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髫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5
  • 拼音:tiáo
  • 繁体:
  • 笔画:15
  • 部首:

髫字寓意

【髫】 tiáo 古代小孩头上扎起来的下垂头发:垂年(指幼年)。龄。龀(指童年)。

髫字解释

【髫】[①][tiáo][《廣韻》徒聊切,平蕭,定。]儿童下垂之发。

髫字诗词来源

【髫】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盛唐·作者:王维《叹白发》
柴桑官舍近东林,儿稚初髫即道心。唐·作者:司空曙《寄卫明府常见短靴褐裘又务持诵是以有末句之赠》
两经在口知名小,百拜垂髫禀气殊。中唐·作者:杨巨源《送司徒童子》
公子髫年四海闻,城南侍猎雪雰雰。中唐·作者:杨巨源《赠浑钜中允》
飞诏宠荣欢里舍,岂徒斑白与垂髫。唐·作者:李绅《初秋忽奉诏除浙东观察使检校右貂》
垂髫婉娈便能文,骥子兰筋迥不群。北宋·作者:杨亿《晏殊奉礼归宁》
连城众口惜公去,不问鲵鲐与髫龀。北宋·作者:文同《送提刑司勋》
我昔垂髫今白头,中间万事水东流。北宋·作者:司马光《观孙儿戏感怀》
当我垂髫初识字,看君挥翰独惊人。北宋·作者:王安石《贵州虞部使君访及道旧窃有感恻因成小诗》
今日淹留君按节,当时嬉戏我垂髫。北宋·作者:王安石《送崔左藏之广东》
当时髫儿戏我侧,于今冠佩何颀颀。北宋·作者:王安石《忆昨诗示诸外弟》
垂髫已识东西事,回首宛如前后身。北宋·作者:刘攽《灯夕都下》
满城童子垂髫发,竹马羊车戏路边。北宋·作者:刘攽《隐语三首呈通判库部 其一》
扶持故国肖父老,综领诸刹如孩髫。北宋·作者:郭祥正《奉和安中尚书同漕宪登长干塔》
垂髫孙子侍閒行,只此閒中度此生。北宋·作者:黄裳《次致政李大夫郊步之韵 其一》
垂髫骑竹戏江滨,束发区区走路尘。北宋·作者:谢忱《送程给事知越州》
迄今八十有二载,香火瞻奉倾齯髫。北宋·作者:黄履《二十七日登长干塔》
出仕归来义两全,真从髫龀至华颠。北宋·作者:张舜民《邠守李中散取乡人谢事者三人绘像邠学号三友堂予己记之复徵诗》
忆昔垂髫里闬间,披云常睹一峰巑。北宋·作者:张舜民《送郑平叔司勋之陕二首 其一》
尚记垂髫秀发时,神彩不异崔宗之。北宋·作者:释德洪《次韵题颙颙轩》

髫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髫】【亥集上】【髟字部】 髫;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453第13【唐韻】徒聊切【集韻】【韻會】【正韻】田聊切, 音迢。【說文】小兒垂結也。【玉篇】小兒髮。【後漢·伏湛傳】髫髮厲志。【註】 蒼曰:髫,髦也。髫髮謂童子垂髮也。【干祿字書】俗作齠。

与髫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髫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