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含义

賜字的解释

  • 五行:
  • 康熙笔画:15
  • 拼音:
  • 繁体:
  • 笔画:15
  • 部首:

賜字寓意

【賜】 cì 见“赐”。

賜字解释

【賜】[①][cì][《廣韻》斯義切,去寘,心。]“赐1”的繁体字。(1)赏赐,给予。(2)用作敬辞。敬称对方的给予。(3)给人的恩惠或财物。(4)对帝王下达旨意的敬称。(5)蠲免。(6)穷尽。后多作“儩”。(7)通“私”。偏私。(8)姓。

賜字诗词来源

【賜】吴王欢兮飞尺书。增封益地赐羽奇。先秦·作者:无名氏《采葛妇歌》
但愿私情赐斜领,不愿傍人相比并。陈朝·作者:江总《杂曲三首 其二》
愿允丹诚赐灵药,方期久视御隆周。初唐·作者:武则天《游仙篇》
欢娱宴洽赐群后,家家复除户牛酒。唐初·作者:李峤《汾阴行》
欢宴瑶台镐京集,赏赐铜山蜀道移。初唐·作者:薛稷《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此日侍臣将石去,共欢明主赐金回。初唐·作者:宋之问《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两朝赐颜色,二纪陪欢宴。初唐·作者:宋之问《桂州三月三日》
赐金分帛奉恩辉,风举云摇入紫微。初唐·作者:宋之问《桂州三月三日》
路上天心重豫游,御前恩赐特风流。唐·作者:张说《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
是日回舆罗万骑,此时欢喜赐千金。初唐·作者:李迥秀《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莫浪语,直王相,大家必若赐金龟,卖却猫儿相报赏。唐·作者:崔日用《乞金鱼词》
昨日公车见三事,明君赐衣遣为吏。盛唐·作者:李颀《荅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
文昌宫中赐锦衣,长安陌上退朝归。盛唐·作者:李颀《杂曲歌辞 缓歌行》
朔胡乘月寇边城,军书插羽刺中京。唐·作者:贺朝《从军行》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盛唐·作者:王昌龄《春宫曲》
橐驼五万部落稠,敕赐飞凤金兜鍪。盛唐·作者:王昌龄《箜篌引》
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盛唐·作者:高适《别韦参军》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盛唐·作者:高适《燕歌行》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盛唐·作者:李白《玉壶吟》
敕赐飞龙二天马,黄金络头白玉鞍。盛唐·作者:李白《荅杜秀才五松见赠》

賜字的康熙字典解释

【賜】【酉集中】【貝字部】 賜;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209第15【唐韻】【集韻】【韻會】 斯義切,思去聲。【說文】予也。【篇海】錫也。【禮·曲禮】三賜不及車馬。【註】三賜,三命也。【疏】受命卽受賜。又【玉藻】凡賜,君子與小人不同日。 又【公羊傳·僖二年】虞郭之相救,非相爲賜。【註】賜,猶惠也。 又【玉篇】賜,施也,空盡也。 又姓。【玉海】齊大夫 子賜之後。 【正字通】俗作 ,非。

与賜字有相同康熙笔画数的字

与賜字有相同简体笔画数的字