮我垂鞭弄鸣镝。中唐·作者:卢纶《敩颜鲁公送挺赟归翠微寺》
忽将薄命委锋镝,可惜红颜随虏尘。唐·作者:刘商《琴曲歌辞 胡笳十八拍 其一 第一拍》
千靫鸣镝发胡弓,万片清球击虞庙。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三 五弦弹》
王师为国驱锋镝,争向儿家杖履追。唐·作者:无名氏《思父台》
潺湲疑是舞鸊鹈,砉騞如闻发鸣镝。唐·作者:无名氏《姜宣弹小胡笳引歌》
金镝自宜先中鹄,铅刀甘且学雕虫。唐·作者:马戴《詶李景章先辈》
锋镝纵横不敢看,泪垂玉箸正汍澜。唐末·作者:罗虬《比红儿诗 其十一》
须臾一镝入鹄心,画鼓连轰尽声喝。北宋·作者:韩琦《答孙植太博后园宴射》
飞镝有声弓已力,小槽分溜酒初尝。北宋·作者:蔡襄《北园登高即事呈诸同僚》
流鞭纵镝未云毕,青山团团载红日。北宋·作者:司马光《洛阳少年行》
引弓上下人鸣镝,罗草纵横兽轶群。北宋·作者:苏颂《观北人围猎》
前者新诗严武事,几日毬场较锋镝。北宋·作者:苏颂《次韵陈蒙城金风堂射饮》
序贤祈爵发鸣镝,传花叠语争喧呼。北宋·作者:蒋之奇《失题》
边隅锋镝从今少,幕下篇章所得多。北宋·作者:郭祥正《送刘光道赴桂幕》
风流别驾贵公子,欲把笙歌暖锋镝。北宋·作者:苏轼《与梁左藏会饮傅国博家》
五斗浊醪消永日,一双鸣镝戏晴空。北宋·作者:苏辙《送将官欧育之徐州》
口占佳句惊众坐,手练强兵试鸣镝。北宋·作者:苏辙《次韵子瞻赠梁交左藏》
凿险开深听藏匿,不以血膋膏锋镝。北宋·作者:彭汝砺《暴雨》
岂学飞蚊一饷乐,论文清心听鸣镝。北宋·作者:李复《上巳成季召会于西溪会上赋诗须多韵仍用故事或旧诗十事已上未终席而成违者浮以三大白罚者四人予与成季免焉》
一斋三请纪行诗,诮我垂鞭弄鸣镝。中唐·作者:卢纶《敩颜鲁公送挺赟归翠微寺》
忽将薄命委锋镝,可惜红颜随虏尘。唐·作者:刘商《琴曲歌辞 胡笳十八拍 其一 第一拍》
千靫鸣镝发胡弓,万片清球击虞庙。中唐·作者: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三 五弦弹》
王师为国驱锋镝,争向儿家杖履追。唐·作者:无名氏《思父台》
潺湲疑是舞鸊鹈,砉騞如闻发鸣镝。唐·作者:无名氏《姜宣弹小胡笳引歌》
金镝自宜先中鹄,铅刀甘且学雕虫。唐·作者:马戴《詶李景章先辈》
锋镝纵横不敢看,泪垂玉箸正汍澜。唐末·作者:罗虬《比红儿诗 其十一》
须臾一镝入鹄心,画鼓连轰尽声喝。北宋·作者:韩琦《答孙植太博后园宴射》
飞镝有声弓已力,小槽分溜酒初尝。北宋·作者:蔡襄《北园登高即事呈诸同僚》
流鞭纵镝未云毕,青山团团载红日。北宋·作者:司马光《洛阳少年行》
引弓上下人鸣镝,罗草纵横兽轶群。北宋·作者:苏颂《观北人围猎》
前者新诗严武事,几日毬场较锋镝。北宋·作者:苏颂《次韵陈蒙城金风堂射饮》
序贤祈爵发鸣镝,传花叠语争喧呼。北宋·作者:蒋之奇《失题》
边隅锋镝从今少,幕下篇章所得多。北宋·作者:郭祥正《送刘光道赴桂幕》
风流别驾贵公子,欲把笙歌暖锋镝。北宋·作者:苏轼《与梁左藏会饮傅国博家》
五斗浊醪消永日,一双鸣镝戏晴空。北宋·作者:苏辙《送将官欧育之徐州》
口占佳句惊众坐,手练强兵试鸣镝。北宋·作者:苏辙《次韵子瞻赠梁交左藏》
凿险开深听藏匿,不以血膋膏锋镝。北宋·作者:彭汝砺《暴雨》
岂学飞蚊一饷乐,论文清心听鸣镝。北宋·作者:李复《上巳成季召会于西溪会上赋诗须多韵仍用故事或旧诗十事已上未终席而成违者浮以三大白罚者四人予与成季免焉》
镝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镝】【戌集上】【金字部】 鏑;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328第06【唐韻】都歷切【集韻】【韻會】【正韻】丁歷切, 音的。【說文】矢鏠也。【釋名】鏑,敵也。可以禦敵也。【史記·秦楚之際月表】銷鋒鏑。【註】鏑,音的。一作鍉。又【匈奴傳】作爲鳴鏑。【註】鏑,箭也。如今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