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髢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3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3
  • 部首:

髢字寓意

【髢】 dí 古同“鬄”,假发。

髢字解释

【髢】[①][tì][《廣韻》特計切,去霽,定。]亦作“1”。亦作“鬄1”。(1)装衬假发。(2)假发。

髢字诗词来源

【髢】何必剃头为弟子,无家便是出家人。唐·作者:卫准《句》
秋深头冷不能剃,白黑苍然发到眉。中唐·作者:欧阳詹《山中老僧》
剃发多缘是代耕,好闻人死恶人生。唐·作者:李绅《龟山寺鱼池 其二》
金刀已剃头然发,玉管休吹肠断声。唐·作者:白居易《吹笙内人出家》
卢师深话出家由,剃尽心花始剃头。中唐·作者:元稹《卢头陀诗》
多应独住山林惯,唯照寒泉自剃头。唐·作者:徐凝《独住僧》
短发天然宜剃度,空披荷叶作袈裟。唐·作者:敦煌曲子《化生子 化生童子赞 其十 十首》
沾恩剃发整威仪。唐·作者:敦煌曲子《百岁篇 其二 缁门十首》
莫言出家空剃头。不得随风逐浪去。唐·作者:敦煌曲子《十二时 其六 法体十二首》
有僧支颊撚眉毫,起就夕阳磨剃刀。唐·作者:段成式《题僧壁》
不戴簪冠不剃头,俗中隐道放白牛。唐·作者:马湘《还丹口诀歌》
道释本是俗根由,强戴簪冠强剃头。唐·作者:马湘《还丹口诀歌》
剃头未必知心法,要且闲于名利人。唐·作者:韦蟾《题僧壁》
雨涩秋刀剃雪时,庵前曾礼草堂师。唐末·作者:李洞《赠青龙印禅师》
霜髭晓几临铜镜,雪鬓寒疏落剃刀。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与崔校书静话言怀》
应须脱洒孤峰去,始是分明个剃头。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忆旧山》
风骚未肯忘雕琢,潇洒无妨更剃除。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道林寓居》
欲话趋时首重骚,因君倍惜剃头刀。唐末至五代·作者:齐己《逢进士沈彬》
堪羡忠臣延广口,舍容剃发报官家。后晋至后周·作者:释圆鉴《《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附诗》十九首 其八》

髢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髢】【亥集上】【髟字部】 髢;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452第33【唐韻】【集韻】 他計切,音替。【說文】與鬄同。髲也。【詩·鄘風】不屑髢也。【疏】髢,一名髲。髲,益髮也。言人髮少,聚他人髮益之也。【禮·曲禮】斂髮毋髢。【註】毋垂餘如髲也。【左傳·哀十七年】初,公自城上見已氏之妻髮美,使髡之,以爲呂姜髢。【類篇】或作 髰。 又【廣韻】特計切【集韻】大計切, 音弟。又【集韻】思積切,音惜。義 同。考證:〔【禮·曲禮】斂髮毋髢。【註】無垂餘如髲也。〕 謹照原文無改毋。

与髢字同五行属的字

    与髢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髢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