髦字的含义
髦字的解释
髦
- 五行:水
- 康熙笔画:14
- 拼音:máo
- 繁体:髦
- 笔画:14
- 部首:髟
髦字寓意
【髦】髦 máo 古代称幼儿垂在前额的短发。 毛中的长毫,喻英俊杰出之士:髦硕。髦士。髦俊。 指马鬃:髦马。 〔时髦〕时兴的,如“髦髦的服装”。 古同“牦”,牦牛。
髦字解释
【髦】[①][máo][《廣韻》莫袍切,平豪,明。](1)马颈上的长毛。(2)泛指动物头颈上的长毛。(3)英俊杰出之士。(4)谓新颖别致,时髦。(5)选拔。(6)古代儿童头发下垂至眉的一种发式。(7)代指儿童。(8)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名。(9)四散貌。(10)螳螂。(11)通“旄”。古时旗杆头上用牦牛尾作的装饰。因即指有这种装饰的旗帜。(12)通“耄”。年老。(13)通“氂(牦)”。牦牛。(14)通“毛”。毛发。
髦字诗词来源
【髦】淮水不绝涛澜高,盛德未泯生英髦。盛唐·作者:李白《赠华州王司士》
久飞鸳掖出时髦,耻负平生稽古劳。唐·作者:钱起《重赠赵给事》
如今相府用英髦,独往南州肯告劳。中唐·作者:严维《送崔峒使往睦州兼寄薛司户》
顾予他日仰时髦,不堪此别相思劳。中唐·作者:刘长卿《送贾三北游》
湖南谯国尽英髦,心事相期节义高。唐·作者:姚合《裴大夫见过》
堂上英髦沈白刃,门前舆隶乘朱轮。唐·作者:李涉《六叹 其五》
今来谁似韩家贵,越绝髦幢雁影连。唐·作者:陈陶《赠温州韩使君》
中都九鼎勤英髦,渔钓牛蓑且遁逃。唐末·作者:罗隐《严陵滩》
头角俊髦应指笑,权门踪迹独差池。唐末·作者:郑谷《自贻》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唐末宋初·作者:曹翰《内宴奉诏作》
皇风浩荡吹天地,天下英髦连凤起。北宋·作者:张咏《酬所知》
弈世英髦命世贤,悬弧时节早秋天。北宋·作者:魏野《寇相公生辰二首 其二》
三张旧族富英髦,仙墅重经散郁陶。北宋·作者:杨亿《题张浚所居壁》
盘石起家传典训,翘车开幕聘英髦。北宋·作者:杨亿《景阳谏议赴馀杭》
绿发仙郎冠誉髦,垦田分土汉家曹。北宋·作者:宋庠《送谢屯田徙治富顺监》
校中宁免时髦诮,欲作宣明面向人。北宋·作者:宋祁《郡将病免檄委郡事》
淮山邃秀付草树,不产髦英产佳卉。北宋·作者:梅尧臣《韩钦圣问西洛牡丹之盛》
法座临轩策俊髦,同君陛见预旌招。北宋·作者:张方平《送吴春卿赴都》
鳌背三山压海涛,云台高议接时髦。北宋·作者:张方平《次韵酬潭州周沆学士见寄》
忆见奇童髧两髦,遽惊名誉众推高。北宋·作者:欧阳修《谢景平挽词》
久飞鸳掖出时髦,耻负平生稽古劳。唐·作者:钱起《重赠赵给事》
如今相府用英髦,独往南州肯告劳。中唐·作者:严维《送崔峒使往睦州兼寄薛司户》
顾予他日仰时髦,不堪此别相思劳。中唐·作者:刘长卿《送贾三北游》
湖南谯国尽英髦,心事相期节义高。唐·作者:姚合《裴大夫见过》
堂上英髦沈白刃,门前舆隶乘朱轮。唐·作者:李涉《六叹 其五》
今来谁似韩家贵,越绝髦幢雁影连。唐·作者:陈陶《赠温州韩使君》
中都九鼎勤英髦,渔钓牛蓑且遁逃。唐末·作者:罗隐《严陵滩》
头角俊髦应指笑,权门踪迹独差池。唐末·作者:郑谷《自贻》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唐末宋初·作者:曹翰《内宴奉诏作》
皇风浩荡吹天地,天下英髦连凤起。北宋·作者:张咏《酬所知》
弈世英髦命世贤,悬弧时节早秋天。北宋·作者:魏野《寇相公生辰二首 其二》
三张旧族富英髦,仙墅重经散郁陶。北宋·作者:杨亿《题张浚所居壁》
盘石起家传典训,翘车开幕聘英髦。北宋·作者:杨亿《景阳谏议赴馀杭》
绿发仙郎冠誉髦,垦田分土汉家曹。北宋·作者:宋庠《送谢屯田徙治富顺监》
校中宁免时髦诮,欲作宣明面向人。北宋·作者:宋祁《郡将病免檄委郡事》
淮山邃秀付草树,不产髦英产佳卉。北宋·作者:梅尧臣《韩钦圣问西洛牡丹之盛》
法座临轩策俊髦,同君陛见预旌招。北宋·作者:张方平《送吴春卿赴都》
鳌背三山压海涛,云台高议接时髦。北宋·作者:张方平《次韵酬潭州周沆学士见寄》
忆见奇童髧两髦,遽惊名誉众推高。北宋·作者:欧阳修《谢景平挽词》
髦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髦】【亥集上】【髟字部】 髦;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453第02【唐韻】莫袍切【集韻】【韻會】謨袍切, 音毛。【說文】髮也。【釋名】髦,冒也。覆冒頭頸也。【詩·鄘風】髧彼兩髦。【傳】髦者,髮至眉,子事父母之飾。【儀禮·旣夕】主人說髦。【註】兒生三月,翦髮爲鬌,男角女羈,否則男左女右,長大猶爲飾存之,謂之髦。所以順父母幼小之心。【左傳·昭九年】豈如弁髦,而因以敝之。【小爾雅】弁髦,太古冠冠而敝者也。 又【詩·小雅】烝我髦士。【傳】髦,俊也。【爾雅·釋言】髦,選也。【疏】毛中之長毫曰髦,士之俊選者也。 又馬鬣。【儀禮·旣夕】馬不齊髦。【註】齊翦也。【禮·曲禮】乗髦馬。【疏】不鬄落鬃鬣。 又【正字通】牛長髦者爲髦牛。【史記·西南夷傳】取其筰馬, 僮,髦牛。 又丘名。【釋名】前高曰髦丘,如馬舉頭垂髦也。 又【揚子·方言】螳蜋謂之髦。 又【集韻】迷浮切,音謀。【詩·小雅】如蠻如髦。【箋】髦,西夷別名。武王伐紂,八國從焉。【疏】牧誓曰: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彼髳此髦,音義同也。【釋文】髦,舊音毛。尋毛鄭之意,當與尚書同,音莫侯反。 【集韻】本作 。或作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